阿基米德原理知識點整理第1篇
【教材和學情剖析】
北工大段金梅老師借助“教材對中學生思維水平的要求與中學生成績相比較”方法,對高中數學的內容進行了定量研究,發覺阿基米德原理是整個中學數學教學中屬于最難的一個知識點。形成此現象的緣由是小學中學生的思維大多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之后逐漸過渡到具象邏輯思維。根據皮亞杰的認識發展階段理論來評判,中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基本上還處在具體運算階段和前運算階段,即這個階段的思維通常還離不出具體事物的`支持,思維還要借助物體、實物和能觀察到的事物來進行,不能僅僅借助成語、假設等來進行。基于以上認識,怎樣通過恰當地處理教材內容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使中學生的思維水平與教材要求相對應是進行阿基米德原理有效教學的關鍵。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建構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會靈活運用阿基米德原理進行簡單的運算
3.經歷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過程,提升自身的觀察、動手實驗、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運用阿基米德原理進行簡單的估算
【教學難點】
怎樣通過實驗,幫助中學生定量地獲得F浮、V排和G排的關系
【教學過程】
1.備考壓強的檢測方式
用燒瓶取一定量的水,將鐵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其重力G,之后將鐵塊平緩地裝入到水底,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同時引導中學生觀察燒瓶中海面的變化。
引入問題:在得到壓強大小的同時,我們可以發覺壓強變大時,湖面在發生怎樣變化?
阿基米德原理知識點整理第2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曉得哪些情況下物體受壓強;曉得與壓強大小有關的誘因;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過程和技巧
1.能用已把握的知識,按照實驗目的,設計、完成實驗,得出實驗推論并歸納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培養中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剖析、概括能力。
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1.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歸納、概括出數學規律,培養中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培養中學生愛科學,探索真理的心愿。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教學難點】浮力形成的誘因;設計實驗,歸納出實驗定理。
教學工具
彈簧測力計、溢茶杯、水、圓柱形金屬物(鉛塊)、石塊、細線、小桶、杠桿、籃球、打氣筒、氣針、氣球、長圓錐形玻璃筒、燒杯。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述說:萬噸巨輪,在水底為何不下沉?熱氣球為何能騰空而起?這種現象都與壓強有關。這是一個有關壓強的問題。這么哪些是壓強?它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呢?明天我們就來學跟壓強有關的阿基米德原理。
二、進行新課
1、什么是壓強?
設置情境:如圖1所示。
置疑:為何金屬塊沉在水中,鐵塊浮在海面?
充分讓中學生推測假定,中學生可能會有如下看法:
①木塊遭到水對它的壓強,所以浮了上去。
②金屬塊比鐵塊重,不受壓強。
③金屬塊比鐵塊密度大,不受壓強。
④金屬塊沉在水中,所以未遭到水的壓強。
圖2彈簧測力計有示數;圖3鐵塊裝入水底后,彈簧測力計無示數;
圖4鐵塊比金屬塊重,卻浮在海面;
圖5金屬塊跳入水中,金屬盒卻浮在海面;
圖6加鹽前后彈簧的形變不同。
圖2、圖3探究說明推測①正確,鐵塊在水底受壓強;
圖4探究說明推測②錯誤;
圖5探究說明推測③錯誤;
圖6探究說明推測④錯誤,金屬塊在水底也受壓強。
探究表明,無論物體是沉是浮、是輕是重、密度是大是小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在液體中都遭到一個向下的托力。
推論:化學學中把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的向下的托力稱作壓強。
班主任及時引導中學生歸納出兩個實驗推論:
①液體和二氧化碳就會對浸在其中的物體形成豎直向下的壓強;
②稱重法測壓強:壓強=物體重-物體在液體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即F=G-F’。
再置疑:不同物體遭到的壓強大小是否相同,壓強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
2、浮力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
由死海不...
阿基米德原理知識點整理第3篇
(一)教學要求:
阿基米德原理教學設計參考
1.曉得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的目的、方法和推論。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3.會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估算有關壓強的簡單問題。
(二)教具:
中學生分組實驗器材:溢茶杯、燒杯、水、小桶、彈簧秤、細線、石塊。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壓強是如何形成的?壓強的方向是如何的?
2.怎樣用彈簧秤測出浸入在水底的石塊所受壓強的大小。要求中學生說出方式,并進行實驗,說出結果。
3.物體的沉浮條件是哪些?物體浮在液面的條件是哪些?
二、進行新課
1.導言:我們早已學習了壓強形成的誘因。下邊來研究物體遭到的壓強大小跟什么誘因有關系?下邊我們用實驗來研究這一問題。
2.阿基米德原理。
中學生實驗:實驗1。
②按本節課文實驗1的說明,參照圖12-6進行實驗。用溢杯子取代“作溢杯子用的燒瓶”。班主任簡介實驗步驟。說明注意事項:用細線把鐵塊拴牢。鐵塊浸入在溢杯子中,不要使鐵塊觸碰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大桶要干凈,不要有水。
推論:
④學生分組實驗:班主任巡回指導。
⑤總結:
由幾個實驗小組匯報實驗記錄和結果。
總結得出:浸入在水底的鐵塊遭到的壓強跟它排開的水重相等。
3.中學生實驗本節課文中的實驗2。
①明確實驗目的:浮在水上的鐵塊遭到的壓強跟它排開的水重有哪些關系?
②實驗步驟按課本圖12-7進行
③將實驗數據填在下表中,并寫出推論。(出示課前寫好的小黑板)
推論:
④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⑤總結:
幾個實驗小組分別匯報實驗記錄和結果。
班主任總結得出:懸浮在水上的鐵塊遭到的壓強等于它排開的水遭到的重力。
說明:實驗表明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鐵塊懸浮在其他液體表面上時,它深受的壓強也等于鐵塊排開的液體遭到的重力。
4.班主任總結以上實驗推論,并強調這是由2000多年前法國學者阿基米德發覺的知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板書:“二、阿基米德原理
1.溶入液體里的物體遭到的壓強等于它排開的液體遭到的重力”
班主任說明:
按照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估算壓強大小的物理表達式,即:F浮=G排液=ρ液·g·V排。
介紹各化學量及單位:并板書:“F浮=G排液=ρ液·g·V排”
強調:壓強的大小只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容積有關。指出物體全浸(浸入)在液體中時V排等于物體的容積,部份溶入液體時,V排大于物體的'容積。
例1:如圖12-3所示(班主任板圖),A、B兩個金屬塊的容積相等,那個遭到的壓強大?
班主任啟發中學生回答:
因為,F浮=G排液=ρ液·g·V排,A、B溶入同一容器中的液體,ρ氣相同,但,VB排>VA排,所以FB浮>FA浮,B遭到的壓強大。
例2:本節課本中的例題。
提醒中學生注意:
(1)認真審題、弄清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化學量。
(2)確定使用的數學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位符號所代表的化學量。在相同的化學量符號右下角寫清角標,以示分辨:
(3)解題過程要規范。
5.班主任述說: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二氧化碳。容積是1米3的甲烷球,在空氣中遭到的壓強等于這個汽球排開的空氣遭到的重力。
板書:“2.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二氧化碳。
浸在二氧化碳里的物體遭到的壓強等于它排開的二氧化碳遭到的重力?!?span style="display:none">qw0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三、小結本節重點知識: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估算壓強大小的公式。
四、布置作業:本節課文后的練習1~5各題
阿基米德原理知識點整理第4篇
教學剖析:
一、教材剖析
為了加深中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的印象和認識,教材分物體全部浸入和部份溶入水底兩種情況從實驗得出原理,但是通過兩個例題的處理,加深朋友們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二、學生剖析
許多中學生有過在河邊、海里或游泳池里從淺水區邁向深水區的經驗,可以讓這種朋友描述其體會,而后發動中學生討論他為何會有這樣的體會,使其明晰他在邁向深水區過程排開的水的'容積在減小,進而壓強也在減小,而全部浸入在液體中的物體在不同深度排開液體的容積相等,所以壓強在這些情況下與深度無關,糾正中學生因為親身體驗而得出的“越深,壓強越大”的片面理解。
三、課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曉得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目的、方法和推論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會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簡單的壓強問題
2.過程與方式:
*采用班主任邊演示邊提示,中學生配合邊觀察邊剖析的方式,實現師生互動,最終總結推論并歸納實驗定理。以后通過實例練習,加深中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3.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培養中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真理的心愿。
*培養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剖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四、重點與難點
1.重點: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2.難點:對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的觀察、分析和歸納總結。
五、教具: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一套(溢杯子一個,大桶一個、物塊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幻kt板
教學策略:
一、設計思路:
因為阿基米德原理是一個實驗定理,所以演示好教材12-6和12-7的兩個實驗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演示完畢得出推論以后,進一步通過例題加深中學生對定理的理解。
二、教學方式:
邊實驗、邊觀察、邊剖析、邊歸納
教學流程:
一、復習提問:
1.哪些叫壓強?壓強是如何形成的?(中學生回答)
2.我們如今可以用這些方式求得物體遭到的壓強?(中學生作答)
二、引入新課:
班主任:我們如今早已把握了兩種方式來求物體遭到的壓強,并且它們的使用范圍卻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們須要另外一種方式來求壓強,以解決前兩種方式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知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也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研究的內容,下邊就讓我們一起通過實驗來得出推論。
教學流程:
三、新課教學設計
(一)演示實驗:
*演示教材12-6要求的實驗
1.打算實驗,通過幻kt板介紹實驗的器材。
2.請朋友們按照早已學過的內容討論實驗的方式以及步驟,班主任做簡略的小結。
3.介紹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中的各類器材的使用及其和幻kt板中器材的對應關系。
4.根據同事們討論的結果進行實驗,并在操作時提醒你們注意使用儀器時的注意事項。
5.邊實驗邊記錄結果,引導中學生對結果進行剖析討論,總結出實驗的推論。
演示12-7的實驗,提醒中學生注意實驗條件的變化,并引導中學生結合兩個實驗的結果,歸納出具有普遍實用價值的實驗規律——阿基米德原理。
(二)按照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寫出其物理表達式:f浮=G排=ρ液gV排,并介紹其適用的范圍(二氧化碳和液體都適用)。
(三)應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壓強問題,通過分步估算培養中學生數學思索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加深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例題1.課本179頁例題:(略)(請朋友們解答,并引導你們對估算結果做一個討論,看能得到哪些推論?)
例題2.容積是的石塊,有3/4的容積浸在酒精里,它遭到的壓強是多少牛?(取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