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照穿衣鏡的時侯可以在穿衣鏡里見到另外一個“你”,穿衣鏡里的這個“人”就是你的像。在平淡的海面,國家大戲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猶如一個巨大的蛋殼。這個倒影實際上就是大戲院在水底的像。這種現象的道理即平面鏡成像的特性,在蘇科版八年級下冊4.3“平面鏡成像”已經有過詳盡的探究,你把握好了嗎?本篇幫你們對4.3相關知識點做個總結,快收藏吧!
一、平面鏡成像的特征
1、像的大小和物體相同;(等大)
2、像和物體到鏡面距離相等;(等距)
3、像物連線與鏡面垂直;(垂直)
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正立)
5、平面鏡成實像
二、平面鏡的應用
1、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2、成像(如照穿衣鏡)
3、同時改變光路和成像(如:潛望鏡)
三、球面鏡——凹面鏡和凸面鏡
1、凸面鏡(如圖甲):對光的反射有發散作用。
應用:車輛倒后鏡
2、凹面鏡(如圖乙):對光的反射有會聚作用。
應用:手探照燈、探照燈、太陽灶、衛星天線等,大路拐彎處的擴大視野的凸面鏡。
四、平面鏡成像實驗考點匯總
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易于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中取兩支蠟燭A和B的要求是完全一樣,這是為了驗證像物是否等大;
3.為易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環境中進行;
4.實驗中還須要用刻度尺(或則方格紙)是為了驗證像物是否等距;
5.該朋友通過玻璃板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形成這些現象的緣由是玻璃板太厚;
6.實驗中應采用較薄的玻璃板,目的是避免成2個像形成干擾;
6.在實驗時,無論如何調節旁邊的蠟燭,都未能與蠟燭的像重合,你覺得可能的誘因是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7.實驗時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將會出現蠟燭A的像未能與蠟燭B重合。
87.用跳棋子取代燃起的蠟燭重新實驗,但看不清棋類的像.辦法為將上面的跳棋子點亮;
9.找尋A蠟燭像的位置時,雙眼應當在棋子A這兩側觀察;
10.為了驗證所成的像是實像平面鏡成像實驗問題總結,方式是將白紙置于B蠟燭的位置,直接觀察白紙平面鏡成像實驗問題總結,發覺白紙上沒有像。
11.為了得到普遍的規律,實驗須要多次(3次)。
12.實驗時,要點燃玻璃板上面的蠟燭,旁邊的蠟燭不能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