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一運動定理,簡稱牛頓第一定理。又稱慣性定理、惰性定理。常見的完整敘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至外力促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哪些是牛頓第一運動定理
牛頓第一運動定理,簡稱牛頓第一定理。又稱慣性定理、惰性定理。常見的完整敘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至外力促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牛頓在《自然哲學的物理原理》中的原始敘述是: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至外力促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該敘述在人教版、粵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被引用。
魯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的敘述是:牛頓第一定理表明,當合外力為零時,原先靜止的物體將繼續保持靜止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什么,原先運動的物體則將繼續以原先的速率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外力為零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物體遭到的所有外力互相抵消,合外力為零;另一種是物體不受外力的作用。有的專家學者覺得這些敘述方法并不嚴謹,所以一般采用原始敘述。
對牛頓第一定理的理解
1、牛頓第一定理不能用實驗驗證
牛頓第一定理不是由實驗直接總結下來的規律,它是牛頓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為基礎,在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之豐富的想像而推理得出的一條理想條件下的規律。
2、牛頓第一定理闡明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律
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先是運動的,保持勻速運動狀態;原先是靜止的,保持靜止狀態。在實際情況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假若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與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是等效的。
3、牛頓第一定理強調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物體具有保持勻速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牛頓第一定律是什么,即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稱作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質量是慣性大小的惟一量度。牛頓第一定理也叫慣性定理。
4、牛頓第一定理強調了力和運動的關系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緣由,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誘因;速率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數學量,運動狀態改變指的是速率改變,所以力是改變物體速率的誘因;而物體速率發生改變,就具有了加速度,所以說力是使物體形成加速度的誘因。
5、牛頓第一定理是用理想化的實驗總結下來的一條獨立的規律,并非牛頓第二定理的特例。
牛頓第一定理意義
牛頓第一定理也叫慣性定理,它是說:一切物體在沒有遭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并且不受力的物體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將牛頓第一定理進行了拓展,即一切物體當它遭到的合外力為零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它的意義在于,確切的描述了力和運動的關系.由牛頓第一定理我們可以看出,沒有力的時侯,物體可以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力不是維持運動的誘因,或則說,勻速直線運動不須要力來維持.另一方面,它也說明,倘若物體遭到不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將不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也就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緣由.因而力和運動的關系可以描述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緣由,而不是維持運動的緣由.
我感覺這就是牛頓第一定理的最大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