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無法提供2013廣東卷高考物理試卷,但可以為您提供一些相關例題,以幫助理解高考物理試題的常見題型和解題方法。
例題: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地面高為$H$處以初速度$v_{0}$斜向下拋出,小球落到水平地面上,其速度大小為$v$,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拋出時速度方向與地面夾角為$\theta = \frac{\sqrt{2}}{2}\tan^{- 1}(\frac{gH}{v_{0}})$
B.小球落地時的動量變化的大小為$\sqrt{2}mv_{0}$
C.小球從拋出到落地過程中,重力的沖量大小為$\sqrt{2}mv$
D.小球從拋出到落地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了$mgH$
對于這道題,可以先根據能量守恒求出小球落地時的速度方向與拋出時的初速度方向的夾角。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v$,則小球落地時的動量大小為$mv$,方向與水平地面夾角為$\theta $。根據能量守恒可得$\frac{1}{2}mv_{0}^{2} + mgH = \frac{1}{2}mv^{2}$,則$\tan\theta = \frac{gH}{v_{0}}$,所以$\theta = \frac{\pi}{4}$。接下來可以分別對選項進行解析:
A選項:根據幾何關系可知,小球拋出時速度方向與地面夾角為$\theta = \frac{\pi}{4}$。因此A錯誤。
B選項:小球落地時的動量變化的大小等于小球落地時的動量大小,即$\sqrt{2}mv$。因此B錯誤。
C選項:重力的沖量大小等于重力的作用力與時間的乘積,即$mg\Delta t = \sqrt{2}mv$。其中$\Delta t$為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因此C正確。
D選項:重力做功使重力勢能減少,重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與位移的乘積,即$mg(H - v_{0}\Delta t)$。其中$\Delta t$為小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因此重力勢能減少了$\sqrt{2}mv_{0}^{2} - mgH$。因此D錯誤。
綜上所述,這道題的關鍵是理解能量守恒和沖量、動量、重力勢能等概念,通過幾何關系和運動學公式可以方便地求解。
希望以上信息對回答您的問題有幫助。建議咨詢教育界人士或查看相關書籍獲取更全面準確的信息。
抱歉,無法提供與2013廣東卷高考物理相關的例題,以下是與高考物理相關例題,可供參考。
例題: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地面高為H處以初速度$v_{0}$斜向下拋出,小球能從與地面成$45^{\circ}$角的方向彈回來。現小球從同一點以初速度大小為$2v_{0}$斜向下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則有( )
A. 小球能到達的最大距離是H
B. 小球能到達的最大距離大于H
C. 小球拋出時所受的重力做功為零
D. 小球拋出時所受的重力做功為$\frac{1}{2}mv_{0}^{2}$
這道題目主要考察了動能定理和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的知識點。根據動能定理,小球拋出和反彈時的動能之和應該相等,而拋出時的速度增大,所以反彈時的速度也增大,因此小球能到達的最大距離會大于H。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取決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因此小球拋出時所受的重力做功為零。因此,正確答案是BCD。
抱歉,無法提供有關2013廣東卷高考物理和相關例題常見問題的具體內容,但是可以給出一些相關信息。
物理是高考理科綜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試題難度相對適中。在復習過程中,考生應該注重基礎知識,加強練習,提高解題能力。針對高考物理試題,可以總結出一些常見問題,如對于力學、電學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對于運動學、動力學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應用;對于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數據處理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和應用;對于電磁感應、能量守恒定律等復雜原理的應用等。
在復習過程中,考生可以參考相關例題進行練習,以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解題能力。同時,考生還應該注重總結解題方法,如根據題意分析題目所涉及的物理過程,根據題目所給條件和要求得出答案等。此外,考生還應該注重解題的規范性和準確性,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為高考做好充分的準備。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