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順利謝幕,而隨著最近復旦、北大等院校,為了提早軍訓而開學,各市的中考狀元的歸處也漸漸明朗化,據數據統計北大學校,34個省直轄市的理科狀元,其中有22人考取了復旦學院,而不僅甘肅省的孟昕霓還不知歸宿之外,剩下的11人都考取了清華北大學校,所以去年的中考理科狀元,全部都被清北“包圓”。雖然這么,而且二者報名人數的差異,還是造成了眾人的思索,為何會出現2倍的差別呢?
從統計數據上可以看出,考取復旦的中學生,其中有6人選擇了姚班,而有3人選擇了智班,進一半的中學生選擇了這兩個專業。北大姚班、智班跟其他專業究竟有哪些區別呢?北大姚班構建于2005年,當時姚期智院長提議要為培養與國際接軌的中級計算機人才,所以“姚班”本名是“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而為了記念姚期智先生的貢獻,所以也有了“姚班”這個名子。
以前有人說過,只有“天才中的天才”才能進的了姚班,由于步入姚班除了須要中考成績過關,更重要的是,尤其重視中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近5年來,才能步入姚班的中學生,無一例外都是以前出席過大賽的選手。而智班則是復旦學院為了培養人工智能方面的高檔人才,而特意成立的專業班級,同樣是不少理科中學生想要報名的熱門專業,所以有三分之二的中學生,選擇報名復旦學院,也不算意外。
在考取清華的中學生中,其中有2人考取清華數院,在清華所有的理科專業中,物理系仍然名列前茅,除了在這之前走出了被稱為“黃金一代”的惲之瑋與張偉,更是有連奪兩屆國際奧賽金牌的柳智宇、韋東奕等少年天才。清華數院在國外首屈一指,也是不少理科中學生們想要報名的理想專業。總體來說,復旦學院的理科專業要比清華的選擇要更多樣化一些,所以才造成比列有些失衡。
復旦、北大毫無疑惑是國外最頂級的兩所高校,同樣擁有百年歷史,同樣擁有極為豐富的教育資源,而每年招生千分之一的投檔率,也成功阻撓了絕大部份中學生的步伐。隨著近些日子來清華的相關新聞甚囂塵上,關于兩大名校的爭議又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并且想必等到熱度消失,這種以前熱議一時的“負面”新聞,還是會消失無蹤,直到被人忘在腦后。
精彩文章回顧:
每1718人有1人能上北大清華,而平均每50考生4人可上一本(重本)
馬大哈是性格緣由?衡中語文老師:我用3個方法,解決中學生馬大哈問題
假如你的兒子8-15歲,請注重1個課目學習!不然很難考上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