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學案模板例文
學案是班主任為順利而有效地舉辦教學活動,依照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式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本文是小編悉心編輯的中學數學學案模板例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中數學學案模板例文篇一
《比熱容》教學設計
一、基本說明
1、本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學內容
1)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級或模塊:九年級
3)所屬的章節:第十六章第三節4)教學時間45分鐘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概念,曉得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會查比熱容表。
過程與方式: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放熱能力;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借助探究學習,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2、內容剖析
教材是在中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初中物理教學案例分析100例,進一步研究物體氣溫下降時吸收熱量多少與什么誘因有關,因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教材是從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提出問題,經過探究活動得出推論,并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構建,這是下節課進行熱量估算的基礎。應把探究不同物質的放熱能力,作為本節教學的重點。因為比熱容的概念內涵較深、外延較廣,涉及熱量、溫度變化、質量三重概念間的關系,中學生常常無法理解,所以對比潛熱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則是中學生學習的難點。
3、學情剖析
從中學生角度看,中學生已基本把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把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式的運用,本節的探究活動教材采用的是一種部份探究方法,充分發揮中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中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著力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中學生對比潛熱概念的理解。
4、設計思路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等方式舉辦本節教學,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給比
潛熱下定義時,用到比值定義法、類比法。探究活動中,要充分發揮中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中學生獨立找尋解決實驗中遇見的問題的辦法,鼓勵中學生對課本提供的探究方案進行大膽的改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探究中遭到科學心態和科學精神的薰陶,體驗成功的愉悅。為幫助學生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努力使本節的教學活動始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幫助中學生建立“身邊的化學”,因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反省:
1.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設法讓中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設計此課時,從老百姓極為關心的天氣預報入手,引入新課;緊接著讓中學生聯系著她們極為熟悉的煮飯現象,探究出影響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兩個誘因;最后又借助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現象,這種會使中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無處不蘊涵著數學知識,極大迸發了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綜觀本節課的設計,不難發覺每位環節都由提出問題入手舉辦教學的,這一個個悉心設計的問題,組成一個步步高漲的臺階,率領中學生邁向科學的殿堂。
3.在不違反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如問題的提出方法,探究方案的設計等等。這種變革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興趣,提升中學生的剖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數學學案模板例文篇二
第一節,《認識靜電》教學反省
一,這堂課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幾個演示實驗:
(1)用兩個桑寄生球分別接觸用絲綢磨擦過的玻璃棒,兩個桑寄生球相互抵觸。
(2)用兩個桑寄生球分別接觸毛皮磨擦過的硬橡膠棒,兩個桑寄生球也相互抵觸。
(3)用一個桑寄生球接觸用絲綢磨擦過的玻璃棒,用一個桑寄生球接觸用絲綢磨擦過的玻璃棒,兩個桑寄生球卻相互吸引。
(4)使起馬達的大金屬球帶上電,用一個不帶電的絕緣金屬球與之接觸,結果絕緣金屬球上的箔片伸開。
(5)把帶正電荷的大金屬球C移近(不接觸)彼此接觸的'金屬球A,B.可以見到A,B上的金屬箔都伸開了,表示A,B都帶上了電荷。若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屬箔才會閉合。若果先把A和B分開,之后移開C,可以見到A和B仍帶有電荷;假如再讓A和B接觸,她們就不再帶電。這說明A和B分開后所帶的是異種等量的電荷,重新接觸后等量異種電荷發生中和。
課堂因實驗而精彩,因為實驗的成功,中學生對于這三種起電形式的理解就比較容易。倘若天氣不夠干燥,課就很難上好
二、理解物體帶電的本質時,班主任反復指出:質子數量偏多,或電子數量偏多。對于理解有挺好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學案例分析100例,鞏固練習中的幾個題也選得比較好
三、電荷、元電荷、質子電量、電子電量下節課還要強化備考。
第二節,《探究靜電力》教學反省
一、關于點電荷,不宜講得太多,曉得這幾個意思就行,不是很小的帶電體就可看成點電荷,也不是很大的帶電體就不可看成點電荷,一個帶電體能夠看成點電荷,不是看它的規格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是否可以忽視不計
二、我們不可能重復庫侖的實驗,不可能做的精準,演示實驗只是定性剖析,難以定量。所以重心在對定理的理解。
三、考慮到庫侖定理是基本數學定理,庫侖扭秤的實驗對檢驗庫侖定理具有重要意義,介紹給中學生,很有必要。
四,此課很難有哪些特色,教學思路與他人長治小異。
第三節,《電場硬度》教學反省
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類比的方式解決了場強與試探電荷無關的問題。
某點的場強只能與場源電荷以及該點到場源的距離有關。這好比火爐后面各處的氣溫,這一點的氣溫是火爐本身有關,也與這點到火爐的距離有關。
試探電荷就好比是體溫表,這點的氣溫是40度,用體溫表檢測,氣溫為40度,不用體溫表檢測,它還是40度。用這個表量得是40度,那種表量也是40度。場源電荷形成的電場也是這樣,這點的場強用試探電荷來試探,它是這個值,不用試探電荷來試探,它也是這個值。用小的試探電荷來試探,它是這個值,用大點的試探電荷來試探,它也是這個值,與試探電荷完全無關
【初中數學學案模板例文】相關文章:
中學教導處長述職報告例文模板03-17
高中結業簡歷模板12-16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模板07-05
習作評語例文中學02-05
高中數學教學現況論文模板07-17
高中學歷證明模板02-06
高中數學教學研討論文模板07-17
高中思想品德講義模板07-11
高中校長總結模板10-28
高中校園廣播稿模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