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課《滑輪的作用》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能說出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車架的作用。
2.能舉例說出滑輪在生活中的應用。
科學探究:
1,能從滑輪的結構與功能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2.能依照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對滑車架的作用進行假定。
3.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滑輪的相關信息。
4.能運用剖析、比較、概括等方式得出推論。
5.能對滑輪的探究過程和結果作出反省與評價。
科學心態:
1.能對滑輪的作用表現出探究興趣。
2.能尊重實驗結果,堅持以事實為根據,得出滑輪作用的推論。
3.能從不同角度選擇不同類型的滑輪完成某一任務,培養創新精神。
4.能與別人合作學習、交流溝通,綜合考慮你們意見,產生集體的觀點。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能說出滑輪工具的發展和應用對社會的發展形成了積極影響。
教學打算:
滑輪實驗盒、鉤碼、記錄表、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班主任:(初試升國旗的視頻或圖片)朋友們請仔細觀察旗桿,說一說旗桿由什么部份組成
中學生:說一說
班主任:旗桿的頂端有一個滑輪,升旗時向上拉繩子,國旗就往上升,像棋桿頂端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聯通的滑輪,就稱作定滑輪。
班主任:展示一個滑輪。朋友們,關于定滑輪,大家想曉得哪些呢?
中學生提問題
班主任:帶著這種問題,明天我們來學習第19課《滑輪的作用》。
二、探索與發覺
1、研究定滑輪的作用
班主任:升國旗時,要把國旗升起來,卻要把拴著小旗的繩子向上拉,這說明滑輪有哪些作用呢?用定滑輪來升旗或則提起重物省不省力呢?
中學生推測
班主任:使用定滑輪,確實能改變使勁方向。用它是否省力呢?接出來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
班主任:(出示講義,講解實驗方式)首先組裝好定滑輪實驗模型;在一端掛三個鉤碼,在另一端挨個掛鉤碼,記錄達到平衡時鉤碼的數目。注:實驗中可以改變訂購的數目,多試幾次。
中學生:小組實驗(班主任巡視指導)
中學生匯報實驗現象,得出推論
班主任小結:使用定滑輪確實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探究動滑輪的作用
班主任:朋友們,同樣是這樣的輪子,有時工作時可以隨著重物一起聯通,這時就稱作動滑輪。大家在那里見過動滑輪?
中學生:嘗試說一說
班主任:動滑輪的作用與定滑輪是否相同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接著進行實驗探究。
班主任:(出示講義,介紹實驗方式)1)首先組裝好動滑輪實驗模型;2)用測力計直接勻速提高鉤碼二力平衡定滑輪的作用,觀察使勁的方向和大小;3)把鉤碼掛在動滑輪上,用測力計勻速將鉤碼向下提起,觀察使勁的方向和大小。注:可以改變提起鉤碼的數目,重復前面的實驗,再試幾次。
中學生小組實驗(班主任巡視)
中學生:匯報交流實驗數據,及得出的推論
班主任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覺,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班主任:朋友們思索一下,動滑輪和定滑輪的作用有哪些不同?
中學生回答
3、研究組裝滑車架
班主任:朋友們,定滑輪和動滑輪各自有它們的優點,那我們如何能充分的借助它們兩者的優點呢?
中學生:滑車架
班主任:使用滑車架,是否能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呢?接出來我們來實驗看一下。
班主任:接出來,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自行組裝滑車架來探究它們的作用吧。注意,必須有起碼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才叫一個滑車架。
中學生小組實驗(班主任巡視:有組裝成功的,班主任及時展示)
中學生匯報交流
班主任小結:滑車架既可以改變使勁方向,又可以省力。
三、拓展應用
1、課下調查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車架的應用。
2、設計滑輪裝置二力平衡定滑輪的作用,將建筑材料運到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