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中學所有公式中學的數學公式有好多,如能熟練把握,在做題時可以大大提升效率,不過有的題目可能不是直接的用那個公式,而是用它的變型方式,在考試時似乎會著急反應不過來,所以朋友們在平常記公式時,也要記它的變型物理公式初中全部及變形公式,下邊是小學數學公式及其變型,供你們參考。
化學量(單位)公式備注公式的變型
重力G(N)G=mgm:質量g:9.8N/kg或則10N/kg
密度ρ(kg/m3)ρ=m/Vm:質量V:容積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時,F1>F2
壓強F浮(N)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壓強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懸浮或漂浮
壓強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容積(即溶入液體中的容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輪F=G物
S=hF:繩子自由端遭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聯通的距離h:物體下降的距離
動滑輪F=(G物+G輪)
S=2h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車架F=(G物+G輪)
S=nh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聯通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W有=G物hW總=Fs適用滑車架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η=×100%
功率P(w)P=W/tW:功t:時間
浮力p(Pa)P=F/SF:壓力S:受力面積
液體浮力p(Pa)P=ρghρ:液體的密度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Q=cm△tc:物質的比熱容m:質量△t:體溫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Q=mqm:質量q:熱值
以上是小學數學公式及其變型,其中也有公式中字母所代表的含意,不然有的朋友們只是機械性的把公式記住了,不曉得該如何用,甚至不曉得應當在哪些時侯用物理公式初中全部及變形公式,不過朋友們熟記公式最好的方式還是多加練習相應的習題!
2、物理中學所有公式總結公式如下:
1、物理量(單位)公式備注公式的變型。
2、重力G(N)G=mgm:質量g:9.8N/kg或則10N/kg。
3、密度ρ(kg/m3)ρ=m/Vm:質量V:容積。
4、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5、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時,F1>F2。
6、浮力F浮(N)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7、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懸浮或漂浮。
8、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容積(即溶入液體中的容積)。
9、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10、定滑輪F=G物。
11、S=hF:繩子自由端遭到的拉力。
12、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聯通的距離h:物體下降的距離。
13、動滑輪F=(G物+G輪)。
14、S=2h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
15、滑車架F=(G物+G輪)。
16、S=nh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17、機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聯通的距離。
18、有用功有W。
19、總功W總W有=G物hW總=Fs適用滑車架豎直放置時。
20、機械效率η=×100%。
21、功率P(w)P=W/tW:功t:時間。
22、壓強p(Pa)P=F/SF:壓力S:受力面積。
23、液體浮力p(Pa)P=ρghρ:液體的密度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24、熱量Q(J)Q=cm△tc:物質的比熱容m:質量△t:體溫的變化值。
25、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Q=mqm:質量q:熱值。
3、物理中學所有公式圖片中學數學公式大總結
力學部份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借助/Q燃料
5、熱平衡多項式:Q放=Q吸
6、熱力學氣溫:T=t+273K
速率公式
列車過橋(洞)時通過的路程s=L橋+L車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率為340m/s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率為3×108m/s
定值內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