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畫圖:三條特殊光線
(1)與主光軸平行光線折射后過焦點(2)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變
(3)過焦點的光線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
1.成虛像時,像與物的位置關系:上下互換,左右互換。這就意味著像和物的聯(lián)通
方向是相反的,物體向下聯(lián)通,像就向上聯(lián)通,物體向左聯(lián)通,像就往右聯(lián)通。所以假如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把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就要讓像往右下移,而要讓像往右下移,蠟燭就要向相反方向:左上聯(lián)通即可。
成實像時,像與物的形狀一樣,大小不同。
2.虛像都是倒立的,與物體在透鏡后側,在主光軸一側。實像都是正立的,與物體在透鏡同側,在主光軸同側。注意:這兒面所說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對實物而言的。
3.一倍焦距處是虛像與實像的分界點,即u>f成虛像;uf成倒立像:u2f成縮小的虛像;u
5.成虛像時:u減少v減小像變大;u減小v減少像變小,即物近,像遠,像變大。
成實像時:u減少v減少像變小。
其實:無論成實像還是虛像,物體離一倍焦距處越近,像越大。
6.一倍焦距處,u=f不成像。由于光線從一倍焦距處射向凸透鏡,經(jīng)透鏡的折射光線是平行于主光軸的,難以凝聚成一點,所以未能成像。7.成虛像時,u>f,v>f。
8.成縮小的像vu。9.虛像與實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可以用耳朵聽到,也都可以照相。
不同點:虛像可用光屏承接,實像不能;虛像是實際光線交點,實像是某一點發(fā)出的光射到平面鏡或凸透鏡上,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10.物體與像運動方向相同。
11.成虛像時:u>v倒立縮小虛像;u=v倒立等大虛像;u
14.在實驗中,如燭焰的像呈現(xiàn)在光屏左下側,若使像呈在光屏中央,應當:(1).蠟燭光屏不動將凸透鏡往右下方移(2).蠟燭凸透鏡不動,將光屏向左上方移(3).光屏凸透鏡不動,將燭焰向左上方移15.實驗中,光屏上接收不到燭焰的像的緣由
(1).燭焰,凸透鏡,光屏兩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則不在同一條直線上。(2).u=f(3).u
(5).光具座太緊。
例:蠟燭,凸透鏡,光屏置于一條直線上。
(1).保持蠟燭,凸透鏡位置不變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聯(lián)通光屏接受不到像,緣由:a.蠟燭置于焦點上。b.蠟燭置于焦點以內(nèi)。
c.燭焰,凸透鏡,光屏兩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保持光屏,凸透鏡位置不變,聯(lián)通蠟燭接收不到像,緣由:a.燭焰,凸透鏡,光屏兩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b.光屏置于焦點上。c.光屏置于焦點以內(nèi)。
(3).保持蠟燭,光屏位置不變,聯(lián)通凸透鏡接收不到像,緣由:a.燭焰,凸透鏡,光屏兩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b.蠟燭與光屏之間的距離太小
16.成虛像時,物與屏可互換(折射歲月路是可逆的)比如:物在a時成放大的像,像在b處。物在b處成縮小的像,像在a處。物在a處成等大的像,像在b處。物在b處成等大的像,像在b處。
17.物體在縮小像的范圍內(nèi)像聯(lián)通距離可縮小,物體在放大像范圍內(nèi)像聯(lián)通的距離可放大。
即u>2ff2f像聯(lián)通距離,小于物聯(lián)通距離。例:蠟燭在二倍焦距以外,聯(lián)通蠟燭,像也聯(lián)通。
設:蠟燭聯(lián)通速率為V1,其像聯(lián)通的速率為V2,則V1>V2。蠟燭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聯(lián)通蠟燭,像也聯(lián)通。設:蠟燭聯(lián)通速率為V1,其像聯(lián)通的速率為V2,則V1
(3).把燭焰置于點,屏上出現(xiàn)的像最大。
(4).把燭焰置于點,屬于拍照機原理。(5).把燭焰置于點,屬于投影儀原理。(6).成實像時,耳朵在凸透鏡_____側可見到像。(填“左”或“右”)⑺點是成虛像和實像的分界點
⑻成虛像時,點是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分界點
⑼凡是虛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但凡實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⑽成虛像時,像和物在凸透鏡的(填“同側”或“異側”);成實像時,像和物在凸透鏡的(填“同側”或“異側”)。
⑾物體從遠處漸漸緊靠焦點的過程中,所成像越來越(填“大”或“小”或“不變”),像距越來越(填“大”或“小”)。
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在解題中的應用
1.由焦距、物距判定像距
例1.用一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做探究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假若將物體放到距透鏡50cm處,聯(lián)通光屏可接收到一個清晰的像,則光屏到物體的距離應在哪些范圍內(nèi)?解析:要求光屏與物體的距離所在的范圍,必須曉得像距的范圍,之后加上物距即可,所以此題轉化為求像距的范圍。
已知焦距f?20cm,又已知u?50cm,即u?2f,所以成倒立縮小的虛像,此時的像距f?v?2f,即20cm?v?40cm,所以,光屏到物體的距離D等于u?v,即
70cm?D?90cm。
2.由物距、像距判定焦距
例2.一物體坐落距凸透鏡80cm處,在凸透鏡的另左側60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則此凸透鏡的焦距大概在多大的范圍內(nèi)?
解析:按照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知,當物距u小于像距v時,物體通過凸透鏡只能成倒立縮小的虛像,因而有以下的不方程創(chuàng)立:
代入數(shù)據(jù)為:
解得:30cm?f?40cm3.由焦距、像距判定物距
例3.將物體置于一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前,在凸透鏡的另左側距凸透鏡27cm處得到一清晰的像,計算物體離凸透鏡的距離?
解析:由于f?12cm,而v?27cm,所以v?2f,即f?u?2f,因而,
12cm?u?24cm。
4.按照成像性質(zhì)判定焦距
例4.一支燃起的蠟燭距離凸透鏡20cm時,光屏上得到一個大于實物的清晰像;當蠟燭移至距凸透鏡12cm時,在光屏上看見一個小于實物的清晰的像,請判定此凸透鏡的焦距。
解析:當u?20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縮小的像(光屏上像為虛像),可知:u?2f,即:
20cm?2f,可?1?當u?12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光屏上像為虛像)
?2?解此不方程組可得:6cm?f?10cm
知:f?u?2f,即:f?12cm?2f5.按照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判定像的性質(zhì)
例5.一束平行光線沿主光軸射到凸透鏡上,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凸透鏡另左側主光軸上距凸透鏡中心16cm處。若將一物體先后放置在主光軸上離凸透鏡20cm和8cm處,則兩次的像的情況怎么?
解析:由題意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6cm,當u?20cm時,f?u?2f,成倒立放大的虛像;當u?8cm時,u?f,所成的像為正立放大的實像。
例6.(2000,四川)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過程中,當蠟燭遠離凸透鏡聯(lián)通一倍焦距的距離后,蠟燭的火焰通過凸透鏡成一放大、倒立的虛像,則蠟燭的火焰原先通過凸透鏡成哪些像?
解析:設凸透鏡的焦距為f,聯(lián)通前物距為u,聯(lián)通后的物距為u",則u?f?u",由于聯(lián)通后成放大、倒立的虛像,所以f?u"?2f,即:f?u?f?2f,所以有:0?u?f,即開始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例7.凸透鏡的焦距f=10cm,蠟燭原先放置在離凸透鏡25cm的地方,當漸漸緊靠12cm時,像距怎樣變化,以及像是如何變化的?
點撥: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
25cm>2f,此時成縮小的像,像在1f-----2f之間2f>12cm>f,此時成放大的像,像在2f之外。
所以當從25cm向12cm緊靠時,像逐步減小,像距逐步減小。朋友們可以依據(jù)我們剛學習的互異性解答,更簡便。
例8.一個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是30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虛像,若把物體沿凸透鏡的主軸移到距凸透鏡45cm處,則成像的情況是()A.放大的虛像B.縮小的虛像c.等大的虛像D.上述三種情況都可能
點撥:凸透鏡所成像的性質(zhì)與物距有關,由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可知f<u<2f,即f<30cm<2f,由此可判定焦距的范圍是15cm<f<30cm。當物距為45cm時,物距肯定小于焦距,但因為焦距f在15cm和30cm之間變化,所以三種情況就都有可能。
答案:D
例9.當蠟燭離凸透鏡7cm時,此時在凸透鏡的另左側12cm處呈現(xiàn)了一個放大的像,試著確定一下凸透鏡的焦距范圍,假如物距為20cm時,成哪些樣的像?
點撥:此題富含蘊涵條件,如“在凸透鏡的另左側12cm處呈現(xiàn)了一個放大的像”說明此時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虛像,此時的像距即12cm在2f之外,這么物距即7cm在1f------2f之間;f<7cm2f;得出焦距范圍3.5cm
20cm,物的位置在2f之外,所以成的是縮小的虛像。
[2]正立像和倒立像,虛像和實像的記憶
(1)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虛像,此時v=2f(2)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虛像,此時f2f(4)當u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成虛像時,像都是倒立的。成實像時,像都是正立的。
例10.通常我們的腕表的表蒙子上會有一個透明的玻璃,通過它我們就可以認清腕表上的很小的刻度,請問表蒙子上的玻璃相當于哪些?
點撥:腕表上表示的刻度很小,我們常常看不清楚,而且加上玻璃以后,我們認清了,說明此時產(chǎn)生了放大的像,而此時的像是正立的,所以此時的像是實像,這么此時的玻璃實際上就是相當于凸透鏡的作用。
例11.我們通過矩形的缸子觀察魚時和實際魚的大小有差異,通過缸子觀察到的魚比實際的大,請你依據(jù)所學的知識作出合理的解釋。
點撥:觀察到的魚比實際的魚大,說明我們觀察到的是魚的放大的像。而觀察到的魚的像一定是正立的。所以觀察到的是魚放大的正立的像。而當呈現(xiàn)正立像時一定是實像。所以此時的缸子相當于凸透鏡的作用,我們觀察到的是魚通過缸子成的實像。
[3]像的放大和縮小的記憶。成實像都是放大的像。
成虛像時,物體在1f----2f之間時,成放大的像。
例12.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某一物體置于此透鏡前20cm處,可得到一個()
A.倒立放大的虛像B.倒立縮小的虛像c.正立放大的虛像D.正立放大的實像
點撥:判定物體所成的像,只須要判斷物體的物距就可以了(由于物距變化時,像也變化)
此時題中告訴了凸透鏡的焦距為f=15cm,而此時的物距為u=20cm所以此時的物距在1f----2f之間,所成像為放大倒立的虛像。選A例13.凸透鏡成像光路圖
I、凸透鏡成像的光路圖不要求同事們把握,而且我們應當熟記凸透鏡成像時的三條特殊光線
II、要理解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
例14如圖所示,四幅圖均表示光線通過凸透鏡前后的傳播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AB
cD
點撥:由于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所以判定圖的正確性的出發(fā)點也就是判定折射光線是否比原先未透過透鏡傳播時的光線更緊靠主光軸。若果是,這么圖正確。
答案:c【模擬試卷】(答題時間:30分鐘)一、選擇題
1、把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1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鏡來觀察郵品上較小的紋樣,則郵品到透鏡的距離應()
A.小于10cmB.大于10cmc.小于20cmD.在10cm和20cm之間(*)2、一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燃起的蠟燭從離凸透鏡5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A.像變大,像距變小B.像變大,像距變大c.像變小,像距變小D.像變小,像距變大
(**)3、老師上課時常常用到投影儀,如圖所示,關于投影儀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A.投放到屏幕上的畫面太靠上時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應減小平面鏡與凸透鏡的傾角使畫面向下聯(lián)通B.倘若屏幕上的畫面大一些,可使投影儀緊靠屏幕的同時將凸透鏡適當向上聯(lián)通
c.倘若屏幕上的畫面大一些,可使投影儀遠離屏幕的同時將凸透鏡適當向下聯(lián)通D.倘若屏幕上的畫面大一些,可使投影儀遠離屏幕的同時將凸透鏡適當向上聯(lián)通
平面鏡凸透鏡物體螺紋透鏡屏幕圖6
擴展:①投影儀中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使所成的像呈現(xiàn)在光屏的中央;②要想見到正立的像,需將投影片倒放。
(*)4、某物體放到凸透鏡前30cm處時,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虛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40cmB.30cmc.20cmD.10cm(*)5、小明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燃起的蠟燭置于凸透鏡前20cm處,在透鏡另左側的光屏上觀察到縮小的像.小明又把燃起的蠟燭放在原先的光屏處,則所成像的性質(zhì)是()
A.倒立放大的虛像B.正立放大的實像c.倒立縮小的虛像D.倒立等大的虛像(**)6、小明和小紅用焦距相等的相同拍照機對小強朋友照相,洗出的底片分別為下圖中的甲和乙,則()
A.小紅離小強的距離近
B.小明和小紅離小強的距離相同
c.小紅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明的一樣大,小紅聯(lián)通位置后,再降低鏡頭到底片的距離D.小紅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明的一樣大,小紅聯(lián)通位置后,再減小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7、如圖是拿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屏未畫出),當蠟燭和透鏡置于圖示位置時,通過聯(lián)通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與物體等大的像。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30cm處,則
1020304050607080(cm)A.聯(lián)通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聯(lián)通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像c.聯(lián)通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論光屏移到哪些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在屏上得到了燭焰的像,恰有一蟲子飛落在透鏡的中間部
分,這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A.弄成了蟲子的像.B.像的中間沒有了.
c.大小不變,色溫比原先暗了.D.大小和色溫與原先一樣.
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透鏡及光屏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個清晰的像。下述哪種光學器材的成像原理與其相同()
A.放大鏡B.斜視鏡c.投影儀D.拍照機
10.小宇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藍色畫筆劃了個腕表盤,如圖甲所示.把這個玻璃板置于透鏡的右側位置,并用平行光源對著玻璃板上的表盤照射,如圖乙所示,聯(lián)通光屏直至在屏上成清晰像為止,此時表盤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圖丙中的()
A.A
的實像可能是圖中的
B.B
c.c
D.D
11、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當燭焰離凸透鏡的距離大于焦距時,雙眼通過透鏡觀察到
12.圖3—28一側的虛線框內(nèi)是某一物體的形狀,左邊4個實線框內(nèi)是供選擇的物體像的形狀.以下填空時,只考慮像的形狀,不考慮像的大小.
圖3—28
(1)在拍照機的毛玻璃取景框上聽到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2)在平面鏡中看見的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
(3)把投影儀的反射平面鏡卸掉,讓物體的像成在天花板上,這時見到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
(4)用放大鏡看物體,見到的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性的實驗中.
(1)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低,如圖所示(P點是2倍焦距處).你解決的方式是_____.
(2)調(diào)整后,把蠟燭移到A點處,此歲月屏上的像很模糊,為了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聯(lián)通(填“左”或“右”),此次成的是倒立、的虛像;就是借助這個原理制成的。
(3)小明改變了蠟燭的位置,之后無論怎樣聯(lián)通光屏,都找不到像,剖析出現(xiàn)此類情況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