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初三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物理概念是解題的根據之一,不少題目的部份條件蘊涵在相關的概念之中,于是可以從剖析概念中去挖掘蘊涵條件,尋求解題技巧。?無憂考網為諸位朋友整理了《高三化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初三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一
1.沖量
物體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時間的乘積;矢量;過程量;I=Ft;單位是N·s。
2.動量
物體的質量與速率的乘積;矢量;狀態量;p=mv;單位是kg·m/s;1kg·m/s=1N·s。
3.動量守恒定理
一個系統不受外力或則所受外力之和為零,這個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4.動量守恒定理創立的條件
系統不受外力或則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內力遠小于外力;若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為零初三上物理知識點歸納,這么在該方向上系統的動量守恒。
5.動量定律
系統所受合外力的沖量等于動量的變化;I=mv-mv。
6.反沖
在系統內力作用下,系統內一部份物體向某方向發生動量變化時,系統內其余部份物體向相反的方向發生動量變化;系統動量守恒。
7.碰撞
物體間互相作用持續時間很短,而物體間互相斥力很大;系統動量守恒。
8.彈性碰撞
假如碰撞過程中系統的動能損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計,這些碰撞稱作彈性碰撞。
9.非彈性碰撞
碰撞過程中須要估算損失的動能的碰撞;假如兩物體碰撞后粘合在一起,這些碰撞損失的動能最多,稱作完全非彈性碰撞。
2.初三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二
1.大的物體不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小的物體不一定能看成質點。
2.平動的物體不一定能看成質點,轉動的物體不一定不能看成質點。
3.參考系不一定是不動的,只是假設為不動的物體。
4.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物體運動情況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時間軸上n秒時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時間,是第n個一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時刻。
6.忽略位移的矢量性,只指出大小而忽略方向。
7.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對性,必須選一個參考系,選不同的參考系時,物體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碰到打出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
10.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后,再釋放紙帶。
11.釋放物體前,應使物體停在緊靠打點計時器的位置。
12.使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時,應注意把兩條白紙帶正確穿好,碳粉紙盤夾在兩紙帶間;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應讓紙帶通過限位孔,壓在復寫紙下邊。
13.“速度”一詞是比較含混的總稱,在不同的語境中含意不同,通常指瞬時速度、平均速率、瞬時速率、平均速度四個概念中的`一個,要學會依照上、下文明辨“速度”的涵義。平時所說的“速度”多指瞬時速率,列式估算時常用的是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
14.注重理解速率的矢量性。有的朋友受小學所理解的速率概念的影響,很難接受速率的方向,雖然速率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而小學所學的“速度”就是現今所學的平均速度。
15.平均速率不是速率的平均。
16.平均速度不是平均速率的大小。
17.物體的速率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8.物體的速率為零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9.物體的速率變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加速度的正、負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1.物體的加速度為負值,物體不一定做減速運動。
22.物體的加速度減弱時,速率可能減小;加速度減小時,速率可能降低。
23.物體的速率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24.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率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仍然線上。
25.位移圖像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26.解題前先厘清兩座標軸各代表哪些數學量,不要把位移圖像與速率圖像混淆。
27.圖像是曲線的不表示物體做曲線運動。
28.由圖像讀取某個數學量時,應認清這個量的大小和方向,非常要注意方向。
3.初三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三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2.1m3水的質量是1t,1cm3水的質量是1g。
3.借助天平檢測質量時應"左物右碼"。
4.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5.減小浮力的方式:
①增大壓力
②減小受力面積
6.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部浮力越大。
7.連通器外側液手相平的條件:
①同一液體
②液體靜止
8.借助連通器原理:(水閘、茶壺、XX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
9.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飲料、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10.馬武宣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浮力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浮力的值。
11.壓強形成的緣由:液體對物體向下和向上壓力的合力。
12.物體在液體中的三種狀態:懸浮、懸浮、沉底。
13.物體在懸浮和漂浮狀態下:壓強=重力
14.物體在漂浮和沉底狀態下:V排=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適用于二氧化碳(壓強的估算公式:F浮=ρ氣gV排也適用于二氧化碳)
4.初三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篇四
回旋加速器
(1)為了使粒子在加速器中不斷被加速,加速電場的周期必須等于回旋周期。
(2)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直徑等于D形盒的直徑。
(3)在粒子的質量、電荷量確定的情況下初三上物理知識點歸納,粒子所能達到的動能只與D形盒的直徑和磁感應硬度有關,與加速器的電流無關(電流只決定了回旋次數)。
(4)將帶電粒子在兩盒之間的運動首尾相連上去是一個初速率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帶電粒子每經過電場加速一次,回旋直徑就減小一次,故各次直徑之比為:1:21/2:31/2:…:n1/2。
5.初三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五
物體的內能
(1)分子動能:做熱運動的分子具有動能,在熱現象的研究中,單個分子的動能是無研究意義的,重要的是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氣溫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的標志。
(2)分子勢能:分子間具有由它們的相對位置決定的勢能,稱作分子勢能。分子勢能隨著物體的容積變化而變化。分子間的作用表現為引力時,分子勢能隨著分子間的距離減小而減小。分子間的作用表現為作用力時,分子勢能隨著分子寬度離減小而降低。對實際二氧化碳來說,容積減小,分子勢能增加;容積縮小,分子勢能減少。
(3)物體的內能:物體里所有的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稱作物體的內能。任何物體都有內能,物體的內能跟物體的氣溫和容積有關。
(4)物體的內能和機械能有著本質的區別。物體具有內能的同時可以具有機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機械能。
6.初三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篇六
1、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家電、導線。
2、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短路。
3、電流有分支的是并聯,電壓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
4、在家庭電路中,用家電都是并聯的。
5、電荷的定向聯通產生電壓(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聯通的方向與電壓方向相反)。
6、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流表在不超出其檢測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7、電壓是產生電壓的誘因。
8、安全電流應高于24V。
9、金屬導體的阻值隨氣溫的下降而減小。
10、影響內阻大小的誘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氣溫有時不考慮)。
11、滑動變阻器和內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厚度來改變阻值的。
12、利用歐姆定理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3、伏安法測內阻原理:R=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UI
14、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內阻成反比
15、并聯電路中:電壓、電功和電功率與內阻成正比
16、"220V、100W"的燈泡比"220V、40W"的燈泡內阻小,鎢絲粗。
=相關文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