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規律考點
2,成像規律
3,動態成像規律:成虛像時,物距變小,像和像距均變大,物距變大,像和像距均變小4,怎么調節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物體,凸透鏡,光屏)
5,帶透鏡的透鏡(凸透鏡會聚光,故像向透鏡方向聯通;凹透鏡發近視,故像遠離凸透鏡)6,二次成像(物體和光屏位置不動,凸透鏡位置變動可以在光屏上呈現放大或縮小的2次像,2次的物距和像距互換)
7,光屏上接收不到像的緣由:①光屏中心,燭焰中心,透鏡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②物體放到一倍焦距以內③物體放到焦點上④物距太小造成像距太長而光具座長
度不夠
8,凸透鏡部份被遮擋光屏上呈完整的像(像變暗)
9,凸透鏡的隆起程度越大對光的會聚能力就越強,焦距就越小
10.測焦距,平行水人,二倍焦距等大法
11.倒立的像的理解:上下倒立,左右倒立
12,用光具座可以使兩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3,u+v>=4f
同步練習題
1.在“觀察凸透鏡所成的像”的實驗中,保持凸透
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置于a、b、c、d和
e點,如圖所示,同時調整光屏的位置,這么
(1)把燭焰置于點,圖上出現的像最小;
(2)把燭焰置于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大;
(3)把燭焰置于點,屏上不出現燭焰的像;
(4)假如把燭焰從a點移到d點,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像的大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某小組用一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①如圖所示,將光具座上燃起蠟燭的燭
焰、凸透鏡、光屏兩者中心調節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②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聯通到A處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表格,聯通光屏可得到倒立、(填“放大”或“縮小”)的像,依據此原理制成了。此時小明將自己的斜視墨鏡放在B處,為了再度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填“左”或“右”)聯通。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1)如圖甲,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表格,此像的性質是倒立的虛像,生活中的(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借助了該原理工作;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聯通凸透鏡至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再度呈現清晰的像。
(2)如圖乙,保持蠟燭位置不變,聯通凸透鏡至16cm刻度線處,聯通光屏,觀察到光屏
上只能出現,而人眼在圖中A處應向(選填“左”或“右”)看就能觀察到燭焰的像。
(3)如圖丙,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墨鏡的鏡框,發覺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將光屏向緊靠凸透鏡的方向聯通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度呈現清晰的像,則該墨鏡的鏡框是(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可用于矯治(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如圖甲所示,將A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線處,將燃起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線處,聯通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鏡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變化關系畫出圖象如圖乙所示;接著他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A換為凸透鏡B并保持位置不變,聯通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
(1)請依照上述實驗現象和凸透鏡成像規律判定:凸透鏡A的焦距是cm,凸透鏡A的焦距凸透鏡B的焦距(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圖中,保持凸透鏡不動,把蠟燭往右聯通5cm,要想在光屏上再度得到清晰的像,應當把光屏向_____(選填“左”、“右”)聯通一段距離,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圖丙所示的實驗現象可以說明的成像特性(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
若將散光墨鏡置于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動,應使蠟燭(選填“靠近”、“遠離”)凸透鏡,則又能在光屏上看見蠟燭清晰的像.
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擺放了蠟燭、凸透鏡、光屏,并調節它們中心在一高度上。
(1)如圖甲,當他將蠟燭、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聯通透鏡,發透鏡在①②兩個位置時,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則鏡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時,所上得到的像(選填“較大”或“較小”)。
(2)當他將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發覺無論如何聯通蠟燭,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夠長),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應將凸透鏡(選填“靠近”或“遠離”)光屏聯通一些。經過調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發覺若將凸透鏡用紙擋住,屏中將得到(選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將蠟燭稍為上移,屏上的像將(選填“上移”或“下移”)。(3)如圖乙,他把“上”形狀的遮光板置于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則屏上觀察到的形狀是。A.上B.C.D.下
6.某化學興趣小組借助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狀可改變的液體透鏡,并借助液體透鏡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鏡成像”,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