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3平面鏡成像化學南寧山水甲天下新課導出為何猴子摘不到水底的月亮呢?新課導出平面鏡成像的特征為何有一個和我長的一樣的人呢?反射面是平面的鏡叫平面鏡新課導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征實驗實驗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有哪些關系?2、猜想與假定朋友們可以按照剛剛的體會和生活經驗,大膽猜測(合理即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征實驗器材:薄玻璃板、支架、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白紙一張、刻度尺、筆3、設計實驗實驗過程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將白紙放在像與玻璃板中間,觀察白紙上是否成像5.進行實驗:改變蠟燭的位置,用直線將每次蠟燭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聯接平面鏡成像像的大小,并檢測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位置,記錄表格。次數物到平面鏡的距離/cm像到平面鏡的距離/cm像與物大小比較(放大或縮小)1A1B1A’1B’12A2B2A’2B’23A3B3A’3B’3記錄數據平面鏡成像的特性1.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2.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3.像和物體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實驗總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征①為什么用玻璃板不用平面鏡平面鏡成像像的大小,而且垂直桌面放置?②玻璃板用薄的還是厚的③為什么用白色玻璃板(較暗的環境)④為什么用兩只相同蠟燭?⑤刻度尺作用⑥為什么要多次檢測①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鏡的目的:以便確定到像的位置(玻璃板反射光的同時透光)(等效取代)②選擇較薄的玻璃板的緣由:避免蠟燭通過玻璃板的前后兩個表面兩次反射成兩個像,影響實驗療效③在室外光線較暗的環境下或用白色玻璃:使成像更清晰,易于觀察④玻璃板與桌面垂直放置:以便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⑤用兩只形狀外觀相同的蠟燭目的:以便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⑥直尺的作用:以便確定像和物體與玻璃板距離的關系⑦實驗中多次檢測目的:使實驗推論更具有普遍性注意s平面鏡成實像實像用實線平面鏡成像由光的反射現象產生。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必過像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征平面鏡成實像畫圖總結探究實驗平面鏡成像規律平面鏡成像6個注意平面鏡成實像原理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像為實線)課堂確診基訓65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