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共16分,每空1分)
1.如圖1所示,圭表是中國唐代重要的天文儀器,圭表通過檢測正午日影寬度來推論二十四處暑,日影是光的產生的。為了提升其檢測精度,天文學家使用鉛垂線來確保“表”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圭”。鉛垂線是借助了重力的方向總是。
答案:直線傳播豎直向上
點評:和今年一樣,首當其沖的是中國古時發明或科學專著,彰顯中國人的科學智慧。
2.近些年來,山西多措并舉,構建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了鳥語馨香的田園風光。人們看到的“鳥語"是通過傳入人耳的,聞見“花香”是現象。
答案:空氣擴散
點評:謳歌美麗鄉村建設,具有時代感。
3.中學在教學樓大廳設有儀態鏡,以便師生自覺規范儀態儀表。某同事在儀態鏡中所成的像是(選填“實像”或“虛像”),與他在小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實像不變
點評:以中學生身邊熟悉的現象為素材,提倡儀態儀表的規范,緊貼中學生生活。
4.如圖2所示,卸下家用微型吊扇的插座后,將兩根導線分別與靈敏電壓計聯接上去,使勁轉動吊扇葉子,見到靈敏電壓計的表針偏轉,這是現象,此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能。
答案:電磁感應電
點評:借助身邊的物品進行實驗,有利于增強中學生動手舉辦科學探究的興趣。
5.我國無人機技術世界領先,應用廣泛。如圖3所示,送快件的無人機勻速下滑時物理機械效率計算題及答案,它相對于地是的,機械能(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答案:運動減少
點評:無人機是現今的科技潮流,無人機送快件具有新鮮感,同時贊揚我國科學技術的發達。
6.中國的“復興號"列車組具有高速、平穩等運行特性。如圖4所示,某旅客將一枚硬幣立在勻直線行駛的列車窗戶上,因為硬幣具有,它能與列車一起繼續往前運動;“紋絲不動”的硬幣遭到的重力與窗戶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選填“平衡力”或“相互斥力”)。
答案:慣性平衡力
點評:借助網路媒體關注度高的事物為素材命題,展示中國“復興號"列車組的風采。平衡力與互相斥力是廣東高考的高頻考點。
7.把分別標有“3.8V0.3A”和“2.5V0.3A”字樣的小燈泡同時接入同一電路中,兩燈均正常發光,兩燈是聯,這是由于兩燈的。
答案:串聯額定電流不同
點評:借助隱藏條件來判定串、并聯電路,方式新穎別致。
8.某校組織中學生去江西福壽溝博物館研學,視察了世界上先進的唐代排水系統。如圖5所示,是福壽溝的工作原理簡化示意圖,其中有一個奇特的設計——“水窗”。當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時,城內水通過福壽溝將水窗沖開流入江中,該水窗類似于(填寫簡單機械名稱);當江水水位低于水窗位時,隨著水位的上升,水窗遭到江水的浮力,水窗處于關掉狀態,制止江水倒灌。
答案:杠桿減小
點評:既展示了四川地方特色,又巧妙地通過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應拿來考查相關化學知識點。
二、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4分)
第9~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分;第13、14小題為多項選擇,每小題起碼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3分,全部選擇正確得3分,選擇正確但不全得1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請將選項代碼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9.“估測”是化學學中常用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多加中學學業水平考試體育測試過程中,某同事對自己及身邊一些事物的相關數學量進行了估測,其中最合理的是()
A.跑50m的速率約為10m/s
B.跑完50m后人體溫度約為36.9℃
C.考試用呼啦圈的寬度約為1.2m
D考試用呼啦圈的質量約為3kg
答案:B
點評:估測題是廣東高考的傳統特色題,去年依舊是選擇題的首道題。與以往不同的是,去年考查的是體育測試過程中的化學量的估測,沒有脫離生活實踐。
10.某同事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如圖6所示。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投影儀是借助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D.撤掉光屏,燭焰的像一直在原處
答案:D
點評: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是各地常考的熱點試題,也是較容易的題。
11.下述科技成果與其工作時所涉及到的化學知識對應錯誤的是()
A.高速磁懸浮火車——磁極間的互相作用規律
B.C919飛機——流體浮力與流速的關系
C“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核聚變將核能轉化為電能
D.天舟六號物流飛船——電磁波傳遞信息
答案:C(“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是通過核裂變將核能轉化為電能)
點評:捉住當前社會熱點、新科技、新發明命題,切合新課標的要求。
12.如圖7所示,電源電流恒定不變,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P往右聯通,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A的示數變大,V1的示數不變
B.A的示數變大,V2的示數變大
C.V1的示數與V2的示數之和不變
D.V2的示數與A的示數之比變小
答案:D(解析:這是串聯電路,V1檢測R1兩端電流,V2檢測電源電流。滑片P往右聯通時,R1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電路中電流減小,故電壓表A示數變大;按照串聯分壓規律可知,R1兩端電流變小,故V1的示數變小;因為電源電流恒定不變,故V2示數不變)
點評:動態電路剖析是高考常考的試題,本題考查的電路圖命制巧妙別致,涉及的知識點有:電路聯接的判定、滑動變阻器對電路的影響、電壓表和電壓表的檢測對象判定、串、并聯電路的特性。
13.在數學探究活動中,某同事在手上涂擦酒精,過了一會兒,酒精消失,手倍感涼涼的。按照以上證據,能得出的推論是()
A.酒精發生了蒸發現象
B.酒精蒸發須要放熱
C.酒精體溫越高,蒸發越快
D.酒精表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答案:AB(注意:只能按照題干中的證據得出推論)
點評:此題的命題意圖是培養中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指出得出科學推論是須要證據的。
14.下述是朋友們所畫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答案:AC(B圖壓力的作用點應在斜面上;D圖開關應接在火線上)
點評:畫圖題是好多省份必考的一種題型。近幾年,云南高考也把畫圖題作為選擇題的小題,來考查中學生的畫圖判定能力。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5小題6分,第16、17小題各8分,共22分)
15.如圖8所示,電源電流恒定不變,燈L1標有“3V3W”字樣,燈L2標有"3V6W”字樣,閉合開關S,兩燈均正常發光。求:
(1)燈L1的阻值;
(2)電壓表的示數;
(3)電路消耗的總功率。
答案:(1)I1=P1/U1=3W/3V=1A
R1=U1/I1=3V/1A=3Ω;
(2)I2=P2/U2=6W/3V=2A
電壓表示數I=I1+I2=1A+2A=3A;
(3)閉合開關S,L1、L2均正常發光
P總=P1+P2=3W+6W=9W
點評:山東高考必考題型——電學估算題,往年的熱學估算題通常在第2小題,去年放在了第1小題。雖然排位不是問題,關鍵是去年的熱學估算題容易的讓考生皆大歡喜。
16.如圖9所示,借助斜面將袋子推動車箱,一般要比把袋子直接從地面搬到車箱省力多了。某同事用100N的力沿斜面向下勻速推進袋子,己知袋子質量為20kg,斜面長3m,斜面高1.2m,g=10N/kg。求:
(1)袋子遭到的重力;
(2)袋子遭到的磨擦力;
(3)斜面的機械效率;
(4)使用斜面推箱寅時有什么更省力的方式。
答案:(1)G=mg=/kg=200N;
(2)W有=Gh=.2m=240J
W總=FL==300J
W額=W總-W有=300J-240J=60J
f=W額/L=60J/3m=20N;
(3)η=(W有/W總)x100%
=(240J/300J)x100%=80%;
(4)①減小磨擦力,②減小斜度。
點評:山東高考必考題型——力學估算題,往年排在估算題的第一位。今年的估算題是與勞動和尊老愛幼有關的,明年也一樣。熱愛勞動是經久不衰的話題,而一些與生活不相關的浮力或壓強的估算題恐怕會漸漸遭到疏遠了。
17.如圖10所示,勞動課上,某同事用電磁爐煮飯。水壺中裝滿初溫為25℃的水,水壺和電磁爐的部份參數如下表所示。[當時氣壓為一個標準大氣壓,ρ水=1.0×103Kg/m3,c水=4./kg℃),g=10N/kg]求:
水壺
電磁爐煮飯檔
凈重:500g
額定電流:220V
容量:2L
額定功率:2000W
(1)壺中水的質量;
(2)煮飯時壺底的受力面積為,壺對電磁爐的浮力;
(3)當水正好燒開時,水吸收的熱量;
(4)電磁爐正常工作,若加熱效率為84%,水正好燒開所需的時間。
答案:(1)m=ρ水V
=1.0×103Kg/m3x2×10-3m3=2Kg;
(2)F=G總=(m水+m壺)g
=(2kg+0.5kg)×10N/kg=25N
P=F/S=25N/100×10-4m2=;
(3)Q吸=c水m△t
=4.2×103J/(kg℃)×2kg×(100-25)℃
=6.;
(4)電壓做功W=Q吸/η=6./84%
=7.5×105J
t=W/P=7.5×105J/2000W=375s
點評:山東高考必考題型——熱學或電熱綜合估算題,仍然是以生活中簡單的勞動為背景。2021年開始(雙減后),廣東高考的電熱綜合估算題就沒有出現過家電的電路結布光,沒有出現過多檔位加熱家電的考查,這是雙減帶給考生的福利。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8.親受的朋友,你會使用以下基本儀器嗎?
(1)如圖11所示,是某同事出黑板報時所用常見尺子的一部份,請你推算出它的分度值是。
(2)如圖12所示,是用秒表記錄的某朋友跑400m的成績,該朋友的成績是mins。
(3)如圖13所示,是某同事放到水平臺上的托盤天平。他調節橫梁平衡時物理機械效率計算題及答案,應先將游碼移到標尺的,再將側的平衡螺絲向調節,使指在分度盤的中央紅線處,此時天平橫梁水平平衡。
答案:(1)0.5cm;(2)122;(3)零刻度線上右右表針
點評:山東高考必考題型——儀器的使用和讀數。小題(1)讓考生觀察的尺子可能會超乎好多人的預料,恐怕好多考生甚至是數學老師都沒見過這些尺子。所以,多留意生活、多觀察身邊的事和物是很重要的。題(3)的用圖命制也別出心裁,妙就妙在橫梁上端的平衡螺絲早已在最右端了,希望考生們不會掉入這個陷進。
19.【實驗名稱】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內阻
【實驗器材】額定電流為2.5V的小燈泡(正常發光時內阻約10Ω)、兩節安鄉電板、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0Ω1A)、開關、導線若干。
【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
(1)如圖14甲所示,是某同事聯接的電路。他檢測電路聯接完好后,正打算閉合開關,同組的另一朋友及時提醒他,這樣操作存在不足,其不足之處是。
(2)正確操作后,閉合開關,發覺燈泡不亮,電壓表和電流表均無示數;斷掉開關,將電流表接在C接線柱上的導線改接到B接線柱上,閉合開關,電流表表針有顯著偏轉而電壓表仍無示數,則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聯通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流表的示數為2.5V時,電壓表示數如圖14乙所示,則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壓為A,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阻值為Ω(估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拓展】該朋友實驗興致正濃,他又分別測出了2V和3V電流下小燈泡的內阻,之后用這三次內阻的平均值作為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內阻值。他的這些做法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答案:【實驗原理】R=U/I;【實驗步驟】(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沒有在最大電阻處;(2)滑動變阻器斷路;(3)0.269.6;【拓展】錯誤鎢絲內阻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
點評:山東高考的熱學實驗題是輪流考,例如2021年考的是“測量小燈泡電功率”,2022年考的是“探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題(1)考查熱學實驗的安全操作,要求中學生注意電路中的保護神——滑動變阻器。題(2)電路故障的判定是高考的熱點題型,但此題的命制非常出彩,小編做了這一小題后認為十分過癮。
20.【探究名稱】探究壓強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是否有關
【問題】某同事探究完壓強大小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容積的關系后,還想曉得壓強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形狀有關。于是,該同事進行了如下探究。
【證據】該朋友用一塊橡皮泥(不吸水)、一個彈簧測力計、燒杯、水和細線,按如下步聚進行實驗。
①如圖15a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橡皮泥的重力為N;
②如圖15b所示,將橡皮泥捏成實心長方體浸入在水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③如圖15c所示,將同一塊橡皮泥捏成實心圓錐體浸入在水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④如圖15d所示,將同一塊橡皮泥捏成實心圓球浸入在水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解釋】
(1)圖15b中橡皮泥遭到的壓強大小為N;
(2)由以上實驗可知,壓強大小與物體的形狀。
【交流】
(1)本實驗在其它誘因都相同的前提下,只改變物體的形狀來進行探究。在數學學中,這些研究方式稱為。
(2)在第④步實驗中,將橡皮泥從圖15d位置向上移放在圖15e位置時,深度降低,橡皮泥所受壓強大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壓強大小與無關。
(3)若用刻度尺和彈性較好的橡皮筋來取代彈簧測力計,能夠完成本實驗的探究?
答案:【證據】①4.0;【解釋】(1)2.0;(2)無關;【交流】(1)控制變量法;(2)不變深度;(3)能
點評:山東高考必考題型——力學實驗題。2021年考的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2022年考的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小編注意到:此題和旁邊的第21題都引入了【證據】和【解釋】環節,再一次指出了“證據”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21.【探究名稱】探究保溫瓶的保溫療效與哪些誘因有關
【問題】有些朋友喜歡用保溫瓶帶冷水到校飲用。使用過程中發覺瓶內裝水較多時,保溫療效較好;瓶內裝水較少時,保溫療效較差。據此,朋友們推測:保溫瓶的保溫療效可能與有關。
【證據】針對朋友們的推測,甲、乙兩組朋友分別設計了一套方案。
甲組方案:借助五個尺寸相同的保溫瓶(體積為2L)在同三天進行實驗
(1)下午8:00將不同容積初溫為98℃的冷水,同時放入五個保溫瓶內;
(2)晚上6:00打開五個保溫瓶,同時檢測并記錄溫度,估算出水增加的體溫。
乙組方案:借助同一保溫瓶(體積為2L)分五天進行實驗
(1)每晚下午8:00將不同容積初溫為98℃的冷水放入同一保溫瓶內;
(2)每天下午6:00打開保溫瓶,檢測并記錄溫度,估算出水增加的體溫。
上述兩套方案,都能控制實驗時保溫瓶的保溫性能完全相同,但乙組方案不能保證每晚的完全相同。所以,朋友們選擇了甲組方案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搜集的數據如下表:
水的初溫:98℃
【解釋】
(1)本實驗通過相同時間內來反映保溫瓶的保溫療效,這些研究方式稱為轉換法。
(2)剖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初步推論: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水量多于1.9L時,水量越多,其保溫療效越;水量在1.9L~2.0L時,水量越少,其保溫療效越好。
【交流】
(1)經過討論,朋友們覺得水量在1.9L~2.0L范圍內的初步推論不一定可靠,緣由是。
(2)實驗過程中,溫度升高是通過的方法改變其內能。
(3)下述實驗中也用到轉換法的是。
A.探究真空不能傳聲
B.研究光的傳播時引入光線
C.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時,用兩支相同的蠟燭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D.探究物體動能大小時,用鐵塊被撞擊后聯通的距離來反映物體動能的大小
答案:【問題】瓶中水的質量;【證據】環境濕度;【解釋】(1)水增加的體溫;(2)好;【交流】(1)實驗次數太少,不能得出普遍規律;(2)熱傳遞;(3)D
點評:這是廣東高考輪流考的實驗題,2021年考的是力學實驗“冰塊融化的快慢與什么誘因有關”,2022年考的是光學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個人覺得,此題的信息量有點過大,文字有點過多,不知會不會讓考生閱讀疲勞。
答案來自官方公布的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