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東
地區:重慶市-廣州市-河西區
中學:北京市河西區盤山道小學
共1課時
第3節阻值的檢測中學數學人教2011課標版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用伏安法測內阻。
(2)進一步把握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方式。
(3)會記錄實驗數據,曉得簡單的數據處理方式,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2.過程與技巧:
(1)通過檢測內阻的大小,了解歐姆定理的應用。
(2)培養在學習過程中發覺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提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電阻的測量電路圖以及公式,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式的重要性,培養信息搜集和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實驗電路的設計、連接以及在檢測過程中對興趣的培養。
(2)迸發對科學的求知欲,激勵探求與創新的意識。
(3)培植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
2學情剖析
本課是歐姆定理的延續與運用,用伏安法測內阻是熱學里一個基本實驗。這個實驗可以加深對歐姆定理和內阻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實踐方面可以給中學生提供中學常用熱學器材綜合使用的機會,有得于中學生熟練把握電路的聯接,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滑動變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因而提升中學生動手能力。
中學生在前兩節的學習中早已對于所用的電路、實驗步驟比較熟悉,教學重點放到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與討論幾個環節。
3重點難點
本課是歐姆定理的延續與運用,讓中學生把握一種檢測內阻的方式--伏安法。
能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待測內阻兩端的電流是教學的重點,搜集數據,總結實驗推論是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剖析實驗與討論是教學的難點,班主任要進行必要的引導。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復習提問
電壓――用電壓表來檢測,
電流――用電流表來檢測,
內阻――?
本節課我們來研究內阻的檢測,導出新課。
活動2【講授】講授新課
(二).講授新課
提問:估算內阻公式是哪些?
板書:1.實驗原理:
提問:如何檢測內阻的大小呢?(班主任出示一個定值內阻)
(讓中學生小組討論,之后全班交流)
班主任: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值內阻的電阻的方式叫伏安法。
板書:2.方式:伏安法
提問:實驗中須要什么器材?并畫出電路圖。
(中學生小組討論)
將中學生設計的各類電路圖展示在黑板上,之后你們共同討論,糾正,總結出正確的電路圖,只要可行,就應給以肯定。
班主任引導中學生考慮怎樣選擇水表的阻值?剖析滑動變阻器的作用,班主任總結。
板書:3.電路圖
班主任出示須要記錄數據的表格。(大屏幕演示)
提問: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有什么?實驗步驟是哪些?
中學生小組討論之后全班共同交流,最后由老師總結。
活動3【活動】學生實驗
中學生進行實驗,班主任巡視指導,及時糾正中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錯誤。
由實驗完成最快的幾個朋友充當“小老師”,為其它朋友補習共同完成實驗。
活動4【活動】數據剖析
實驗完畢,讓數據比較確切的幾個小組派代表將數據填入表中電阻的測量電路圖以及公式,通過大屏幕演示,之后共同剖析數據。
提問:剖析表中數據,你能看出哪些規律?為何要估算平均值?
小組討論,之后全班交流,最后由班主任總結。
板書:
4.內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與導體兩端電流大小無關,與通過導體的電壓與無關。
活動5【活動】知識拓展
提問:你在實驗中出現了什么問題?采取了什么舉措?
各小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言,全班共同交流。
其中有一個小組的電壓表受損(班主任故意安排的),用替換法完成的實驗。
提問:若沒有電壓表,能夠完成實驗?引出思索題。(大屏幕演示)
中學生小組討論,之后全班交流,最后由班主任總結。
中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
活動6【活動】本課小結
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中學生小組討論,之后全班共同交流。
整理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