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班主任考試臨近,想必許多考生都在為沒有合適的示范學案而苦惱,經常困惑于課程內容太多難以刪節,時間自然也難以保障。本文以化學學科《重力勢能》為例,為您呈現10-20分鐘的課堂學案,精簡的素描學案將成為您復習的參考根據。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中學生能用估算式估算物體的重力勢能。
(2)理解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之間的關系重力勢能,曉得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3)曉得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
2、過程與技巧
(1)依據共和能的關系,推出重力勢能表達式
(2)通過實驗,中學生才能把握科學研究方式----控制變量法
(3)通過對結果剖析,培養中學生的發散思維。
3、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通過對實驗的操作、觀察、討論,迸發中學生探求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重力勢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體重力勢能改變的關系。
難點: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及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出
多媒體展示:
1.打樁機的重錘從高處落下,把水泥樁打進地里;
2.2002年,加拿大某村落發生雪崩,導致起碼100人失聯。
班主任引導:重力勢能具有巨大的能量,有些可以為我們借助重力勢能,也有些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災難。我們只有認識自然,就能愈發主動的整修自然。因而引入新課——重力勢能。
環節二:概念構建
(一)重力做功的特征
追憶功與能量的關系,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重力勢能發生變化,很明顯示重力在做功。由此引導中學生探究重力做功的特性。
提出問題:重力做功與哪些誘因相關?
給出如下三種情況:
(1)物體豎直向上運動,高度從h1降為h2;
(2)物體沿傾斜直線向上運動,高度從h1降為h2;
(3)物體沿任意路徑向下運動,高度從h1降為h2。
讓中學生分別求出三種情況下重力做的功(對于第三種曲線運動的情況給出提示可以將曲線進行無限等分,每一份近似看成直線)。
環節五:小結作業
總結本節知識點,要求中學生課下查閱資料,總結勢能的其他種類。
四、板書設計
以上是化學學科《重力勢能》教案,希望對諸位考生有所幫助。
華圖教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