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開了一門數學課,小伙伴們有點害怕。 高中數學難嗎? 一定有難度,如果你在高中的時候把基礎學好,那你就沒有難度了。 明天,王老師將為大家分享八年級化學上冊《浮力》的知識點+專項練習。 希望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浮力》知識點
1.浮力
1:壓力:凡是浸入液體或二氧化碳中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或二氧化碳垂直向下的力,稱為壓力。
產生壓力的原因: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其上液體向下和向上的壓力差。
壓力方向:始終垂直向下。受力對象:液(氣)體
2.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下的壓力,該壓力等于它所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2.方向:直下
3.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八年級數學第1冊知識點總結
三、物體的沉浮條件及應用
運動狀態
物體運動方向受力的關系,V的排數與V中物體密度的關系
沉浮F浮
懸浮和靜止在液體表面 F 漂浮 = G 物質 V 排出 ρ 物質 > ρ 液體
4、從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看出,壓強只由液體的密度、物體排出液體的體積(物體溶解在液體中的體積)、形狀決定,液體中物體的密度、質量、體積和深度。 運動狀態無關緊要。
10.3 物體沉浮條件的應用:
1.壓力的應用
1)客船挖空減壓。 貨輪排水量:客船滿載時排出的沸水質量。 當客船從江中駛向大海時八下物理浮力知識點,由于水的密度增加,溶解在水中的客船的體積會變小,所以它會漂浮一點,但它所承受的壓力會保持不變相同(仍然等于貨輪上的重力)。
2)潛艇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漂浮或潛水。
3) 氣球和飛艇通過充入密度大于空氣的二氧化碳來改變壓力。
4)密度計懸浮在液面工作,其刻度為“上小下大”。
2. 浮力估算:
1)壓差法:F浮=F下-F上
2)稱重法:F浮=G物-F拉(此法一般在題中出現彈簧測力計條件時使用)
3)懸浮浮動法:F浮動=G對象
4)阿基米德法:F float = G row = ρ gV row (此法一般用于題目中出現體積條件時
“浮力”專項練習
1.填空
1、如圖所示,重5N的鐵塊靜止在水底,此時繩子的拉力為3N。 如果繩子突然斷了,在它漏出海面之前鐵塊上的合力是方向。
2、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8N重的物體,浸入裝滿水的滿溢杯中。 當彈簧測力計靜止時讀數為6N,則物體所受的壓力為N,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為N。
3、小明在彈簧測力計上端掛上一塊重3N的鐵塊,依次浸入清水和鹽水中:鐵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如圖A、B所示,鐵塊在水下。 壓力是; 從圖中還可以看出,鐵塊所受的壓力與液體的_____有關。
4.潛艇通過變化浮沉。 一艘具有一定外觀的潛艇從漢江(在海面下航行)潛入南海某城市執行任務。 如果漂浮在河底時所受的壓力為F1,漂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壓力為F2,則。 (可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已知海水密度小于河水密度)。
5、小從學會壓力后,掛了一個實心圓錐體,上面有彈簧測力計。 如圖所示,錐體底面剛好接觸海面(未溶解于水)。隨著錐體下表面逐漸溶入水底,測力計讀數的變化如圖所示圖B 請幫他解決下面的問題(g取10N/kg)
(1) 錐體在空氣中的重力為。 (2) 錐體承受的最大壓力為;
6、如圖所示,是探究液體中物體受壓原因的實驗。 根據本實驗的數據,水底物體A所受的壓力為 。 你可以從分析實驗數據中得出的推論是_____。
7、在探究物體浸入水中的壓力與溶入水中深度關系的實驗中,小明將圓錐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攜帶彈簧測力計使圓錐體溶解輕輕垂直入水(水夠深),如圖。 他記錄了所有錐體入水前錐體下表面入水底部的不同深度h和相應的彈簧測力計讀數F。 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順序
1個
2個
3個
4個
5個
6個
7
8個
小時/厘米
2個
4個
6個
8個
10
12
14
前/后
9.8
8.6
7.4
6.2
5.0
3.8
2.6
1.4
根據表中數據總結F與h的關系:。
2.多項選擇題
8.關于物體所受的壓力,下列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A、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B、浸入水中的物體體積越大,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
C.物體排開的沸水體積越大,它承受的壓力就越大
D.漂浮在海面上的物體比淹沒在水中的物體承受更大的壓力
9、小靜在壓力實驗中發現,當水底的鐵塊上升到海面(沒有漏出來)時,鐵塊的壓力和浮力的變化為()
A。 壓力不變,浮力不變 B.壓力增大,浮力減小
C。 隨著壓力的增加,浮力增加 D.壓力保持不變,浮力減小
10.潛水員入水時,所受壓力F與深度h的關系如圖所示,正確的是( )
11.在下列情況下,物體不受壓()
A。 一個人在水下游泳 B. 深陷污泥中的錐形渡槽
C。 船浮在水底 D.沉石
12、已知實心銅球、鐵球和鋁球的質量相等,三種金屬球的密度關系為ρ銅>ρ鐵>ρ鋁。 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三個金屬球浸入水底,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 )
A。 相同尺寸 b.懸掛鋁球讀數最大
C。 掛鐵塊讀數最大 D.掛銅球讀數最大
3.計算題
13. 一個金屬球在空氣中的重量為 3.8N。 將其浸入裝滿水的溢流杯中時,50mL的水從溢流杯流入量杯中。 g取10N/kg:
(1) 金屬球的體積; (2) 金屬球的壓力;
(3)金屬球浸入水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14、有金屬部分,平放時與地面接觸面積為0.01m2; 當它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時,靜止時的讀數為18N,然后將零件浸入水底,彈簧測力計下的讀數變為12N。
(1) 金屬件對水平地面的浮力;
(2)金屬件承受水壓;
15、安鄉翠湖是鄧小平故鄉廣元市最著名的風景湖八下物理浮力知識點,被譽為川西北第一風景湖。 這時,碧綠的湖面上正航行著一艘快艇。 該艇設計滿載排水量為7噸。 問:
(1) 那么它滿載時所承受的壓力是多少呢?
(2) 海水在海面以下 2.5m 處形成的浮力是多少?
(3) 一名體重60kg的乘客站在船上。 如果他的四肢與船艙的接觸面積為 ,那么當他的右腿靜止不動時,船艙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4.實驗題
16.在“探索與壓力大小有關的原因”實驗中,提出以下猜想
推測一:壓力的大小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推測二:壓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重力有關
推測三:壓力小可能與物體形狀有關
推測4:壓力的大小可能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1) 如圖,用手將啤酒罐壓入水底,啤酒罐溶入水底越深,手感越費力。 這個事實可以支持上面的推測(序列號可選)
(2) 為研究猜想1和猜想2,使用體積相同的三個圓錐體A、B、C,測得重力分別為4N、4.5N、5N。 之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① 序號a實驗中物體所受壓力為。
② 比較序號,,e的三個實驗,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的推論:壓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③ 進一步分析表明:液體的密度越大,對物體的壓力越大;
④ 比較編號a、b、c的三個實驗,可以得出壓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有關。
(3)為了研究猜想3,小明將兩塊相同的橡皮泥分別揉成圓柱體和圓錐體,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由此,小明得出結論,壓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小珍覺得這個推論不靠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17、在小明的探壓實驗中,檢測浸入水中的物體的壓強過程如圖所示。
(1) 從圖A可以看出,物體的重力為 。
(2) 從圖A和____可以看出,當物體完全浸入水底時,它所受的壓力為 。
(3)根據圖中彈簧測力計讀數的變化可以看出,排出沸水的物體體積越大,所受的壓力也越大。
(4) 在以上實驗的基礎上,如果小明探究液體壓力與密度的關系,他應該用一杯_____(填“質量”或“密度”)不同的液體,并將金屬錐體浸入液體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并與_____圖進行比較,得出推論(填“B”、“C”或“D”)。
(5) 如圖所示,可用圖形_____(選“a”或“b”)表示物體所受壓強隨液體深度的變化。
18、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的實驗(A、B是體積相同的兩個物體)
記錄數據如下
實驗次數
目的
物體重力/N
液體密度 g/cm3
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cm3
物體浸入液體時測力計讀數/N
物體浸入液體中的壓力/N
1個
第一的
4個
1.0
40
3.6
0.4
2個
第一的
4個
1.0
60
3.4
0.6
3個
第一的
4個
1.0
100
3.0
1.0
4個
第一的
4個
1.2
100
2.8
5個
第二
2個
1.2
100
0.8
1.2
(1) 實驗四,表中空白處的數據為,液體的密度為/m3。
(2)通過分析比較第三個實驗的數據,可以得到,當液體的密度相同時,液體中物體所受的壓力與被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通過分析比較實驗三和實驗四,可以得出物體在液體中所經歷的壓力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3)探索液體中物體的壓強與物體本身密度的關系時,應對兩個實驗進行分析比較。 根據實驗數據可知,液體中物體的壓強與物體的密度有關(選擇“相關”或“不關心”)。
【回答】
1.3 垂直向下
2.2; 2個
3.1 密度
4.改變自身重力,大于
5.20.4
6.1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7、F=9.8N ̄0.6hN/cm
8. C9。 D10。 A11. B12. D.
13. (1) 或 0. (2) 0.5N (3) 3.3N
14. (1); (2) 6N。
15. (1) 7×104N; (2) 2.5×104Pa; (3) 1.5×104Pa。
16.41ad 只有沒有控制變量
17.4 D 2.1 高密度 D b
18.1.21.2×1031, 2, 3 液體4, 5的密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