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西斜,入射角∠1降低,∠α減小。第5題6.B[解析]當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傾角為30°時,入射角為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為60°,故A錯誤;入射光線緊靠法線時,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減少,所以反射光線也緊靠法線,故B正確;入射角減小5°時,反射角也減小5°,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傾角減小10°,故C錯誤;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理,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理,故D錯誤。7.B[解析]判定發生的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取決于反射面的平整程度。光滑的花崗巖地面發生鏡面反射,反射光集中射向墻面,幾乎沒有反射光步入人眼,所以人認為地面光斑很暗;墻上粗糙,發生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有一部份步入人眼里,所以看到墻上出現明亮的光斑。8.D[解析]手探照燈光照射到平面鏡上會發生鏡面反射,反射光都射向同一個方向。從題圖可知,手探照燈不是垂直照射小穿衣鏡,依據光的反射定理可知,手探照燈射向鏡面的光斜向下反射,不能射入人的雙眼;而墻壁發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其中有部份光射入人眼平面鏡成像原理及特點,所以,看起來穿衣鏡是紅色的,墻壁是紅色的。9.D[解析]如圖所示,迎著月光走,月光經積水海面發生鏡面反射,步入人的雙眼的反射光線多,人覺得積水海面亮;而地面發生漫反射,有極少的光線步入人的雙眼,人覺得地面黑,所以為了避讓水塘,應走“較暗”的地面。
故選D。第9題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識別迎著月光走時,月光射到海面上發生鏡面反射,反射光步入人眼,所以地上泛白處有積水;當背著月光走時平面鏡成像原理及特點,月光射到海面上也發生鏡面反射,反射光沒有步入人眼,月光射到泥土上發生漫反射,所以地上暗處有積水。10.B[解析]由于鞋子的表面不光滑,光射向鞋底后發生漫反射,這樣襯衫就喪失了光澤;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顆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細擦洗,使鞋油涂擦得更均勻,鞋底就顯得非常光滑。光射向鞋底后會發生鏡面反射,鞋子看上去就更亮光更好看了。故選B。11.C[解析]光在光纖中的傳播形式是順著光纖的內壁不斷全反射往前折線傳播,故選C。12.如圖所示第12題[解析]聯接PO,即為反射光線,依照光的反射定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傾角的角平分線就是法線的位置,之后垂直于法線做出平面鏡;由圖知,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傾角為90°+30°=120°,則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13.如圖所示第13題[解析]按照本題的要求,很容易聯想到潛望鏡的結構和作用。由于平面鏡反射光的能力強,因而本題可用多個平面鏡連續反射,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只要最后滿足要求即可。
畫圖的根據是光的反射規律。14.漫反射120°如圖所示第14題[解析]屏幕是凸凹不平的,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屏幕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步入不同方向的人的耳朵,不同方向的人們都能聽到。因而光在屏幕上發生漫反射;因為反射光線豎直射入井內,過入射點O豎直向上做出反射光線OB;之后作∠AOB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ON)。由圖知: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傾角∠AOB=30°+90°=120°。3.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第1課時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和特征1.光的反射白色玻璃板大小距離2.物體不變3.C4.3不變[解析]小萍站在平面鏡前1.5m處,因為小萍的像和小萍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即小萍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1.5m,所以小萍到平41面鏡中像的距離是3m;小萍向平面鏡緊靠的過程中,像的大小跟小萍的大小有關,跟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所以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