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本報訊(記者林艷)昨天凌晨5時,物理考試結束后,人大附小考點不少考生步出考場時面露難色,這與下午考完英語時中學生們多面露喜色的情形完全不一,有些中學生眼眉緊蹙,正與父母剖析物理題怎么難,有父親正開導女兒“你認為難他人也認為難”北京考生:數學“難哭了”,還有中學生直接被考哭,5點20分左右,一位人大附小的中學生一出考場就開始默默流淚,拿著方巾紙一邊啜泣一邊快步離開考場。
北青報記者隨機訪談了15位考生,你們開始紛紛喊物理難。人大中學的不少中學生表示自己有若干題都沒解下來,語文試題比二模難。一位楊朋友表示,她在解立體幾何大題時,對自己“竟然連第一小題都做不下來”表示驚訝,她說自己物理通常能考140分左右,立體幾何平常似乎難度也較大,而且從來沒有第一問就答不下來的情況,“我原本認為有點反胃,而且上公廁時一堆人大中學的中學生都在說沒做下來,我安心了不少。”
明日早晨物理考試一結束,網上對數學難的吐槽開始鋪天蓋地,“教練這和劇本寫得不一樣啊!”27中一位中學生一考完就發陌陌吐槽。22學生考后吐槽說,“其實這次數學隱藏試題是,求:心理陰影部份的面積”。今天網上也吐槽聲不斷,“明年廣州物理假如簡單,請記住是用我們的血淚換來的”、“數學題寫得我靈魂都出竅了”……
學而思中考研究中心研究員崔用亮剖析說,去年物理題確實難度有所上升,主要緣由在于“題型反常規,致使入手難”,以及“必須用物理原理,而不能用方法‘偏方’解題”。崔用亮具體剖析說,因為去年物理題普遍命題方式新穎,致使“學生原先見到題還能想到用哪些方式,如今是看到可能都不曉得用哪些方式。”
據悉,去年物理題對中學生物理能力的要求顯著比過去高,“光靠物理記憶和物理方法是搞不定的,必須用物理方式,要真正理解物理核心原理。”崔用亮解釋說北京考生:數學“難哭了”,“數學方法”類似于“民間秘方”,而物理方式才是物理里最自然的原理,“今年有些題,中學生早已把握的物理方法早已用不了,必須真正懂得核心原理。”
去年什么題難?崔用亮舉例說,理科卷第8題就是一道困局,題為“有英語、數學兩學科,成績評定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種。若A朋友每科成績不高于B朋友,且起碼有一科成績比B高,則稱‘A朋友比B朋友成績好’。現今若干同事,她們之中沒有一個比另一個成績好,且沒有任意兩個人英語成績一樣,語文成績也一樣的。問滿足條件的最多有多少中學生。”崔用亮說,這道題是在用物理語言抒發現實問題,“像這些題目就比較難,中學生們平常極少會遇到這些題。”
從數據統計看,近5年(2009-2013)上海中考理科物理平均分分別約為102分、92分、101分、95分、101分。業內人士剖析稱,物理分確實也存在“大小年”,“預計明年物理的平均分不會超過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