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各個時代最能打的人”,“星標或置頂公眾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楊振寧,晚年娶了小自己五十幾歲的愛妻翁帆,遭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大部份是非議和挖苦。而熟悉楊振寧的同學和朋友卻在鏡頭前說,喪失了夫人的楊振寧,過得非常孤寂。而對比前后兩位夫人的相片,我們會發覺這三人十分酷似。杜致禮究竟是怎么一個人,讓楊振寧到了晚年都會鐘情于另一個和她肖似的男人?
杜致禮,其父杜聿明。杜致禮年少時接受了良好而又嚴苛的家庭教育,她在藝術上天賦突出,無論是街舞、音樂還是雕像都有著過人的功底。1942年,楊振寧考上了復旦學院研究生楊振寧家族中的名人,1944年,楊振寧獲得了復旦學院第六屆公費留美的留中學生的名額。這一年,楊振寧兼任小學教員,杜致禮就是他班上的中學生。
杜致禮這樣優異的女孩,讓人忽略太難了。不僅僅是由于她母親的赫赫聲譽,也由于她貌美有禮,乖巧善良。而這一段交集實在短暫,一年后,楊振寧來到日本,不久以后抵達耶魯學院高等研究所,這是一處類似于中古教堂通常脫離凡俗的地方,在高手的建議之下,楊振寧本準備一年后就結束研究。
然而他最終簽署了三年的合約,就是由于在哪里,他與杜致禮重逢,此次碰巧的相遇讓兩個原本就深有好感的年青人深陷熱戀之中。楊振寧為了可以陪伴尚在倫敦讀書的杜致禮,就下定決心留在耶魯學院。1950年,楊振寧發表《海森堡假象中的S矩陣》。這篇文章提到了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海森堡、費曼、泡利楊振寧家族中的名人,隨后楊振寧提及了自己的妻子,杜致禮,毫無保留地抒發了對她的愛意。
1950年8月,二人離婚。1951年,她們生下了第一個孩子。
杜致禮是一個明亮的男人,而且在世界矚目的母親身邊,婚前的她會像所有的名人婦人通常幫襯家族,扶養小孩。時常,在楊振寧參加重要喜宴之時,杜致禮會十分得體地陪伴左右,談吐高貴,言語不俗,身姿纖弱。楊振寧身邊都是世界知名的學術精英,杜致禮雖然身處其中,未曾認為不適。杜致禮婚前留給后人的記憶很少,而且他培養出了三位杰出的兒女,一位是筆記本工程師,一位是物理家,一位是大夫。
而從留下的相片我們可以看出,杜致禮的生活依然如少女通常飽含了格調。她整理自己的東苑,著裝得體,保養得甚多。有這樣一位母親陪伴了50幾年,楊振寧的大半生都是幸福和充足的。杜致禮去世不過八個月,楊振寧帶著年青的女碩士再度進入婚姻的殿堂。杜致禮如此從容通透的男人,假如知曉,大概也不會說哪些,我們又不必惡語指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