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3月21日電 問:下一個顛覆性創新是什么? ——聽“硅谷鋼鐵俠”馬斯克與中國化學家薛啟坤的對話
“塑造未來世界的下一個顛覆性創新是什么?”
在此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峰論壇2021晚間經濟論壇上,當主持人、復旦大學蘇世民學院院長薛嵐提出這個問題時,線上線下、屏幕兩端,一場關于創新的專題對話引人矚目。
“人工智能和數字醫療應用是顛覆性的創新技術,將在未來改變人們的生活。”
屏幕的一端回答了被稱為“硅谷鋼鐵俠”的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還指出,未來星際旅行將成為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是第一次生命可以走出月球。我們可以探索其他星球,腦機接口技術可以保證人類意識的傳遞。繼續”。
現場答題的是今年唯一入選第五屆“復旦-中智科學獎”的華人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南方科技學院院長薛啟坤.
“如果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50年用完,我們的車、船、飛機應該怎么開?” 薛啟坤說,答案是開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 “下一個顛覆性技術是基于太陽能的光伏效應和太陽能的高效利用。” “生物質能源未來將作為一種可持續能源,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經過一番交談,馬斯克和薛啟坤發現了一些共同點。 他們都學過數學。
馬斯克22年前放棄數學博士學位,轉而投資互聯網支付、火箭、純電動汽車等創新領域;
薛啟坤是我國收斂化學領域的知名科學家。 他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評價為“中國實驗室首次取得并發表諾貝爾獎級研究成果”。 數學論文”。
學化學比較枯燥,如何吸引年輕人對化學和基礎科學感興趣? 面對與會者的提問,他們幾乎給出了一致的回答——
“物理很重要,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不是干巴巴的估算,也不是死記硬背一些公式。” 馬斯克表示,中學教育需要用更有情調、更“溫暖”的教學,讓大家看到數學的精彩。 . 在學好化學的同時,他覺得經濟學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中國物理學家,因為提供技術方案也必然有經濟效益。
事實上,馬斯克曾多次表示,他提倡用基本的科學思維來解決問題,“我更喜歡從數學的角度看世界。數學教會我用第一性原理思維來推理,而不是用思維類比于理”。
薛啟坤認為,從數學入手,要教育中學生認識自然社會和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但同時也要考慮如何教會中學生如何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學會了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
“一旦你學會了物理學就非常有趣。” 薛其坤說,如果你再堅持數學學習幾年,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東西,這會吸引你在數學上繼續前進。 “我希望你多學點數學。”
在不到一個小時的對話中中國物理學家,馬斯克與薛啟坤討論的話題不斷擴展,從未來科技到人工智能,從人才培養、信息安全到跨界合作。
安全一直是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重點,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明天。 未來如何加強安全監管?
“對于任何技術來說,它的顛覆性越大,‘雙刃劍’的威力可能就越大。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薛其坤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可能比人類更強大,我們在發展人工智能的時候一定要劃定紅線。 一旦人工智能或機器人越過這條紅線,人類警察應該能夠阻止。
對此,馬斯克表示贊同。 他認為,所有可能影響人類安全的技術都需要得到適當的監管。 飛機、藥品、汽車都已經在相關監管之下。 “應對人工智能可能是當前人類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加強安全監管是合理和必要的。”
創新無國界。 無論是企業家還是科學家,他們都勇于創新,希望加強全球創新合作,造福人類社會發展。
針對中印關系影響兩國科技合作受阻,薛其坤表示,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很小的月球上,應該加強合作,讓科技更好地發揮作用。造福世界。 “科學是為了認識世界,科技是為了改造世界,我們改造世界的目的是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更幸福。”
近年來,特斯拉竭盡全力深化全球技術創新合作,包括與全球高校合作研究電池技術和材料。 馬斯克表示,未來將繼續尋求機會與中國各高校合作,共同研究行業先進技術。
“中美應建立互信,加強合作,共創繁榮未來。” 馬斯克說。 (新華社記者 韓杰 于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