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通過高水平的實驗室建設加快院校課程的高質量發展?實驗室怎樣更好地孵化出國家級“金課”?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一流大專課程認定結果,暨南學院共25門“金課”入選。
其中,我校培植的6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全部獲評為國家級一流大專課程,數目為浙江省第一,與中國人民學院、廈門學院并列全省第二。
本次獲評的6項一流課程涵括工商管理、文學、藥學、生物學、醫學、信息學科等,將有力支撐我校一流專業及重點學科建設。這是我校在實驗教學領域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截止目前,暨南學院共培植校級以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97個,累計獲準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5個,位居全國第二。在四批申報工作中,我校有三次獲評率為100%。
我校獲評項目介紹
01、貿易戰背景下的高科技制造業企業風險評估虛擬仿真實驗
項目負責人:朱滔
整合《企業財務剖析》和《企業內部控制》兩門課程中有關企業風險決策的知識點,舉辦虛擬仿真教學,讓中學生才能深入到業務流程中去學習風險決策的基本技巧。通過體驗式參與實驗讓中學生真正感遭到企業風險決策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
02、國際展會場景下留中學生工貿漢語應用虛擬仿真實驗
項目負責人:金穎
以外國留中學生為主體,建立了“三線三面”的立體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全方面融入了工貿漢語知識、技能和文化內容的學習;實現了“思政、教學、科研”有機結合。可任意組合的不同教學模塊,構建沉溺式工貿漢語學習新模式,全面訓練留中學生工貿情境下的據說讀寫能力。
03、新型冠狀病毒的實時螢光定量測量虛擬仿真實驗
項目負責人:王峰
利用虛擬仿真技術使中學生沉溺在虛擬環境中自主進行實驗,幫助中學生把握咽拭子采樣、RNA提取、逆轉錄、引物設計、熒光定量PCR等核心知識內容,培養更全面的生物醫藥人才。
04、基于蜜罐技術的網路空間安全系統虛擬仿真實驗
項目負責人:翁健
基于蜜罐技術的網路空間安全系統虛擬仿真實驗以《計算機網路》、《網絡入侵測量與防御》、《網絡攻守對抗》等實驗課程為基礎大學物理虛擬仿真實驗,結合虛擬仿真技術,構建逼真的網路功擊和蜜罐防御場景,對現實生活中密碼功擊、SQL注入、蠕蟲功擊等功擊行為進行虛擬仿真,以第二者視角幫助中學生建立完整的網路安全實戰知識體系。
05、醫用硅橡膠導管加工成形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項目負責人:馬棟
以醫用導管設計加工為主線,融合醫療器械法律法規要求,虛實結合,填補線下實踐教學的不足,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銜接。課程內容豐富,囊括完整的醫用導管加工成形操作流程;中學生可自主設計不同類型導管和工藝參數并得到相應的反饋。
06、頸椎病病人復健護理虛擬仿真實驗
項目負責人:楊巧紅
弘揚思政教育融入課程全面育人的理念,創建以標準化脊椎病AI患者整體評估和復健護理為主線的沉溺式虛擬仿真教學,能培養中學生的臨床思維、人文關愛以及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病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了傳統脊椎病實驗教學學生實踐機會不足及一定操作風險的困局。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是教育部建設五大類型“金課”之一,是教育部積極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持續加強內涵建設、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和實踐育人水平的重要措施。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依托虛擬現實、多媒體、人機交互、數據庫和通信網路等技術,建立高度仿真的虛擬實驗環境和實驗對象,以達到更好的教學療效。
我校自2017年以來積極探求構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建設與管理的規范化體系,從“教”與“學”兩方面著手改進我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現況,“以中學生為本”,研究虛擬仿真教學與實體教學內容的有效融合。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項目管理團隊介紹,本著“能實不虛、虛實結合”的原則,根據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兩性一度”設計目標,在中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班主任團隊、管理團隊和技術公司三方深度融合、共同推動。“教師團隊在課程設計上下了特別大的工夫,投入好多精力,我們作為管理團隊掌握課程方向,認真做好組織工作,充分做好資源協調和后勤保障,技術公司也給與高效配合。”團隊表示,正是你們“勁兒往一處使”,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得以高質量發展。
為規范管理、減少風險,2021年末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牽頭完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校級管理平臺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今后的發展會愈發體系化、裝備化和標準化。”團隊覺得大學物理虛擬仿真實驗,實驗教學的根本是落實好“立德樹人”任務,培養具備科學思維、綜合應用能力的實踐型、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