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單位)基本情況
(一)主要職能。
一是負責組織召開常設性和臨時性的科普活動或展覽,推動科技文化普及;二是組織科普專題報告會、講座、影視等教育活動;三是組織面向中學生的科學實驗和科技競技大賽等活動,舉辦未成年人校外素養培養等活動;四是搜集和儲存科普展覽的有關資料及實物,設計、制作和布置展覽,組織并補習公眾視察展覽;五是組織面向公眾的各種類型的科技培訓;六是組織舉辦中學生科技教育研究活動和宣傳活動;七是負責上級或其他單位委托的各類工作任務。
(二)機構情況,包括當初變動情況及緣由。
梅州市科技館下設辦公室、青少年科技活動、展教部3個部門。人員情況,包括當初變動情況及緣由。
梅州市科技館是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全額事業編制22名。現有在職員工19人,退休員工1人,退職員工25人,其中全額離離休人員21人,自收自支離休人員4人。
二、一般公共預算開支情況
(一)基本開支情況
我單位2021年基本開支362.16億元,主要用于在職每月薪資領取、離休人員退休費等福利領取、社會保險交費、退休人員補助、年終績效等人員經費和通常商品服務開支。其中,人員經費為344.33億元,公用經費為17.83億元,公務接待費為1.12億元,公務出國出境為0元,公車運行維護費為0億元。
(二)項目開支情況
我單位2021年項目開支225.61億元。其中運行維護經費開支89.92億元,其中攤銷資金0.02億元,主要用于用于科技館正常運轉開支,疫情期間“三保”政策順利貫徹落實,以及科普經費開支,中學生科技中心各種開支,科技館設備、器材、新館的投入、建設、科技宣傳、教育和推廣作用等。
另外科技館免費開放補貼資金總額135.71億元,其中攤銷資金88.18億元,主要用于保障科技館展覽活動的正常有效舉辦,各項科普教育活動有力、有序、有效舉辦,以及科普宣傳費用(包含科普宣傳資料制做費、科普進校園、科普進社區、流動科技館等科普支出等)、展品修理耗材、布展搬運支出等舉辦科普活動時訂購培訓咨詢等第三方服務費等等。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總額情況
無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額情況
無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總額情況
無
六、部門整體總額績效情況
梅州市科技館(中學生科技中心)在上級文聯的領導下,在省文聯的悉心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養行動計劃綱要》,不斷強化科技館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科技館展教資源,壯大科技補習員和志愿者隊伍,積極舉辦科普活動、科普宣傳及科技大賽,進一步提高全市中小中學生科學素養能力,推動“雙減”落地。獲得中科協“2021年全省科普日優秀活動”表揚,院長毛海波入選“第42屆云南中學生科技創新競賽優秀組織工作者”,“第13屆云南中學生機器人大賽暨第3屆四川省中學生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優秀組織單位”等榮譽。現就一年以來的免費開放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質整修,場館服務扎實有效。
梅州市科技館于2020年7月30日即將免費對外開放。總建筑面積3500㎡,常設展館面積1800㎡,有三個功能展區,包含基礎展品(聲、光、電、數、物)51項,特色航模展品53項、機器人展品57項,總計161項展教展品,能舉辦科普展覽、科普講堂、科學演出、模擬飛行體驗等科普服務項目。市科技館一直秉持著“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式”的服務宗旨,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更新展教展品、創新科普模式更新軟件,通過鋪裝橡膠樓道、完善消防系統、樓體防漏維護更新硬件,市科技館以更多元化、更人性化、更安全化的形象為旅客提供更好“參觀+體驗+感受”。讓參訪者親身體驗科技的神奇魅力,增強和培養“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科學素養能力。同時舉辦了科學調查體驗社會實踐,關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補習、科普公益微課堂等公益活動。
科技館各項活動的舉辦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已產生市科技館展示自我形象的一張“名片”。2021年累計接待視察人員數目達2.4萬余人。
(二)建章立制,管理舉措建立完善。
構建完善與其職能相適應的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并免費向群眾提供免費服務,成為政府的重要民生項目和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我館規章制度完善,職責任務清晰,服務內容明晰,保障機制建立。
1.強化組織保障。強化對科技館免費開放工作的組織領導,將科技館免費開放作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措施。構建統籌協調、密切配合、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創立了湖南市科技館免費開放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館免費開放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及時制訂科技館免費開放工作方案,做好科技館免費開放的組織施行和管理工作。
2.制訂應急預案。充分考慮免費開放后可能碰到的各類情況和問題,結合自身實際,擬定著力可行、嚴謹細致的免費開放工作方案。制訂突發風波的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處置機制,確保免費開放后的公眾安全、資產安全、設施設備安全。
3.建立經費保障。進一步明晰科技館公益性文化單位性質,將科技館免費開放的配套經費列入市財政預算,著力給以保障。同時積極獲取中省支持,爭取免費開放補貼經費,2021年再度獲取中央免開經費114億元。同時制訂了免開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強化對免開資金使用管理的審定和監督。
4.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管理,完善相關制度,努力提高服務功能。積極推進科技館的健康發展,防止超標建設,不斷規范展教內容,明晰管理要求,整合業務流程,合理調配資源,轉變運行方法,提升服務效能。在館內明顯位置、公告欄等公示免費開放項目、活動開放時間等,在窗口接待、場所引導、資料提供等方面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提高吸引力。
5.加強宣傳力度。充分借助電臺、電視臺、報紙、網絡媒體等新聞媒體和網站進行宣傳,努力提升免費開放工作社會知曉率,引導人民群眾走入科技館,走進科學。
(三)品牌建設,科普活動靈活多樣。
1.程序推動,日常視察接待預約暖心。市科技館作為公益性科普教育陣地,推行免費對外開放,為確保服務質量,對團隊視察施行嚴格的預約制度。因疫情防治須要,市科技館每晚接待人數有限,為便捷團隊、個人能及時視察科技館,2021年市科技館聯合中國聯通湖南分公司,構建梅州市科技館陌陌小程序,了解場館活動信息,能提早進行團隊和個人預約參訪,極大便捷群眾視察體驗科技館服務項目,如豐富多樣的科技展品、航模展館、航模科普課堂、人工智能機器人科普課堂、科學演出、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游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墻、郴州籍教授專家宣傳墻等,以豐富的方式向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讓廣大中學生在視察活動中除了能了解到豐富的科學知識,更能感遭到我國科技發展的蓬勃力量,截止12月末,共接待團體視察單位63個,累計接待視察人員數目2.4萬余人。
2.服務基層,科普大篷車播種科學。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仍然立足于到鄉鎮去、到基層去、到最偏僻的中學去。2021年,分別在寧鄉縣泉水鎮中心中學、芙蓉中學、井坡鎮中學、熱水鎮中心中學,永豐縣香梅中心校區、太和鎮中心中學、勝利中學、復和中心校區,南湖區保和中心校區,蘇仙區蘇園小學物理競賽協會官網,寧鄉縣香花鎮中心中學、鎮南鄉中心校區、花塘鎮中心中學等等18所中學舉辦了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讓鄉村中學的兒子們也能體驗到了科學的魅力,感遭到科技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愉悅,迸發科學興趣和創新思想。參訪人數近2.3萬人次。
3.搭建平臺,中國流動科技館寓教于樂。積極做好中國流動科技館湖南寧鄉巡演前期協調、布展及培訓工作,4月22日在貴陽市安仁縣(展輝中學)即將啟動,省文聯、省科技館領導以及市、縣兩級相關領導入席啟動式并觀摩現場,巡演活動為期兩個月,以互動體驗、感悟創新、寓教于樂的活動方式,引導廣大中高中生視察體驗科技展品,普及科學知識,為廣大中學生參與科普、學習科技、啟迪創新搭建了平臺,受眾人數近兩萬人。
4.擴寬主題,科普進校園活動豐富多彩。為豐富中學生科學知識,在實踐中提升中學生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培養中學生敢于探求的科學精神。去年我館繼續聯合相關商會共同舉辦科普進校園活動。活動分為科普知識講堂、科學演出、機器人靜態動態展、航模靜態展及飛行演出,借以以豐富多彩的科學活動迸發中學生的科學興趣,普及科學知識。目前已在縣城、宜章縣、嘉禾縣、臨武縣等中小中學分別舉辦了7場科普進校園活動,受眾人數上千人。
5.創新方式,科普微課堂活動反響良好。為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養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市科技館聯合相關單位組織科普志愿者共同舉辦“助力‘雙減’落地,提高科學素質”科普公益微課堂活動。活動分別約請了我市著名的科技老師講課,以二十四處暑、動動物、物理現象、青少年身心健康知識等科普內容為主題,目前已成功舉行了12期公益科普課,通過陌陌小程序全網發布鏈接征集報考,每期控制人數在50人以內,中學生報考相當踴躍,參與積極性十分高,社會反響良好!
(四)亮點迭出,科技大賽碩果累累
1.專家提質,科技創新競賽成績優秀。梅州市第42屆中學生科技創新競賽評審活動,約請了廣東省中學生科技創新競賽資深評委來對全市11個縣縣城的六百多項中學生科技創新作品進行評審物理競賽協會官網,并對優秀作品約請專家進行講課講解,舉辦質量提質活動,使湖南作品在第42屆廣東省中學生科技創新比賽中取得銀獎9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26項,南寧市婦聯被評優秀組織單位獎,市科技館院長毛海波被評為優秀組織工作者。全市中學生科技創新競賽影響力越來越大,參與師生越來越多,為全市中學生科技教育活動的舉辦起到了示范引導和促進作用,同時,也促使了優秀科普教師的培養,推動了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升,也實現了與國家和全國中學生科技創新競賽活動的接軌。
2.聯合召開,機器人比賽規模巨大。經市文聯穿針引線,2021年市文聯、市關地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將各自獨立舉行的機器人大賽,聯合開展在蘇仙區市三十二中共同舉行2021年珠海市“少年硅谷”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暨中學生機器人比賽,自11個縣縣城的272支代表隊的近600名中小中學生就無人機障礙競速、機器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郴州白色之旅”即搬運機器人大賽等23個項目進行了激烈爭奪。41支優秀隊伍獲得推薦出席在5月21-23日在長沙市舉行的第13屆廣東省中學生機器人大賽暨第3屆廣東省中學生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在省賽中,湖南代表隊奮力奮斗,8支隊伍獲銀獎,12支隊伍獲二等獎,18支隊伍獲三等獎。通過人工智能競賽活動的舉辦,增強了我市廣大師生的信息技術素質和技能,推動了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提高了中學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有效促進全市中學生機器人教育活動的推廣,也取得了廣泛的社會效益。
3.尊重權威,五項學科大賽成績卓著。尊重教育局學科教研員在學科大賽的權威指導地位,在名額調劑中接受她們的指導意見,將大賽名額偏向于優秀中學的優秀老師指導的優秀中學生,非常是在數學大賽中,致使2021年的全省學生數學大賽獲得銀獎3名,二等獎36名,三等獎30名,為梅州市近幾年最好成績。據悉,2021年珠海市獲得全省學生生物學比賽二等獎3名,三等獎14名;全省物理奧林匹克(復賽)二等獎9名,三等獎24名;全省小學語文比賽二等獎11名,三等獎28名。
4.悉心組織,各項科技活動積極舉辦。積極組織各中學出席全省和全國省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科學影像節等科技活動。11月14日下午在湖南市王仙嶺舉辦2021年輕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啟動式,全市65名中學生和31位老師出席了活動。14日上午,在科技館舉行了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指導老師培訓班,有三十位老師出席培訓,為老師指導中學生出席全省、全省中學生科學調查活動筑牢基礎。
(五)授人以漁,科技補習班主任隊伍發展壯大
為提升我市中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水平,提高科技補習員隊伍素養,培養具有科學潛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市科技館約請全國有名專家學者,開展各種科技補習員培訓班,授人以漁,為全市科技補習班主任隊伍的發展壯大貢獻力量。舉行了2021年珠海市RIC機器人創新挑戰賽教練員培訓班、汝城縣科技補習班主任培訓班、第三屆常德市中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暨科學調查體驗活動補習員培訓班、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指導老師培訓班等培訓班級,培訓科技補習班主任350多人次。據悉,市科技館還組織30多名骨干科技補習班主任出席省中心舉行的各項培訓,不斷提升全市科技補習老師創新實踐能力和和業務指導水平。
七、存在的問題及緣由剖析
一年來,衡陽市科技館各項工作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還存在好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預算不足,尤其是自收自支人員薪資福利支出不足,活動舉辦經費有限,致使預算執行時有誤差。
八、下一步改進舉措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立足提質增效,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求精求細求實,統籌協調、善作善成,在下一個年度,我館將抓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做好新的預執行算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九、部門整體總額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市科技館每年度決算及績效信息都及時在門戶網站上進行公開,接受全體黨員員工及人民群眾監督。市科技館每年度也及時檢測審讀市科技館的決算工作,對其真實性、完整性、合理智進行全面檢測,有問題及時整改,全審通過后督促其編制相關決算說明及剖析報告,同樣在門戶網站上進行公開。
其他須要說明的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