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接待工作結束以后,自己與偉大人物的緣份才會結束了。原先世界知名的化學學家如此平易近人,翁帆興奮極了,于是每年還會給楊振寧和杜致禮夫妻寫賀卡。
再婚的翁帆
學院結業以后,翁帆來到了上海工作。在這兒,涉世未深的翁帆認識了一個新加坡的工作人員,邂逅了自己的第一段感情。
在對方的強勢攻占下,陷入感情的翁帆決定和妻子離婚。面對翁帆“一結業就離婚”的準備,好多朋友都勸翁帆再想想,不要那么沖動。
但是單純乖巧的翁帆并不那么想,認為感情來了就要義無反顧。最終,翁帆還是不顧家人和同學勸導、義無反顧地與妻子結了婚,心甘甘愿地在家里做一個家庭主婦。
沒想到的是,母親婚前卻變了樣,從一個清俊內斂的體貼丈夫弄成了一個性子急躁的家暴男。從小被關愛著長大的翁帆完全接受不了這樣的事情,身心遭到了巨大的傷害。
所幸翁帆是勇敢的楊振寧同學,果斷選擇了再婚。維持了2年的短暫婚姻就此破碎。而且,回歸了自由狀態的翁帆卻深陷了對未來深深地彷徨當中。
2年的家庭主婦生活讓翁帆與社會脫了節,假如選擇繼續工作的話,所找的工作并不理想,并且還要像應屆結業生一樣從頭開始,與比自己小的學弟學妹競爭,這是從小成績優異的翁帆所接受不了的。面對愛情,自己似乎也喪失了去勇敢愛的能力。
看見茶幾上與偶像楊振寧和杜致禮夫妻的合照,想起杜致禮對她說的“要好好讀書,繼續深造”的話,翁帆決定重返校園,繼續學習知識。
經過一番努力的復習,翁帆以優厚成績考上了研究生。此刻的翁帆才明白,在純粹的校園當中專心研究學術,才是自己想要的。
舊識弄成感情
2003年10月,杜致禮因病辭世。楊振寧與杜致禮53年相濡以沫的美好生活結束。81歲的古稀奶奶楊振寧忽然之間喪失了自己的伴侶,無所適從,孤單至極。
楊振寧每晚呆在自己的屋內,拒絕社交。為了消磨孤單的歲月,楊振寧經常只身看影片到半夜。就連身邊的好友都忍不住勸告,還是要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啊。
從電視上得悉杜致禮逝世的消息后,翁帆便給楊振寧寄信勸說他珍重身體。只不過翁帆并不曉得楊振寧早已回到了上海,信函寄到了楊振寧在英國的屋內。
直至2004年楊振寧才收到2003年翁帆寄送的信。見到信函,楊振寧想起了以前隨同自己視察校園的陽光男孩翁帆。其實是內心的寂寞讓楊振寧非常想要找人聊一聊,便動筆寫了回信。
震驚于自己的偶像居然會回信,于是翁帆與楊振寧便開始了書信交流。正是這一封封的信,溫暖了楊振寧寂寞的心,精神狀態也恢復了好多。
一開始,楊振寧只是把翁帆當作一個談心的對象,是舊識,雖然有好多苦惱無處傾訴。而翁帆也只是把楊振寧當作自己的偶像,還能為偶像分憂實在是自己的榮幸。
隨著交流的深入,兩個人從書信轉入了電話,有時侯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交流的增多,讓二個人的愛情也發生了變化。
盡管二人年紀相差54歲,而且靈魂上的契合,讓二人相互都認為對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種人。
2004年5月,楊振寧應邀參加新加坡英文學院的學術交流會。楊振寧約請翁帆一齊抵達,在景區游覽的時侯,沒想到卻下起了雨,路有些滑,楊振寧和翁帆便默契地牽上去了手,四目相對之時,這段愛情被兩個人默認了。
因為楊振寧的日本國籍問題,二人未能在英國登記離婚,于是2004年12月24日,二人在翁帆的故鄉廣州登記離婚。沒想到二人離婚的消息被媒體爆光以后,造成了社會公眾極大的關注。
沒有問候,只有鋪天蓋地的指責。楊振寧早已82歲,而翁帆只有28歲,這都早已是爺子女的人了,如何能離婚呢?簡直是有傷風化,道德敗壞。
浪漫的婚姻生活
面對外界的紛紛紛擾,二人所幸關閉手機拒不理會,開始恬然自得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只要是在公眾場合出現,二人都是手攜手的幸福模樣。
她們的感情似乎沒有年青情侶的轟轟烈烈,但是在平靜的生活中飽含了愛。
翁帆是個夜貓子,喜歡通宵,但是自從嫁給楊振寧以后,便養成了晚睡起床的習慣。楊振寧為了翁帆也開始瑜伽鍛練,每天都要出去走一走。
盡管楊振寧年齡大,但是對待翁帆也十分的溫柔體貼,翁帆得病了,楊振寧也會親自喂藥。
翁帆喜歡旅游,楊振寧便抽出時間和她一起出去。
為了讓翁帆的媽媽放心自己兒子的生活,楊振寧有時侯也約請翁帆的母親一起去旅行。
在與楊振寧的感情象牙塔婚姻上面,翁帆沒有可惡的妯娌矛盾,楊振寧的兒女也很開明,表示有一個照料自己女兒的人出現,是一件辛運的事情。
翁帆可以想做哪些就做哪些,做自己喜歡的學術研究,沒有社會工作的爾虞我詐,每晚生活的特別輕松。
在楊振寧的影響下,翁帆也沒有舍棄自我的提高。2011年,翁帆成功考入了復旦學院建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可以說,在楊振寧的支持與庇佑下,翁帆仍然在令人神往的象牙塔里生活。這份不被外界打攪的靜謐和自在,正是翁帆仍然所追求的。
而楊振寧在翁帆的照料下,也顯得越來越年青,楊振寧95歲的時侯居然也開始玩起了直播。楊振寧以前深情告白,“你是我最后的禮物,帶給我重返青春的歡愉。”
可以說,在這段婚姻上面,兩個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實現了相互的救贖。
但是雖然在感情中,54歲的年紀差別不是問題,并且從現實角度來看,楊振寧是注定未能隨同翁帆邁向晚年的。
2009年,楊振寧和翁帆夫妻接受電視臺專訪,楊瀾就直面的問了楊振寧這個特別敏感的問題。
面對這么直接的問題,楊振寧笑了笑,說道,“如果是年青時侯的我,肯定會不樂意翁帆再嫁。而且現今的我,會想要翁帆再嫁,我走之后,希望她可以快點忘了我,去過自己的新生活。”
原本翁帆并不理解楊振寧這番話的意思,還和楊振寧鬧了好久的別扭。只有不愛的人就會樂意另一半再嫁啊,翁帆這么想著。
后來翁帆才漸漸理解楊振寧這句話的意思,如今我還能多陪你三天是三天,然而之后希望你有更好的生活,不要由于我的離開而不開心。雖然,這才是最開明、最深情的愛。
去年,楊振寧100歲了,而翁帆才46歲。在生日晚宴上,楊振寧與翁帆仍然十指相扣,翁帆看向楊振寧的目光楊振寧同學,依然如少女般純凈,相信這份深情不假。
倘若這深情是假的,這段婚姻是媒體公眾所說的另有所圖,而且以前不被看好的她們已然堅持了18年了啊。
其實真正的感情是沒有年紀的限制的,5歲,10歲,20歲大眾可以接受,為何54歲就不能接受呢?雖然婚姻生活泠暖自知,數字并不代表哪些,在生活當中是否擁有真正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在楊振寧的學識淵博的閱歷之下,翁帆表示自己少走了好多彎路,明白了好多道理。這完全就是感情浸潤下的小男人態度啊。可見,在這段婚姻里,翁帆是被疼愛的,是幸福的。
巨大的年紀差是注定著二人未能白頭到老,而且擁有此刻的幸福就好。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