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藍籌股動量的意義在于發覺主流藍籌股。在國外,藍籌股動量這一方式的實戰應用,可能源于簡放。望櫻關注簡放,差不多有三年了,對于藍籌股動量的實現方式仍然沒有搞清。由于研究通達信公式已有時日,如今總算水到渠成。本文著重于探討實現的具體過程,對于原理性的東西不作考量。
一、篩選出動量股
動量股應當怎樣來定義?升幅是必須考慮的誘因,其它的可能還有機構持股、上市時間限制等。本文只考慮升幅,這是簡便起見,不代表是合理的。跌幅可以通過RPS來實現,而RPS早已考慮了“上市一年以上”這一條件。構建指標公式,公式名稱:動量股條件
ED20:=(4,0)/10;{引用20日升幅排序歸一化數據,將范圍調整為0-100,即20日RPS數值;函數中的序號要和擴充數據編號對應}
:ED20>=85;{篩選出20日RPS數值小于等于85的個股。為何取85,只是望櫻的恐怕}
二、統計藍籌股內動量股數目
1、建立指標公式
構建指標公式,供擴充數據調用。公式名稱:藍籌股動量股
:INSUM(,‘動量股條件’,1,0);{統計藍籌股內動量股數目,調用輸出線1}
2、建立藍籌股
通過自定義藍籌股設置,構建一個藍籌股,名稱叫作“GS藍籌股擴充”。通過右鍵->批量操作,把“細分行業”和“概念藍籌股”加入到藍籌股。其實選擇藍籌股可以視情況而定,可以選單獨一種藍籌股,或則全部種類的藍籌股,或則像本箋注了兩種。
藍籌股完善后可能須要退出通達信軟件之后再步入,避免設置擴充數據時難以獲取到該新建藍籌股。
假如藍籌股在先前就早已構建好了,這么本次最好清空后重新執行批量操作。由于“細分行業”或“概念藍籌股”不是固定不變的,可能會調整。
3、設置擴充數據
打開擴充數據管理器,對技術指標“板塊動量股”的輸出線設置擴充數據:
設置完畢后先不刷新。
三、統計藍籌股內個股數目
1、建立指標公式
既然動量股遵守了“上市1年以上”,藍籌股內個股數目也應遵守這一條件。構建指標公式,供INSUM函數調用。公式名稱:上市日數
:(42)>250;{上市1年以上,輸出線1}
2、建立指標公式
構建指標公式動量計算公式,供擴充數據調用。公式名稱:藍籌股個股
:INSUM(,‘上市日數’,1,0);{統計藍籌股內個股數目,調用輸出線1}
3、設置擴充數據
打開擴充數據管理器,對技術指標“板塊個股”的輸出線設置擴充數據:
設置完畢后先不刷新。
四、建立藍籌股動量公式
動量分的估算方式參考了簡放,由于不同的藍籌股,個股(藍籌股)數目不同,雖然它們的動量股數目相同,彰顯的意義還是不同的動量計算公式,所以須要考慮權重,這個權重按簡放就是“板塊內動量股數目對于個股數目的占比”。這個權重足夠簡單,也具有合理智,這么有沒有更合理且仍然簡單的實現方式呢?
構建指標公式。公式名稱:藍籌股動量。代碼如下:
個股數:(10,0);{藍籌股內個股數目。函數中的序號要和擴充數據編號對應}
動股數:(9,0);{藍籌股內動量股數目。函數中的序號要和擴充數據編號對應}
動占比%:動股數/個股數*100;{藍籌股內動量股數目占個股數目的比率}
動量分:動股數*(動股數/個股數);{藍籌股動量分值}
思索:能夠對動量分作0-100范圍的歸一化呢?
步入擴充數據管理器,保險起見,全部刷新。
五、板塊動量排序
簡單介紹根據藍籌股動量排序的方式。步入“GS藍籌股擴充”自定義藍籌股,輸入“.401”進行指標排序,這時的排序指標里沒有藍籌股動量指標。在界面左上角點擊右鍵,彈出右鍵菜單選擇“更改排序指標”,在彈出的“選擇排序指標”窗口中選擇“板塊動量”,就可以按照藍籌股動量指標進行排序了。部份結果如下():
部份藍籌股沒有顯示,目前未找到緣由:
在,“細分行業”有110個,“概念藍籌股”有229個,合計339個。其中顯示263個,其余沒有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