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在中學生把握透鏡成像畫圖法的基礎上,推論透鏡公式,領會透鏡公式的意義,把握透鏡公式的應用。才能把透鏡公式中所反映的規律與透鏡實驗和透鏡成像的畫圖統一上去。
教學難點:透鏡成像公式中的v的正負符號和焦距f的正負符號的規定和應用
教學過程:
復****提問
為了畫圖便捷起見,常常使物體的一端落在主軸上。這樣透鏡成像公式,只須求出物體一個端點的像,整個像的大小、倒正、虛實和位置也就確定了。請三個中學生到黑板前用透鏡成像的畫圖法透鏡成像公式,畫出三個圖中物體AB的像。
二、引入新課:按照以上畫圖,運用幾何知
識,可以推導入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之
間的關系式;還可以推導入像長放大率的公
式。
三、講授新課
給中學生所畫圖中的像標出A1、B1,給像距、物距、焦距分別標上u、v、f。借助幾何知識推導入:
凸透鏡成虛像公式:
1/f=1/u+1/v
借助提問時中學生畫出的凸透鏡成實像和凹透鏡成虛
像的光路圖推導入她們的成像公式:
凸透鏡成實像公式:
1/f=1/u-1/v
凹透鏡成實像公式:
1/v-1/f=1/u
假如實像的像距取負值;凹透鏡有虛焦點,凹透鏡的焦距取負值,透鏡成像公式可以統一為:
1/f=1/u+1/v
說明:(1)、該公式適用于各類透鏡,在運用此公式解題時,倘若成的是實像,則像距應以負值代入;假如是凹透鏡,焦距也應以負值代入。相反,通過估算,得出某像的像距是負值,其像必為實像;得出某透鏡的焦距為負值,該透鏡必為凹透鏡。
(2)、根據圖中相像三角形對應邊成比列的關系,很容易得出:
像的放大率m=v/u(v取絕對值)
四、鞏固新課
例題剖析:
例一、某透鏡所成正立像的寬度是物體的5倍,已知像和物體相距16分米,求該透勻的焦距?
(15分米)
例二、照像機是應用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拍攝遠處物體的縮小虛像的(如圖),,?
作業:P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