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化學期終試卷帶答案
地理學是研究月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類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互相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下邊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八年級下冊化學期終試卷帶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2分)
1、關于課室內涉及到的一些數學量,下述描述最接近實際的是()
A.課室內的濕度約為50℃B.課室門的高度約為2m
C.一張數學試題的質量約為300gD.老師眨眼一次所用的時間為10s
2、在診所、學校和科學研究部門附近,有如圖所示禁鳴揚聲器的標志。在下述方式中,與這些控制噪音的方式相同的是()
A.在摩托車上安裝消音器B.在公路旁設置隔音板
C.工人戴上防噪音耳套D.上課時關掉寢室的木門
3、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A.發聲體每秒震動次數越多,聲調就越高,音調越大B.聲源離人耳越近,振幅越大,音調越大
C.音質與發聲體的結構,材料有關D.使勁敲鼓,鼓面振幅越大,音調越大
4、某天李明念書時,以1.2m/s的速率走完前一半的路程,為了不遲到,他改以1.8m/s的速率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念書時走路的平均速率是()
A.1.5m/sB.1.44m/sC.1.68m/sD.1.36m/s
5、一只刻度均勻的體溫計,插在冷水混和物中,顯示氣溫是2℃;插在1標準大氣壓下的開水中,顯示氣溫是96℃,這么當它插入水底顯示氣溫為25℃時,水的實際氣溫是()
A.25℃B.27℃C.24.5℃D.難以判定
6、有關鼻子腫瘤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近視”是因為眼珠鞏膜變扁,使焦距變長,近處景物成像于黃斑前引起的`
B、“遠視”是因為眼珠鞏膜變凸,使焦距變短,近處景物成像于黃斑后引起的
C、“近視”可以通過配帶合適的凹透鏡矯治,“遠視”可通過配帶合適的凸透鏡矯治
D、“近視”可以通過配帶合適的凸透鏡矯治,“遠視”可通過配帶合適的凹透鏡矯治
7、如圖是三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容積關系的圖線,則由圖線可知()
A、ρ1ρ3C、ρ1=ρ2=ρ3D。難以判定
8、一定質量的封閉二氧化碳被壓縮后,它的質量、體積和密度的變化是()
A.質量不變,容積縮小,密度減小B.質量降低,容積增大,密度不變
C.質量減小,容積增大,密度減小D.質量不變,容積增大,密度不變
9、小民用天平和燒杯測某液體的容積,得到數據繪成如圖所示圖象,滴定管質量和液體密度是()
A、20g1g/cm3B、60g0.8g/cm3
C、60g1g/cm3D、20g0.8g/cm3
10、用銅和鋁兩種材料制成的導線.假如它們的質量和橫截面積都相同則,這兩條導線厚度之比等于()
A.27:89B.89:27C.1:3D.3:1
(多選)11、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當燭焰離透鏡12cm時成的是放大的虛像,當燭焰離透鏡7cm時成的是放大的實像,則這個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5cmB.10cmC.11cmD.14cm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7分)
12、如圖中物體A的寬度是,圖中濕度計的示數是℃。
13、人坐在橡皮筏上隨陡峭的湖水漂流,人相對河堤是的,相對是靜止的。
14、汽車上的電子防盜報案裝置,在車輛被封住時能發出報案聲,提醒人們汽車失竊,這是借助了聲音可以傳遞的特性.春節之夜,禁放煙花炮竹時,不少車輛因為遭到震動使它的報案聲響起,此時車輛的報案聲和爆竹聲對于早已入眠的人來說是。
15、華鎣市舉行了幾屆頗有影響的梨花節。其中有一次,香港歌手周杰倫也來到了梨花節匯演的舞臺上,現場聽眾能看到他的聲音是通過傳播的,能從不同的位置見到他,這是一種光的現象;當時他身穿白色T恤,黑色牛仔褲,假如舞臺只用白色燈光照向他時,聽眾聽到他的衣服的顏色是色。
16、如圖甲所示是現代城市好多路口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行駛或發生交通車禍時的現場相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透鏡,它的工作原理與(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像。如圖乙和丙是一輛車輛經過路口時與一輛單車翻車后被先后拍下的兩張相片,由圖可以看出車輛是逐步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攝像頭。
17、“祥云”火炬燃料為乙炔二氧化碳,為了易于貯存或攜帶,常溫下可采用的方式使其。
18、市場上轉讓一種“金龍魚”牌食用調和油,瓶上標有“5L”字樣,已知該瓶內調和油的密度為0.92×103kg/m3,則該瓶油的質量為。
19、有A、B、C三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28g、400g、60g,容積分別為16cmcm3、50cmcm3、12cmcm3。在A、B、C三個金屬球中,若只有一個是空心的,這么球是空心的,這些材料的密度為。
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
20、在南京古鎮挖掘過程中,工作人員巧妙地引用太陽光水平照入挖掘隧洞,解決了挖掘時的采光問題,如圖所示,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補全光路;
21、根據射入和射出的光線,在下圖的方框中畫出適當的光學元件。
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8分)
22、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融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體溫計分別倒入試管內,再倒入大量筒的水底,觀察固體的融化過程。
(1)試管內物質在融化過程中,某時刻氣溫如圖乙所示,讀數方式正確的是_____(選填“A”、“B”或“C”),示數為℃物理八年級上冊答案,某同事按照實驗記錄的數據勾勒出該物質的氣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ABCDE),則可知該物質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在該物質融化過程中,假若將試管從燒瓶中掏出來,該物質將停止溶化。將試管放回燒瓶后,該物質又繼續融化。說明固體融化時須要(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3)按照描畫的圖線,該物質在第5min時處于態,該物質的熔點為℃,仔細觀察圖象發覺,該物質溶化前(AB段)升溫比融化后(CD段)升溫(選填“快”或“慢”)。
(4)圖象中DE段是過程。
23、如圖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的實驗裝置圖,把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沿ON往前或向后折的紙板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ON垂直于鏡面。
(1)能折疊的紙板的作用是:。
(2)一束光帖有紙板沿EO射到O點,光將沿OF方向射出,假如把紙板ON的右半邊向折,反射光線將(填“存在”或“不存在”);假如一束白色激光沿原FO方向射O點物理八年級上冊答案,它反射后沿方向射出。
實驗次數入射角反射角
1150750
2300600
3450450
(3)課后,某同事借助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30°、45°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如表所示,經經檢測,三次實驗中各角度的檢測值都是確切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射定理遵守,你覺得其中的誘因應當是
24、張華和朋友到鋼鐵基地出席社會實踐活動,張華拾到一個小金屬零件,他很想曉得這個零件是哪些材料弄成的,就把它帶回中學借助天平和量杯來測定這個零件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
(1)把天平置于_____上,并將游碼移至標尺上端零刻線處;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發覺表針在分度盤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絲向_____(填“左”或“右”)調節。
(2)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零件的質量為,用燒杯測得零件的容積如圖丙所示,則零件的容積為,由此可算得小金屬零件的密度為/cm3。
(3)若該零件銹蝕后,它的密度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五、計算題(5分+6分+8分)
25、某人站在高鐵旁,看到遠處的高鐵檢修工人用小斧頭向鐵軌敲了一下,他緊貼鐵軌,過了一會兒聽到了兩次敲打聲。若兩次聲音間隔為0.5s,該人離敲打處183.6m,求聲音在鐵軌中傳播的速率是多少米/秒?(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率是340m/s)
26、一輛車輛在平直道路上行駛,在10min內前進6km,停車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率勻速行駛20min,求(1)車輛停車前的平均速率;(2)車輛在全程中的平均速率。
27、小明遠足時揀到一塊外型不規則的石頭。為了測定它的密度,小明稱出石頭和一個盛滿水的容器的質量分別為0.56kg、2kg,之后將石頭輕輕倒入容器中,又測出了容器的總質量為2.36kg。(石頭吸水不計)求:
(1)石頭的容積;
(2)石頭的密度;
(3)若石頭吸水,所測石頭的密度是偏大還是偏小,為何?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AABC;6-10:CBAAA;11:BC
二、填空題
12、3.10、52;
13、運動、橡皮筏;
14、信息、噪聲;
15、空氣、漫反射、黑;
16、凸、照相機、遠離;
17、壓縮容積、液化;
18、4.6;
19、C、8g/cm3
三、作圖題
20、21、凸透鏡
四、實驗探究題
22、(1)B、39、晶體;(2)吸收;(3)固液混和、50、慢;(4)沸騰;
23、(1)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2)存在、OE;
(3)將反射光線與平面鏡之間的傾角當作反射角;
24、(1)水平桌面、右;
(2)62、20、3.1;
(3)不變;
五、計算題
25、4590m/s
26、10m/s、12.5m/s
27、(1)2×10-4m3、(2)2.8×103m3、(3)偏大。石頭吸水后,造成排出水的容積大于石頭容積。
【八年級下冊化學期終試卷帶答案】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下冊期終考試題及答案10-16
最新八年級下冊化學期終考試試卷09-07
廣州清遠八年級數學下冊期終考試試卷(含答案參考)08-30
八年級數學期終考試試卷附答案10-06
中學八年級數學下冊期終考試試卷分享09-08
關于八年級數學下冊期終考試試卷08-30
八年級數學下冊期終考試題(含答案)10-15
八年級下冊英語期終考試題附答案09-15
八年級數學上冊期終考試試卷及答案精選08-30
高二數學期終摸底考試試卷及答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