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18
?
▽
科學課在高中是一門處處被忽略的科級,女兒們常常只是抄筆記、背知識點、應付考試。但是到了小學階段,科學課程一下子顯得好多、很難。不少同事問,在幼兒園和高中階段,科學啟蒙如何做,能夠更好地對接小學數學、化學、生物課程呢?
穿山甲這方面很有心得,父親在她的引導下從小對科學形成強烈的興趣,五年級時還領到了上海市天文大賽的二等獎。這個過程中,她發覺好多科普App對迸發女兒興趣、理解科學概念、了解科學方式非常有效。明天分享她積累四年攢出的科普App推薦榜單,覆蓋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謝謝,穿山甲!
(本文所涉及的軟件無商業性質,純為父母手機推薦)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1)
1.天文學的兒子們
推薦年紀:4-9歲
雖然觀星軟件特別多,例如“星際徜徉”、“星空”、“星圖”、“SkyGuide”、“StarWalk”,但只有這款“StarWalkKids”最適宜小同學。除可輕松定位全天天秤,還有語音講解和動漫展示、天文知識闖關。
我娃以前迷得很,想把Pad從他手里搶走可費牛勁了。它如同一位親切的鄰家姐姐給女兒們講解天文知識。
說到科學啟蒙游戲,不得不提,都是從小同學的視角出發,突出小孩的自我探求性。惟一的缺點就是收費軟件,但有包括繁體英文在內的幾十種語言可以選擇,即使是作為語言學習軟件也值啦!最酷的是每位應用的每一部份都以動漫方式顯示而且可以互動。接出來介紹的那些天文地理游戲都是出片的。
2.太陽系
推薦年紀:4-9歲
這款的突出特征就是探求性,讓兒子自己動手,了解太陽系各星球的特性、大小、輕重、遠近、公轉周期等等,防止了說教,一切盡在游戲中。
3.月球萬象
推薦年紀:4-9歲
我娃最喜歡的月球萬象APP,他會為我講解那個時期的圖片是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侏羅紀、古新世、始新世、中新世、更新世……這些時期都誕生了哪些物種..
當小孩用這個應用給我講解月球的發展歷史時,我真切地感遭到,從書本中得到的知識積累,在游戲中也可以得到應用,但是游戲中愈發形象生動,還愁這些知識點記不住嗎?
據悉,還有火山、海島、地震、海嘯、風化、侵蝕、沉積、沙漠、高山、海洋、冰山等等地質現象。而作為玩家的小同學,可以親自參與甚至創造這種地貌的產生。這一切天體物理游戲app,只須要小手點點劃劃地探求和兒子們的觀察與思索。
4.世界各家
推薦年紀:4-9歲
世界各家探求世界各地的奇特房子,倫敦布魯克林區的褐石房子、蒙古的尖頂帳蓬、危地馬拉的土坯房、也門的裙房。徜徉、做飯、裝飾、探索各類電力裝置和公用設施、打掃衛生或把屋子弄臟。
17個臥室可以用50多種帶互動標簽的語言學習新詞匯,之后把每棟房子弄成你自己的:從圖片庫里添加相片拿來裝潢臥室,了解城鄉水景、建筑風格、空間界定和如何構成每棟房子的建筑式樣。
5.天氣
推薦年紀:4-9歲
觀察空氣中的分子由于濕度的變化而形成運動速率的變化,狗在冷與暖的天氣里的不同表現。
制造一場云、雨、雪,同時觀察其中的水份子變化。看風對環境的破壞力,還可以制造一場龍卷風。對流層究竟有多高?客機在平流層里飛行嗎?
6.摩天大廈
推薦年紀:4-9歲
閃電、風、地震會對自己建造的大廈導致哪些影響?用手劃劃屏幕就曉得。扶梯如何運行?鋼架結構可以承重多少?水管破裂、火災會怎樣影響高大的建筑物?大廈的下水管線怎么運轉的,堵了如何辦?大廈的耗電怎么解決?你更想不到的是4歲以上的兒子是怎樣通過這款游戲來自我學習的。
順帶提一句,家還有好多創客類游戲,可以說是編程創意的基礎啟蒙版,也是相當棒。
我們一年級時玩瘋了,所以才有了后來的編程猴、的學習。那些可能對于早已使用編程的小同學來說比較低齡,不多推薦。
其實,這種游戲是須要付費噠!好的游戲質量是值得付費的。試想一節理化課也不是區區二百元才能打住的,十幾二十元的APP可以讓兒子探求許久,難到不值得嗎?并且還可以打包訂購:
化學啟蒙(2)
7.奇妙的機械
推薦年紀:4-9歲
兒子們對化學還懵懵懂懂,倘若讓兒子自己去感受杠桿、滑輪、輪軸、螺絲、斜面、楔子,體會一下斥力與反斥力,了解力與運動不是更好嗎?
這一款游戲可以幫助兒子們研究每臺機器背后的化學作用。聽說她們的網站()還免費提供學習單和指南,有5種語言的版本,為學習提供支持。
以上是機械運動系列,這么熱學呢?
8.萬能機器
推薦年紀:4-9歲
的萬能機器,是熱學有關的應用,預設了一些簡單的電路模板,讓小孩認識不同部件的作用:電源、開關、控制……
還可以用容易理解的視覺性編程語言,把你設備上的攝像頭、麥克風、揚聲器、陀螺儀及傳感和屏幕聯接,創造萬花筒、定格動漫拍照機、變聲器、警報器,開啟兒子們對編程和電路的興趣。
還可以使用邏輯門和路由來制做更復雜的設計,聽說可以通過傳送器和接收器來聯接其他iPad、?、iPod或?,把這種設備聯接上去,搞一場惡作劇。
假如認為這種APP略顯簡單,還可以帶著兒子做做實驗,推薦兩本書:
玩出創意:120個創新科學游戲
玩出創意2:48個超炫科學魔術
這兩本書是從日本引進的,不僅器材、操作步驟、原理,還有網上參考資料。xue
有人問,玩游戲能夠學好科學嗎?親覺得帶小孩做做實驗能夠完全把握科學原理嗎?小孩們須要的不是科學原理而是好玩!不管打電游還是做實驗,對于小孩來說就是好玩,科學原理是小孩們在玩中收獲的副產品。其實都是玩,選個有趣的不可以嗎?這么來瞧瞧更好玩的物理類APP吧!
物理啟蒙(5)
現在有好多適宜家庭操作的物理實驗包早已享譽網路。說實話,我當真不樂意在家里弄這些瓶瓶罐罐,洗涮上去很麻煩,但是生成的物質假如有毒或有腐蝕性,直接放入下水道或則拋置垃圾桶,這樣真的好嗎?所以,我更樂意接受虛擬的物理,利用這些很棒的物理類APP來讓兒子了解這個神奇的物理世界。
我比較喜歡下邊幾個小程序,先使用了第一排APP程序,后來才曉得還有一套對應的圖書。這套APP比書的展示療效更強悍。
9.神奇的物理元素
推薦年紀:4歲+
每位元素有3D療效圖,隨便轉動的元素實物,有精典的物理反應視頻,這些視頻太驚艷了!擋不住女兒一遍又一遍地看。
還有那首魔性的元素周期表之歌,真是一首超級洗腦神曲,一遍又一遍地聽,德語和英語兩個版本哦!推動著我娃不斷自編英文元素歌。
10.神奇的物理元素在行動
推薦年紀:4歲+
有79個視頻哦,和《神奇的物理元素》配合使用,相互跳轉,無縫鏈接。
探求物理元素奇妙、精彩甚至驚人的屬性,讓元素周期表栩栩生。例如,將高活性銣裝入水底會出現哪些情況?或是將手榴彈裝入水銀池中又會如何?
視覺之旅:神奇的物理元素
視覺之旅:神奇的物理元素2
11.byGrey
推薦年紀:12歲+
這款APP介紹了好多化合物、實體代表和物理分子結構,軟件中的實物,都可以3D旋轉,分子結構也是3D和2D可選的。
這款APP介紹了好多化合物、實體代表和物理分子結構,軟件中的實物天體物理游戲app,都可以3D旋轉,分子結構也是3D和2D可選的。遺憾的是軟件沒有漢化,就不如直接讀書來得暢快了:
視覺之旅物理世界的分子奧秘
12.神奇的物理元素:抽認卡
推薦年紀:4歲+
《抽認卡》可以拿來挑戰有關元素的基本知識,如元素名稱、符號、原子序數和元素族等,瞧瞧能夠單憑元素符號才能確定代表的物理元素。
自從娃二年級喜歡上了這套APP,兒子就開始對物理著了迷,各類物理類書籍都樂意嘗試,不曉得是不是真能讀得懂,但自己早早地就把元素周期表背得滾瓜爛熟。若果沒有這種APP為他帶來的樂趣,即便誰也不會主動去背那種長長的物理元素周期表吧?
13.淘卡寶卡:實驗室
推薦年紀:4歲-9歲
對于年紀比較小的兒子,可能對化合物、化學反應、元素周期表啥啥的還提不起興趣,那就來點兒有趣的物理探求游戲。
例如TocaBoca家的Toca。在虛擬實驗室里利用實驗工具來探求各類元素。可以將元素裝入離心機中旋轉,將它們放在本生加熱器中加熱,或將元素放在帶有制熱劑的冰塊上,從試管添加一到兩滴神秘液體,用示波器修改電動勢并使其充磁。丑萌的動漫人物設計,一定另女兒愛不釋手。
經過各類“實驗”,最終集齊的元素表,是不是很卡哇伊?
生物啟蒙(7)
14.人體揭秘
推薦年紀:4歲-9歲
這款而且得獎應用喲!它模擬了骨骼、肌肉、神經、循環、呼吸和消化系統。可以看見每次呼吸時小小的肺臟們在動,還聽到腎臟和血管里運輸氧的紅細胞,你可以讓右下角的小人兒跑上去,跑得越快腎臟收縮都會越快。骨骼模塊很有意思,腿骨會撒落一地,須要一個個撿上去拼回來。很棒的是有免費試用版可以提供下載,嘗試一下再決定訂購。
15.喂奶植物
推薦年紀:4歲-9歲
竟然可以通過植物耳朵看世界,老虎、蝙蝠、大象、樹懶、袋鼠晚上和黑夜聽到的景色有哪些不同?
16.動物
推薦年紀:4-9歲
這款App中的熱帶森林和荒漠生物群落都值得探求。可以觀察陸地上和地面下的動動物,網站還有免費下載的指南提供學習之用。
17.珊瑚礁
推薦年紀:4-9歲
這是一款探究海底植物的好游戲,還可以感受海底生物的食物鏈。
18.管理一個植物園
推薦年紀:4-9歲
先畫一幅有茂密樹叢和飲水點的薩瓦納草原。之后借助哪里的野生植物、草屋和巨大的猢猻蛋糕樹成立你的植物園。
Pango和他的同事們可以在SUV或小公共車輛中拍到野生植物們的相片并追隨它們旅行。要想辦法讓她們保持活力。夜幕將至后,要先找好午睡的地方,之后聚在一堆十分有節慶氛圍的篝火旁唱歌。令人驚奇的薩瓦納之旅!
19.卡寶卡:大自然
推薦年紀:4-9歲
兒子們自己造湖造林,各類植物來到這片農地棲居。
它們吃哪些呢?可以將小藍莓、小魚、蘑菇收集上去,遇見覓食的植物就給它投喂。
20.淘卡寶卡:動物
推薦年紀:4-9歲
TocaBoca家還有一款有趣的培養動物的小游戲,同樣丑萌,去創造一些奇奇怪怪的小動物吧。其實通過這款小游戲,小同學會喜歡上動物,也親手去栽培呢?
生物類App,還有一類也很推薦,就是識花App,這類軟件早已越來越成熟,原先也有花友介紹過,我這兒就不詳盡介紹了(你們可以參考下邊的相關閱讀哦)。
動物開花后,常常花期很長,用識花程序很容易辨別動物。不過現今還沒有辨識葉子的程序,為何沒有呢,相對于花朵,葉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的區別度很低。
之前還有花友問能不能推薦一些識蟲軟件,我還真沒發覺非常好用的識蟲軟件,雖然誘因也很容易猜測。
首先動物的種類繁雜,并且分類系統不盡健全,仍然不斷在修訂。其次,好多動物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若蟲之前都會存在若干幾齡蟲,倘若不是鼠類,識別度更低。最后,全世界已知動物種類超過100萬種,并且每年都有大量新發覺的品種。
所以,動物的認知,APP毋須盡信,由于確切度很低。我們一方面可以借鑒一些科普書,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一些專業人士的幫助。其實你也可以成為新物種的發覺者。
最后,再安利給學生和諸位熱愛科學的父母們兩款優秀的APP,完全免費哦!
最后,兩款優秀科普App,免費!
科學家
推薦:學生和父母同學們
我喜歡看科學加的“每月科學流言榜”,你仍然以來相信的“科學”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科學,科學也在不斷發展,不斷否定著原先的認知。“活動”欄目更為上海居民參與科普活動提供了及時的信息。雖然,兒童科學啟蒙沒有這么難,熱愛科學,從父母做起。
果殼精選
推薦:學生和父母同學們
果殼精選就不用多說了,會每晚更新你的科技觀,你所想要的科技類資訊,這兒一手把握。
介紹了如此多,正值寒假,要不要一上去試一試?總之聯通電子設備時代早已到來了,與其急于“堵截”,不如“疏堵結合”,嘗試一下趣味盎然的游戲,順便把理化生的種子播下。
如惲之瑋(物理家)那樣根本不用智能手機的大牛也是有的,可我們不能一方面萬般阻礙小孩玩電子游戲,一方面又期盼女兒迅速融入編程高手的行列。
不過,別一次把所有游戲都給兒子啊!可以按照女兒的喜好選擇性地提供。如同好書,也不能一次塞給他(她)好幾本哈,漸漸來,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