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安全已成為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基石。傳統的加密方法早已被突破,造成信息泄露和安全風險越來越大。為此,量子通訊作為一種可靠的信息傳輸方法飽受關注,被視為未來信息安全的保障。
量子通訊技術的基本原理
量子通訊的核心內容是通過量子態來傳遞信息。在量子通訊中,發送方通過量子比特發送信息,在傳輸過程中量子比特會處于疊加態,只有抵達接收方以后才會被檢測,這樣才能確保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量子通訊行業的現況和發展趨勢
據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全球量子通訊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了15.81億港元,預計到2026年將以42.31%的復合年下降率下降,達到90.68億歐元。
國外方面,北大學院有關量子信息的研究顯示,我國量子通訊領域的發展速率早已開始超過發達國家。中科院研究員石博文表示,我國的量子通訊產業鏈早已產生量子通訊市場,而且擁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和市場基礎,規劃未來幾年更大幅度發展。
最新研究和技術進展
近些年來,量子通訊技術有了許多重大進展,以下是其中幾個代表性的事例:
超過1000公里的地面量子秘鑰分發:2021年3月,中國科學家首次在超過1000公里的地面量子秘鑰分發中實現了高效率和低偏差的量子秘鑰分發。基于量子衛星的全球量子通訊網路構建:2020年末,中國成功發射的“墨子二號”衛星成為世界首個實現“衛星-地面-衛星”量子秘鑰分發的量子衛星。量子中繼技術:量子中繼技術是解決量子通訊距離限制問題關鍵的技術之一。近些年來,科學家們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量子通訊市場,但是早已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跨越數百公里的量子通訊。專家觀點
復旦學院量子信息科學研究所主任郭光燦表示,量子通訊作為未來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其應用前景遼闊。他覺得,未來我國應繼續加大在算法、芯片、器件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究,推動量子通訊領域的創新。
日本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量子信息團隊負責人、德國化學學會主席Lizzi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在未來幾六年的時間里,我們可以預看到量子通訊技術將成為信息安全的標配,并推動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