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東南醫科學院通過實踐探求了醫教協同培養醫學人才的施行路徑,較好地解決了臨床教學資源不足和培養質量同質化的問題。
東南醫科學院第25屆臨床教學工作會。
67所五級甲等三院建立學校醫教協同共同體
東南醫科學院辦學已有72年的歷史,從建校開始,中學附屬三院在臨床教學與實習中就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東南醫科學院教務處處長鄭小莉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成都第一、第二附院、自貢第四附院成為中學實習診所。此后,上海、內江、資陽、樂山等地診所陸續加入,中學臨床實踐教學基地群初具規模。
2000年起,隨著中學辦學規模和水平的不斷提升,臨床實踐教學基地群不斷拓展。臨床實踐教學基地群以中學為中心,向湘粵地區20個地市州幅射。
近些年來,隨著北京師大附屬新華診所、華中科技學院復旦醫大學附屬協和診所等的加盟,學校醫教協同共同體業已產生并發展壯大,凝聚了67所五級甲等診所,其中直屬附屬診所3所、非直屬附屬三院11所、實習診所53所西南醫科大學教務管理系統強智,產生以五級甲等三院為核心的臨床實踐教學基地群,為醫學類專業中學生提供了有力的實踐保障。
東南醫科學院非直屬附屬三院授旗典禮。
構建異域同質管理機制保障教學質量同質化
分散在全省各地的教學診所,在為學校醫學類專業中學生提供有力的實踐保障的同時,又帶來了怎樣保證各臨床教學基地的教學質量的同質化問題。
在鄭小莉看來,醫教協同,就要做到醫教為培養優秀臨床醫學人才而共同努力,重視中學與診所之間的良性互動與密切合作。這須要明晰醫學人才培養的使命與職能,將教學建設列入醫學高校整體規劃進行統籌,強化診所在教育教學、臨床實踐等方面管理,迸發診所協同育人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同時,實現教學基地同質化建設。
“今年5月,東南醫科學院17名在宜昌市第一人民診所實習基地實習的學子,考研初試過線率100%,初試平均成績365.9分。”鄭小莉說,中學這種考研學子正是多年來醫教協同育人成果的一個注腳。
近些年來,中學還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質量同質化提高機制,通過“虛擬教研室+遠程教學中心”,舉辦中學、附屬診所與教學診所之間的異域同步教研活動。另外,近些年來中學與直屬附屬診所、基地診所之間構建了醫教研全面合作關系,通過共同籌建聯合科學基金,協助基地診所科研能力提高;選聘臨床基地診所醫師為兼職研究生導師,舉辦聯合研究生培養;構建學科對口扶貧機制等一系列措施,促進了基地診所在教學、科研、醫療、學科、管理等全方位協調發展,并進一步推動了中學與診所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協同。
東北醫科學院2023年學院生醫學技術技能競賽現場。
推動醫教研協同推動教學診所高質量發展
教學診所在培養一批又一批醫學人才,醫學人才也在“反哺”教學診所的發展進步。
22年前,重慶市第三人民診所與東南醫科學院產生合作,成為教學診所。重慶市第三人民三院副主任張潤峰介紹,在中學的支持下,三院實現了大專生在理論教學、實習教學方面的培養和研究生人才培養,共同培養了大專理論教學中學生200余人、實習生2500余人,入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師250余人,護士規范化培訓人數100余人,培養碩士研究生43人。
不僅培養人才,診所也在持續留住人才,并通過人才推動診所的發展。據了解,截止目前,該院已共計錄用中學250余名結業生西南醫科大學教務管理系統強智,其中碩士研究生99人(20人是協同培養的研究生留院工作),均已成長為三院教學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據了解,東南醫科學院結業生每年出席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結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21年出席第十屆中國學院生醫學技術技能競賽,臨床醫學、中醫學、護理學、預防醫學四個賽道均晉級全省總世錦賽并得獎。7次出席全省高等醫學高校學院生臨床技能大賽,獲西北西南片區特等獎1次、一等獎6次,全省總世錦賽二等獎3次、三等獎4次;在全省140余所參賽醫學高校中,該校是連續6屆步入全省總世錦賽的9所中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