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
第39屆全省學生語文大賽八強開幕
隨著物理國賽開幕
2023年學生
五大學科大賽國賽全部結束
五大學科盤點
記者統計了
2023年五大學科銅牌情況:
廣東獲得24金49銀17銅
共計90枚銅牌
其中
西安奪得
18金22銀9銅
共計49枚銅牌
2人入圍國家冬訓隊;
上海奪得
4金7銀1銅
1人入圍國家冬訓隊;
龍巖共獲
1金11銀2銅
↓↓↓
我省共24名中學生獲得全省賽金牌,其中,物理學科共計9名,化學學科共計6名,物理學科共計2名,生物學學科共計5名,信息學學科共計2名。
得獎選手所屬中學共9所,分別為:山東師范學院附屬小學、福州第二中學、福州第二中學、廈門雙十小學、莆田第二中學、泉州第一中學、福建師范學院附屬福州德旺學校、廈門外粵語中學、廈門第八中學。
據悉,山東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是我省獲得銅牌數最多的中學;成都第二中學是我省惟一一所五大學科國賽均獲金牌的中學。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德旺學校這所坐落龍巖龍高半島高山鎮的鄉鎮中學,首次獲全省賽金牌,也是五大學科大賽我省第一次有鄉鎮中學中學生獲金牌。省二級達標中學象山第六小學有一位中學生在生物學國賽中獲銀獎。
哪些是五大學科
中學五大學科大賽是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四門學科奧林匹克大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館屬中國數學會、中國化學學會、中國物理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動物學會等六個學會承辦,并得到教育部批準,在國外外具有廣泛影響的面向在校小學中學生的課外活動。
一般是省賽(即全省命題以省為單位由各市中學生自愿報考出席)中的佼佼者組成校隊出席全省大賽(在某一主辦方所在地召開),全省大賽的非常優秀者組成該學科的國家冬訓隊,從國家冬訓隊中選拔出席該學科的國際奧林匹克大賽。
各學科步入國家冬訓隊的人數因學科因時間有所不同,例如物理,原先一般是全省大賽前20名步入國家冬訓隊,如今是前60名步入;其他4大學科是前50名步入國家冬訓隊,步入國家冬訓隊的球員可以保送名校。
完整得獎名單
【數學】
【化學】
【物理】
【生物】
【信息學】
了解多一點
不僅你們熟悉的五大學科大賽國家冬訓隊保送清上外,近些年來,優秀生提早上岸的通道更加多樣:復旦學院的丘成桐物理領軍計劃、清華學院攀越計劃、北京學院物理英才班、北京學院數學卓越計劃等。
去年7月,西安咸陽學校高中中學生林沛晗收到中國科大學教授、物理大學博雅講席院士、學術委員會書記歐陽頎親自送上的上海學院2023年全省“首封”錄取通知書。
那位熱愛數學的少年,已被上海學院數學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投檔,步入上海學院化學大學。
但綜合來看,類似通道更多面向小學生。目前拔尖人才的選拔也越來越往下沉,對于高中生而言,有什么渠道?↓↓↓
重慶交通學院“少年班”
日前,重慶交通學院發布2024年“少年班”招生簡章2024年奧數小學競賽報名,往年其招生對象是高中中學生,但去年迎來了調整,初二、高二中學生也能報考,招生人數200名左右。
2025年起,南京科大少年班將逐漸擴大中學生源。2026年起,少年班面向小學在校生招生,某些極優秀的高中中學生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以破格。投檔后直接步入學院學習,本碩貫通培養。
復旦學院“數學領軍計劃”
復旦學院丘成桐物理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面向全球招收高中階段綜合優秀且具有突出物理潛質及特長的中學生進行選拔及培養,從??七B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旨在于在中國本土培養一批具備扎實的數理基礎,并才能推動中國乃至世界基礎物理及其相關應用領域發展的領軍人才。
選拔對象:崇尚科學、身心健康、成績優秀、表現出突出物理潛質和特長并有志于終生從事科學研究的全球青少年;面向大陸招收小學五年級至中學五年級中學生;本批次面向榮獲奧林匹克大賽國家冬訓隊的中學生及獲得丘成桐男子中中學生物理大賽獎項的中學生進行。
上海學院“物理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2024年上海學院“物理卓越計劃”面向高中至初二年級中學生2024年奧數小學競賽報名,擬選拔不超過100名考生。中學將按照審核,確定“物理卓越營”入營資格名單,入選考生將到上海學院出席3個月左右的“物理卓越營”,接受深入考察,最終獲得投檔資格的國外中學生無需出席中考。
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少年班”“少創班”
中國科學技術學院“少年班”招收15周歲以下的高中及以下考生,每年招生規模在40~50人左右。選拔首要條件是中學生年紀,其次是中考綜合成績??忌氁鱿锌?,中考出分后確定校測名單,進行自主選拔考評,入選校測通常通過率較高。中科大少年班“創新試點班”是在少年班成功經驗基礎上開辦。相比少年班,創新班在年紀要求上較修身、招生計劃數較多、降分讓利幅度大(最高可降至一本線投檔)等,更受父母和考生關注,每中報名人數火熱。
創新試點班招收16周歲以下的高中及以下考生,每年招生規模在240~290人左右。選拔首要條件是中學生年紀,其次是學科大賽特長和獎項(數理化生信大賽省二以上獎項考生更有優勢),最后是中考綜合成績。
?end?
來源|海峽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