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融融》教案
7、純48℃海浪為:()
A。 液體 B. 固體角固液混合 D. 上述所有狀態都是可能的
8、圖中所示的四個狀態變化圖像中,屬于晶體熔化的圖像是()
9、我國研制的一種聚乙烯材料,超過40℃即可完全熔化,高于15℃則完全熔化。 有人設計將這些材料制成小顆粒熔化和凝固洋蔥數學,然后與水泥混合以制成地板或墻板。 在氣溫變化較大的地區,用這些地板和墻板建造建筑物可以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請解釋一下,這些設計的原理是什么?
4. 課堂作業
教材p15 動腦數學1--4題
5.我的反思
共3頁,當前第3頁123
八年級《融融》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氣態、固態、液態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2. 了解物質的固態和液態是可以轉化的。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4.理解熔解曲線和熔解曲線的數學意義。
學習重點:通過實驗探索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規律。
學習難點:正確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規律。
教具和學習用具:酒精燈、鐵架、石棉網、兩個溫度計、海浪、石蠟、水、火柴、坐標紙、
案例學習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析法、討論法。
學習過程:
1、快樂自學、合作探索:
(1)溫故知新:
1.空氣溫度用于描述物體的化學量。 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其性質制成的,溫度設定為0℃和100℃。
2、濕度計的使用方法
(1)根據被測物體的溫度范圍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2)使用時,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放在一起,看不到容器,待溫度計指示后讀取溫度計的讀數。
(3)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視線必須與濕度計的視線平齊。
(2)閱讀“物質狀態的變化”一節,思考并完成下列內容,然后進行實驗。
1.你知道物質有多少種狀態嗎? 這種狀態可以轉變嗎?
2.物質狀態的變化:從物質轉變為物質的過程。
熔化: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 熔化:物質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的變化。
3、探究實驗:
(1)濕度計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2)實驗中攪拌器的作用是:
(3)實驗中燒瓶內試管加熱的原因是:
(4) 進行測試并記錄實驗數據:
時間/分鐘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氣溫/℃
蠟溫/℃
(5)分析論證熔化和凝固洋蔥數學,借助數據進行形象化。
室溫/℃
(6)探索尋找規律,總結如下:
次波和石蠟凝固前、熔化過程中和熔化后的空氣溫度特性如下:
共3頁,當前第1123頁
八年級《融融》教案
(3)自學“熔點與熔點”部分,完成下列內容。
晶體: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化溫度。
1. 固體
非晶態:熔化時溫度恒定,無熔點。
2、晶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稱為非晶體,同一晶體的熔點是相同的。 溫馨提示:小數據中的一些熔點值需要了解。
小組討論“想討論”部分和答案。
(4)自學“熔點與熔點”部分,完成下列內容。
1. 融時??熱,融時熱。
2.冰的熔點:
2、自我總結:
我從這節課中得到的收獲是
我還有煩惱
3、現場培訓:
必答題
1.下列哪些現象屬于物理狀態的變化?
⑴春天,冰雪消融時:
2.固體分為晶體和兩類。 松香、萘、冰、玻璃、鐵、蜂蠟中,屬于晶體的是: ,它們都是固定的。
3. 一位朋友做了一個熔化某種物質的實驗。 當這些物質的溫度達到36℃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得到如下一組記錄數據:36℃、39℃、42℃、45℃、48℃、48℃ 、48℃、51℃、54℃、57℃這個物質就是身體,這些物質都是。
4、夏天喝啤酒常加一些冰塊。 這些實踐中使用的數學知識是。
5、如下圖所示,0℃為物質的(熔點、凝固點)。 ab 部分的物質處于狀態,cd 部分的物質處于狀態。 這種物質的熔化過程是_____階段,熔化時間是_____分鐘,這個過程需要連續進行(放熱、放熱),但溫度不同。
可選問題
6.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熔化的是()
A。 汞在 -40°C 時會在 0°C 時轉變為汞 b. 冰變成水
C。 將精鹽放入水底,變成鹵水 d. 玻璃在低溫下變成液態玻璃
共 3 頁,當前第 2 1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