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江山/圖:王江山/王朝靖王江山王雷
本文摘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當你戴上麥克風,閉著眼睛聽音樂時,你是否對歌曲的編排、旋律的結構感到好奇? 當您彈奏吉他或鋼琴時,您是否想過這種美妙的音質和動人的聲音從何而來? 盡管音樂的結構、聲音和背景背后有著深刻的化學機制,音樂和數學看似屬于藝術和科學的兩個學科,但它們在很多方面都有緊密的聯系。
李商隱有詩曰:“錦瑟無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過年”。 李白也有詩“聞此夜曲柳,誰不起故鄉情”。 雖然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經常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但從數學的角度來看,音樂是一種聲波。
聲波是由物體(聲源)振動形成的機械波。 聲波元素包括振幅、周期、相位和波長,分別對應音樂的音域、響度、持續時間和音質。 音素和時長構成曲調,音高和時長構成節拍或節奏。 這些元素在時間和空間上移動,從而產生弦樂、編曲、合唱和合奏的聯系。 這種運動和變化就構成了旋律和調式,節奏、節拍、和弦、速度、音形、曲式也構成了不同風格的音樂。 在這種變化的組合中,不同的音樂使人們形成不同的審美情趣。
這就是音樂和數學在聲學學科中的碰撞之處。 音樂作為聲學的重要研究對象,使這門科學充滿了藝術性。
音樂中強調共鳴物理是什么科學,聲學中也有一種現象叫“共鳴”。 任何物體都有自己的振動頻率。 當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時,其中一個會振動,另一個會發出聲音。 正是利用這個原理,很多鋼琴都帶有共鳴箱、音板等,可以讓音樂變得更加優美動聽。 數學在音樂中的應用讓音樂更有質感,而音樂中的音源、琴板、琴弦也為聲學提供了實驗對象。
愛因斯坦曾說過:“音樂和數學領域的研究工作雖然起源不同物理是什么科學,但卻由一個共同的目標聯系在一起,那就是對表達未知的追求。他們的反應各不相同,但他們是相輔相成的。” 嚴謹的數學與和諧的音樂,其實是兩條不同的道路,通向未知的巔峰,但一路上它們仍然相互聯系,一定會在真與美的巔峰相遇。
長按掃描上方二維碼,
加入“中小學生知識科學小組”,
適合中學生的科普內容和活動,粉絲福利!
早點來這里吧!
青少年科學愛好者的每日問題
在線的!
智力君根據科普文章主題和中小學生學業發展情況生成每日一題,幫助中學生有效結合課外活動!
結合本期這篇科普文章,
我們上去回顧一下
【初中數學】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