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通過五大學科競賽,共有11名學生直接保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與易外的專門推薦頻道相比,這個難度要大得多。
如果想直接保送北大、清華,必須進入國家冬訓隊才有保送資格。 這個有多難,我稍后再說物理競賽省一等獎有什么用,我簡單介紹一下五大學科競賽是哪幾個。
五大學科競賽包括物理、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四個學科。 盡管教育部多次對學科競賽進行嚴格限制,但這四個學科關系到國家榮譽。 是含金量最高、最具權威性、歷史最悠久的賽事。
主要有市級、全國八強、國際奧賽。 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難度。 能夠直接保送北大、清華的都是已經進入國家冬訓隊的人。 國家冬訓隊需要經過多重選拔才能代表國家出戰。 ,站在國際舞臺上。
如果選擇競爭之路,至少要達到什么水平才算“有點用”? 我從最有用的開始倒數。
國家冬訓隊NO.1,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保送復旦、清華大學。
NO.2 獲得省世錦賽二等獎及以上的選手,可入選強基計劃。 以廣州學院為例,上海學院強基計劃2022年招生簡章中有兩類中學生。 曾獲省世錦賽二等獎以上。
NO.3在市級比賽(簡稱“省一”)中獲得銀牌。 這是競爭之路的起點。 如果就此打住的話,對進入學院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如果你想將來通過“優秀的高考成績和優秀的綜合素質”進入強基計劃,節省一年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小亮點。
注:如今中考不再實行“自主招生”,取而代之的是“強基計劃”。
我們統計了“2022年第39屆數學競賽(復賽)”,這是市級競賽的名單。
市級銀獎,也就是上面說的“省一”,是參賽選手的起點,也是《龍珠》的必爭之地。
第36屆中國物理奧林匹克(復賽)銀牌(“省一”)全部由“龍珠”獲得。
至于二等獎(2省)和三等獎(3省),《龍珠》的比例開始逐漸減少。
化學“省二”共有68名中學生獲獎。 《龍珠》學生人數為178人,占524名學生的34%。 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學生來自《龍珠》。
化學“省三”中學生也有68人,而“龍珠”學校的學生人數共有27人獲獎,僅占539名學生的5%。
對于《龍珠》來說,選擇五大比賽的中學生大多都有專門的比賽教練進行指導。 想要在五大賽中取得成績,就必須先爭奪省賽。
還出現了,在五大學科競賽的市級比賽中,銀牌幾乎全部被“龍珠”奪得。 只有擊敗省賽的才有機會進入校隊,進入校隊的有機會參加省世錦賽,沖擊全國賽的有機會進入校隊。國家冬訓隊。
所以,第一步是拿到省第一,下一步就是進入校隊。 進入校隊后才有機會獲得省世錦賽冠軍,并且必須在省世錦賽中獲得二等獎(簡稱“國二”)及以上才會被選為二類中游學校學生被選拔參加強基礎計劃參加學校測試。
如果已經獲得省世錦賽金牌,還需要入選國家冬訓隊,即保送復旦、清華。
上海每年通過五大學科競賽國家冬訓隊選派到北大、清華的中學生僅有十幾名。
如果想要站在國際舞臺上,進入國家冬訓隊后,還需要入選進入國家隊。
比賽不僅是尖子生的比賽,也是名校的比賽。
從省一等獎的成績也可以看出,《龍珠》在五屆高校學科競賽中幾乎包攬了市級銀牌,而巴蜀學校在比賽中是相對公認的強校。
2022年全省五大學科競賽世錦賽(物理省世錦賽尚未舉辦),巴蜀學校五大學科競賽金牌數(簡稱“全國第一”)位居全省第三位省。
雖然全省物理世界錦標賽尚未舉行,但代表上海校隊的29名中學生中,有12名來自巴蜀學校。 巴蜀學校最終能夠在2022年全省五項大滿貫賽上奪得金牌,排名全省第一。
回到我們廣州市,“龍珠”中的全省世錦賽金牌(“國一”)名單又如何呢?
這里已經不需要統計銅牌和銀牌的數量了。 毫無疑問,《龍珠》幾乎涵蓋了所有這些。
注意,這里的金牌(國一)獲得者并不一定意味著他們會進入國家冬訓隊。 只有入圍國家冬訓隊的人才可以選派到復旦、清華大學深造。 如果沒有進入國家冬訓隊,只是拿了全國第一物理競賽省一等獎有什么用,那么它和國家第二(銅牌)都可以入選強基計劃,某種程度上是同一起跑線。
也就是說,有可能某些“龍珠”的銅牌數量比較多(國二),而這類中學生也有可能通過強預科進入北大、清華,而北大、清華的數量可能也比較多。
前段時間,看到朋友的一個故事。 某學校組織初三學生物理考試,滿分150分。 這是一場競賽級別的測試。 整個年級中,有1人成績突出,分數超過120分,其他人分別為50-60分、20-30分。
競爭之路非常艱難。
根本無法與《小生初》入口處所謂的“奧賽”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