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Dass,四川車輛工業大學客座院士,Ph.D和Sc.D雙博士。曾任德里學院物理系院長、數學科學大學教授、技術大學校長。研究方向包括編碼理論,信息論,密碼學,應用代數和離散物理。Dass院士已發表100多篇研究論文,出版了7專科學專著。Dass院長曾任美國科學議會商會物理科學學部主席、離散物理與應用大學教授、印度科學技術部“數學人力資源開發”委員會主席,2014年被委任為于日本舉行的ICM(of)(國際物理家會議)大使。
謝介仁,四川車輛工業大學任命院長,博士,博士生導師,甬江學者。兼任多本SCI/EI刊物副主編和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發表SSCI/SCI檢索論文40余篇,獲授權專利2項。
高刃,院長,博士,碩士生導師,安徽省互聯網金融信息工程技術中心院長,黑龍江高教學會機算機專業委員會副書記。2003年結業于英國代爾夫特理工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2012年結業于北京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日本佛羅里達學院訪問學者。先后主持并出席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項目及與美國學院合作的研究。在國際國外學術刊物及大會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多數已被SCI、EI等數據庫檢索,出版學術著作3部。
簡煒,院士,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控制科學、電子信息、新能源.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10多篇被SCI/EI檢索;申請發明專利1項、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獲軟件專著權4項。2010年,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獲國家機械工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獲東風車輛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羅敏,院長,工學碩士,研究員級高工,碩士生導師。歷任制造武器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車輛制造手動化分中心院長,黑龍江省手動物理會常務理事,甘肅省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專家組成員,教育部高等中學手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工程應用型手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教材建設委員會”委員。常年從事數控技術與智能數字武器等方面相關理論與應用研究。出版專著4部,公開發表論文71篇。承當了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湖北省科技支撐計劃、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十堰市科技計劃等橫向課題和企業技術攻關縱向課題在內的諸多科研課題,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完成的科研課題入選廣東省科技進步獎1項;中國車輛工業科技進步獎1項;武漢市科技進步獎2項;東風車輛科技進步獎6項。
陳宇峰,院士,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中級會員,IEEE會員,陜西省計算機學會會員。歷任車輛信息控制與網路技術研究所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普適估算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網路與數據通訊專委會委員、湖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院校計算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書記、十堰市政府專項津貼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聯通估算、網絡與信息安全、網絡性能剖析。作為課題負責人在研和完成國家級、省局級項目近二十項。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CPCI-S檢索2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0余項、軟件專著權10余項;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武漢市科技進步銀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全國師德標兵”、“湖北省高等中學優秀共產干部”、“湖北省高層次人才”等榮譽稱號。
張友兵,院長,碩士研究生,無黨派,全省高等中學教學研究會應用型專科高校專門委員會委員,省第十二屆青聯委員。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市級科研項目3項,參與國家級教研項目3項,主持和參與市級教研項目各2項。2013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2012年獲國家專利2項,省科技成果2項,校“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2011年獲省重大科技成果1項;2010年獲東風車輛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高教學會校企合作教育優秀論文銀獎1篇,校教學成果獎4項;2009年獲省教學成果獎2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獎1項。
梁玉紅,院長,碩士生導師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物理實驗預約,主要從事電子信息、控制理論相關領域的研究和設計。近些年來在國外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6篇EI收錄2篇。主持或參與科研項目6項,獲市級重大成果獎1項,院級科技進步獎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獲武漢車輛工業大學教學成果一、二等獎4項。主持或參與市級教研課題3項、校級質量工程項目5項。
付勇智,院長,工學碩士。1982年結業于長沙學院應用化學專業,1994年至1997年在華東理工學院智能cad專業學習,獲工學碩士。曾獲車輛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武漢市科技進步獎3項,軟件專著權1項,1995年聘為東風車輛公司青年專家。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汽車跟蹤,定位,庫房貨運管理,專注機械產品cad/cam。主要講授的課程有軟件工程,c語言程序設計,網路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數據結構等。
孫希平,院士,博士。廣東省手動物理會理事,《》、《of》、《自動物理報》、《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等刊物審稿人。主要講授的課程有機率論與數理統計,隨機過程,估算方式,C語言程序設計,離散物理、計算機圖形學、自動控制理論,系統工程,應用編程等。主要研究方向為:隨機微分多項式解的穩定性理論、頻譜數據處理算法、圖象數據處理算法,隨機系統的穩定性剖析,連續系統與隨機系統的識別與控制。2002年至今從事非線性系統與隨機系統。
黃海波,男,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加拿大內華達學院訪問學者,中國電源學會中級會員,中國通訊學會會員。國家一流專科專業負責人,浙江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負責人,武漢市科技創新戰略團隊負責人,武漢市重點實驗室處長。主要從事車輛電子與智能控制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勵和優秀教學成果獎勵2項。發表科研教研論文50余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10余篇,獲授權專利20余項。作為骨干人員出席了國防“863”重點課題的研制工作,主持承當了“省重大研制計劃、省科技專項計劃、省科技支撐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局級科研項目6項,主持承當了省教育科研重點課題等市級教研項目3項,主持承當了“輪轂馬達用測功機及其控制系統”、“感應加熱電源控制系統”、“超聲波電源控制系統”、“車載電源控制系統”等30多項縱向課題,負責開發的設備已然批量應用于東風公司、攀鋼集團、西南鋁業集團等多家小型企業,并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指導碩士研究生24名,其中已結業15名,除2名留校外,其他全部就職于上海北京等地高新技術企業。所指導的多名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比賽獎項,以及優秀結業生稱號。
周學良,博士,院長,博導,電氣與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校級智能制造技術與武器研究所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級會員、湖北省機電工程學會理事、in等國際刊物審稿專家,榮獲武漢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研究方向為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制造系統智能化。參與國家973計劃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主持省局級教科研項目5項、企業委托項目10余項,參與省局級科研項目3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10余篇,獲省局級科技獎勵4項,出版著作1部。
史旅華,院長,主要從事企業信息化、計算機控制和機器視覺領域的研究。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3部。完成多項科研項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項、計算機軟件專著權2項,獲省局級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獲武漢市和東風車輛公司科技進步銀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
向鄭濤,院長,博士,碩士生導師,武漢市“十二五”信息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中國計算機學會中級會員。研究方向為車聯網、智能交通。近些年來,作為課題負責人和主要參與人在研和完成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項目等十余項研究。目前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檢索近20篇;出版著作一部;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多項,獲軟件專著權3項,獲武漢市科技進步銀獎和二等獎各一項。
雷鈞,院長,碩士,碩士生導師,安徽省手動物理會理事。仍然從事工業電氣手動化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省自然基金1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省教育廳教研項目1項、省教育規劃課題1項。承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省自然基金、省科技支撐計劃5項。承當多項企業縱向課題。2018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英文核心12篇、EI檢索收錄2篇。第一完成人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著2項、省科技成果登記3項。為大專生講授PLC、工業計算機控制等專業課,獲得過陜西車輛工業大學優秀班主任等稱號。
梅建偉,院長,碩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頻DC/DC變換器拓撲電路,高功率質數檢波/逆變的數字化先進控制技術、電動車輛中的電力電子變換技術(車載OBC、車載DC/DC、車載MCU等)。主持和承當了湖南省重大科技創新計劃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湖北節電力傳動與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的研究和研發工作,同時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主持“大功率雙極性脈沖電源的研發”、“鋰電DC-DC變換器,鋰電電瓶充電機”、“汽車輔助電源裝置”、“汽車啟動電容綜合性能測量裝置”、“感應加熱電源顯示控制總成開發”、“3—5KW交流異步馬達控制器研制”等多種產品開發項目,到賬協議經費達到400余萬,目前在研協議經費近400余萬,實現專利技術成果出售28項。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專利32項,發明專利6項,軟件專著權10項,主編專業教材2部。2014年獲得武漢市第二屆青年科技獎榮譽稱號,“240KW數字化雙極性脈沖電源”項目獲得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5年獲得武漢市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2017年項目“車用復合電源管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18年獲得武漢市優秀中青年拔尖人才榮譽稱號,2019年榮獲武漢市“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扶植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劉凌云,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數控技術與智能數字武器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四川省手動物理會理事會理事,2014年武漢市縣級科技特派員,2014-2015年福建省“三區”科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近些年來主持并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類重點項目1項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物理實驗預約,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承當多項企業縱向課題,在國外外重要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