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上就要期中考試了,希望你們在這段時間多練習題,為期中考試做打算。小編為你們整理了高二數學試卷及答案,希望你們喜歡。
西安中學2014屆高二年級第一次月考
數學試題
本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份。其中第Ⅱ卷第33~40題為選試題,其它題為必考題。考生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本試題上答題無效。
第Ⅰ卷(共126分)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9~21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4.關于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伽利略覺得在同一地點,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推測運動速率與下落時間成反比,并直接用實驗進行了驗證
C.伽利略通過化學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運動驗證了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反比
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運動驗證了運動速率與位移成反比
15.如圖所示,車輛以10m/s的速率勻速開往路口,當行駛至距路口停車線20m處時,綠燈還有3s熄滅.而該車輛在綠燈熄滅時正好停在停車線處,則車輛運動的速率(v)-時間(t)圖像可能是
16.如圖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線運動,其
v—t圖像如圖乙所示,規定往右為正方向.下述判定正確的是
A.在3s末,物體處于出發點右方
B.在1-2s內,物體正向左運動,且速率大小在減少
C.在1-3s內,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先往右后向左
D.在0-1s內,外力F不斷減小
17.如圖所示,斜面貨車M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M一側貼近墻面,若在M斜面上放一個物體m,當m順著M的斜面下降時,M仍然靜止不動,則M受力個數可能為
A.4個或5個B.5個或6個
C.3個或4個D.4個或6個
18.如圖所示,三根輕細繩懸掛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保持靜止,A、D
間細繩是水平的,現對B球施加一個水平往右的力F,將B緩緩拉
到圖中實線位置,這時三根細繩張力的變化情況是
A.都變大B.和變大,不變
C.和變大,不變D.和變大,不變
19.將一小物體以初速v0豎直上拋,若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不變,則小物體在抵達最低點的最后1秒和離開最低點的第1秒時間內通過的路程s1和s2、速度的變化量△v1和△v2的大小關系為
A.s1s2B.s1△v2D.△v1△v2
20.如圖所示,物塊M在靜止的傳送帶上以速率v勻速下降時,傳送帶忽然啟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若傳送帶的速率大小也為v,則傳送帶啟動后
A.M靜止在傳送帶上
B.M可能沿傳送帶向下運動
C.M遭到的磨擦力不變
D.M下降的速率不變
21.在如圖所示裝置中,兩物體質量分別為m1、m2,懸點a、
b間的距離遠小于滑輪的半徑,不計一切磨擦,整個裝
置處于靜止狀態.由圖可知()
A.m1一定小于m2B.m1可能小于2m2
C.m1一定大于2m2Dα一定等于β
第Ⅱ卷(必考題129分,選試題45分,共174分)
三、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試題兩部份。第22—32題為必考題,每位試卷考生都做答;第33題—39題為選試題,考生按照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129分)
22.(6分)
在探究力的合成方式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須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①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述什么說法是正確的(填字母代號)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寬度即可B.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C.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寬度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少實驗偏差有益的說法是(填字母代號)
A.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適當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適當遠些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之差應盡可能大
D.兩細繩必須等長
23.(9分)某同事用打點計時器檢測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電源頻度f=50Hz在紙帶上打出的點中,選出零點,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點,因保存不當,紙帶被污染,如圖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個計數點,僅能讀出其中3個計數點到零點的距離:
若未能再做實驗,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
②打C點時物體的速率大小為/s(取2位有效數字)
③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s2
24.(14分)
A、B兩列列車,在同一軌道上同向行駛,A車在前,其速率vA=10m/s,B車在后,速率vB=30m/s,因暴雨能見度很低,B車在距A車s=75m時才發覺前方有A車,這時B車立刻制動,但B車要經過180m能夠停出來
(1)B車制動時A仍按原速度行駛,兩車是否會翻車?
(2)若B車在制動的同時發出訊號,A車司機經過Δt=4s收到訊號后加速前進,則A車的加速度起碼多大能夠防止追尾?
25.(18分)
如圖所示,夾角為θ的光滑斜面ABC置于水平面上,
勁度系數分別為k1、k2的兩個輕彈簧沿斜面懸掛著,兩彈
簧之間有一質量為m1的重物,最上端掛一質量為m2的重物,
此時兩重物處于平衡狀態,現把斜面ABC繞A點在同一平
面內平緩地順秒針旋轉90°后,重新達到平衡.試求m1、m2
分別沿斜面聯通的距離.
(二)選試題:共4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3道數學題、3道物理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1題解答,并用2B鋼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涂黑。注意所做題目必須與所涂題目一致高三物理題答案及解析,在答題卡選答區域指定位置答題。假如多做,則每學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33.【物理——選修3-3】(15分)
(1)(5分)下述表述正確的有()(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二氧化碳的浮力越大,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
B.自然界中所進行的涉及熱現象的宏觀過程都具有方向性
C.外界對二氧化碳做正功,二氧化碳的內能一定減小。
D.氣溫下降,物體內的每一個分子的熱運動速度都減小。
E.擴散現象與布朗運動都與氣溫有關
F.第二類永動機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理
(2)(10分)如圖所示,粗細均勻的玻璃細管下端封閉,上端開口,豎直
插在大而深的水銀槽中,管內封閉有一定質量的空氣,玻璃細管足夠長,
管內氣柱長4cm,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10cm.現將玻璃管沿豎直方向
平緩聯通.(大氣浮力相當于)求:
①若要使管內外水銀面正好相平,此時管內氣柱的寬度;
②若要使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為15cm,玻璃管又應怎樣聯通多少距離.
34.【物理——選修3—4】(15分)
(1)(5分)如圖所示,兩束單色光a、b從水下邊射向A點,
光線經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填正
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
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用同一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分別以a、b光做實驗,
a光的干涉白色寬度小于b光的干涉白色寬度
B.用a、b光分別做單縫衍射實驗時它們的衍射白色長度都是均勻的
C.在水底a光的速率比b光的速率小
D.在水底a光的臨界角小于b光的臨界角
E.若a光與b光以相同入射角從水射向空氣,在不斷減小入射角時湖面上首先消失的是a光
F.a比b更容易發生衍射現象
(2)(10分)取一根厚實的彈性繩,將繩的右端固定在豎直墻上上,繩的上端自由,使繩處于水平下蹲狀態.從繩的端點開始用水筆每隔0.50m
標記一個點,依次記為A、B、C、D……如圖所示.現
用震動裝置拉著繩子的端點A沿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
若A點起振方向向下,經0.1s第一次達正向最大位移,
此時C點正好開始起振,則
①繩子產生的波是橫波還是縱波?簡略說明判定根據,并求聲速為多大;
②從A開始震動,經多長時間J點第一次向上達到最大位移?
③畫出當J點第一次向上達到最大位移時的波形圖像.
35.【物理——選修3—5】(15分)
(1)(5分)下述表述正確的有()(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高三物理題答案及解析,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天然放射現象說明原子核還具有復雜結構
B.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發覺原子核有一定的結構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轉變的實驗中發覺了中子
D.借助γ射線的貫串性可以為金屬探傷,也能進行人體的透視
E.同種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單質中長
F.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元素所處的化學和物理狀態無關,它是一個統計規律,只對大量的原子核才適用
(2)(10分)如圖所示,A、B兩個鐵塊質量分別為2kg與0.9kg,A、B與水平地面間接觸光滑,上表面粗糙,質量為0.1kg的石塊以10m/s的速率從A的上端往右滑動,最后鐵球與B的共同速率大小為0.5m/s,求:
①A的最終速率;
②鐵塊剛滑上B時的速率.
平頂山中學2014屆初一第一次月考數學試卷參考答案
選擇題答案:
1415161718192021
CCAABACCDCD
實驗題答案;22.(1)CD(2)AB
23.0.02,2.5,9.27(9.27333)
24.【解析】第一問6分,第二問8分
(1)B車制動至停出來的過程中,
由(1分)
解得(1分)
畫出A、B兩列列車的v-t圖像如圖所示,依據圖像估算出兩列列車的位移分別為:
sA=10×8m=80m(1分)(1分)
因sBs0+sA=155m(1分)故兩車會翻車.(1分)
(2)設A車加速度為aA時兩車不翻車,則兩車速率相等時,有:vB+aBt=vA+aA(t-Δt)(2分)
此時B車的位移(2分)
A車的位移(2分)
為使兩車不翻車,兩車的位移關系滿足sB′≤s0+sA′(1分)
聯立以上各色解得aA≥0.83m/s2(1分)
即A車的加速度起碼為0.83m/s2答案:(1)兩車會翻車(2)0.83m/s2
25.【解析】沒旋轉時,兩彈簧均處于伸長狀態,兩彈簧伸長量分別為x1、x2
k2x2=θ(2分)解得(1分)
k2x2+θ=k1x1(3分)解得(1分)
旋轉后,兩彈簧均處于壓縮狀態,壓縮量分別為x1′、x2′
θ=k2x2′(2分)解得(1分)
(m1+m2)gcosθ=k1x1′(3分)解得(1分)
所以m1聯通的距離(2分)
m2聯通的距離(2分)
33.(1)(5分)BEF
(2):①玻璃管內的空氣作等溫變化,管內外水銀面正好相平常
(p0–rgH1)Sl1=p0Sl2(2分)
(2分)
②(a)若管內水銀面較高,管內氣柱長l3
(p0–rgH1)Sl1=(p0–rgH3)Sl3(1分)
(1分)
玻璃管上移的距離x2=H3+l3–(l1+H1)=15+4.33-(4+10)=5.33cm(1分)
(b)若管外水銀面較高,管內氣柱長l4
(p0–rgH1)Sl1=(p0+rgH4)Sl4(1分)
(1分)
玻璃管下移的距離x4=l1+H1+H4-l3=4+10+15-2.89=26.11cm(1分)
34.(1)(5分)ADF
(2)解析:(1)橫波(1分).由于質點震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1分)
由題意知,波的周期T=0.4s(1分),波長為λ=4m,所以聲速v=λT=10m/s.(1分)
(2)(3分)從A開始震動,設經過時間t1,J點開始起振
t1=xAJv=4.510s=0.45s
設J點向下起振后經t2時間第一次到負向最大位移,則
t2=34T=0.3s,所以,所求時間t=t1+t2=0.75s.
(3)波形圖像如圖所示.(3分)
35.(1)(5分)ACF
(2)解析:(1)石塊和鐵塊A、B為一系統,
由系統總動量守恒得:mv=(MB+m)vB+MAvA(4分)
可求得:vA=0.25m/s.(1分)
(2)設石塊剛滑上B時的速率為u,此時A、B的速率均為vA=0.25m/s.
由系統動量守恒得:mv=mu+(MA+MB)vA(4分)
可求得:u=2.75m/s.(1分)
【高三化學試卷及答案:第一次月考測試】相關文章:
★2011年高考數學模擬試卷八(參考答案)
★高三化學學習:中學生總結“三多法”
★高中數學公式——氣體的性質
★2011年高考數學模擬試卷九(參考答案)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中考化學補習物態變化:雹打一條線
★高中數學公式大全(上)
★中考化學開放性試卷解題策略與方式
★高中數學力的合成與分解公式
★高考數學考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