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回答 受到空氣阻力,物體的機械能會減少的原因是物體要克服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機械能分為動能和勢能,不僅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而且機械能也可以轉化為別的形式的能。當物體運動時,要受到空氣阻力,物體就要克服阻力做功,消耗部分機械能,轉化成內能。
機械能指動能和勢能(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時機械能轉化為了內能(熱能),阻力消耗的可能是動能、可能是勢能,但都是在消耗機械能。
因為物體與空氣摩擦做功,有部分機械能轉化成熱能,所以機械能減小
初中物理力學總結
一:力
1.力可以使運動的物體停止,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物體速度的大小、方向發生改變。
2.力還可以是物體發生形變。
3.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4.除了大小、方向歪,力的作用點也會影響作用效果。
5.在繪圖中,可以用F表示力,F(可以表示任何力,除重力外),G表示重力(只能表示重力),f表示阻力、摩擦力,N表示支持力(張力)。
二:牛頓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的兩個物體上。
3.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慣性。
(牛頓第二定律是高中學的)
三: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使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二力平衡的條件:①力的大小相等
②力的方向相反
③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④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三:力與機械
1.彈力:物體受外力發生形變,物體內部產生抗外力,恢復原來的形狀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3.萬有引力: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4.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5.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
6.摩擦力產生的條件:相互接觸、擠壓,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7.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8.滑輪:①:滑輪的種類:動滑輪,定滑輪,滑輪組。
②:動滑輪:使用中滑輪的軸與物體一起移動的叫動滑輪。
③:定滑輪:軸固定不動,叫定滑輪。
④:滑輪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叫滑輪組。
四:壓強和浮力
1.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2.連通器力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種的頁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3.大氣壓: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P大氣壓=1.013×100000Pa)
4.在氣體和液體種,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5.浮力: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會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
公式:F1×L1=F2×L2
F拉=1/n ×(G物+G動滑輪)\n表示滑輪組中的繩子根數
n=s/h / s表示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表示物體移動的距離
P=F/S 壓強
p=ρgh 液體壓強
F浮=G-F示 (浸沒) F浮=G (漂浮) F浮=G排=ρ液成×V排×g
F浮>G(ρ液>ρ物) 上浮→漂浮
F浮=G (ρ液=ρ物) 懸浮
F浮<F(ρ液<ρ物) 下沉→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