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前言本教程是21世紀高等高校教材《大學化學實驗教程(第二版)》(王云才主編,科學出版社,2003)的第三版,也是作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即將出版前的最后一次征詢意見稿,適用于普通高等商科專業的化學實驗教學.經過長達三年多的的梳理與修訂,本教程與上第二版相比中突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指出了學院化學實驗中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比如,在隨機偏差處理中,要求中學生用有限次檢測的t分布處理實驗偏差;同時引入了狄克遜檢驗法和格魯布斯準則對可疑實驗數據進行抉擇。在實驗數據的記錄、處理和表示中,采用品有國家標準的有效位數的概念代替有效數字的概念,并按照國際學術慣例,明晰要求檢測不確定度的有效位數統一取兩位。借鑒國家標準,統一了微小標準差的可忽視準則。同時全書中的基本化學常量統一采用國際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于2006年推出的最新推薦值。另外對化學實驗的基本檢測方式做了系統的歸納與提練,以彰顯實驗化學學科的完整性。2.在全書的結構上,根據檢測對象和實驗內容進行了循序漸進的安排工科物理實驗教程,即根據常見實驗儀器的使用、物性檢測、基本化學常量檢測和專題實驗將全書界定為九個章節、四個層次六大模塊的內容,防止了按實驗項目來界定實驗層次的局限性;在實驗項目上,突出了實驗背景和設計思路,淡化了實驗過程與操作步驟,便于推動中學生主動學習與自主實驗。
3.在內容上,平添了一些能彰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代表性實驗。如平添了非線性熱學混沌、核磁共振技術、數碼拍照技術等新的實驗內容。在數據處理方面,要求中學生應用專業軟件處理實驗數據,因此專門介紹了數據處理軟件Excel和科學畫圖軟件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化學實驗課程是一門最能彰顯集體智慧的課程。本教程是在成都理工學院從事物理實驗教學的所有班主任的教學積累,也是十多年來我們編撰的各類版本實驗教材的演變結果。本次編撰中,王云才負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編撰,王冰潔負責第四章的編撰,呂玉祥負責第七章的內容,張明江和楊玲珍分別負責第八章及第九章的內容。所有撰寫人均在各自撰寫的內容后署名。本教程已被評為“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此次彩印是今年初即將出版前的最后一次征詢意見稿,歡迎強調錯誤及提供建議。為保證本教程的質量和不斷完善,在未來的幾年內,本教程將始終保持面向國外院校所有班主任的開放性撰寫狀態,即任何中學的班主任均可參與撰寫本教程中的所有內容,以修正本教程的不足之處或內容。另外,你們可以登陸/wuli網站對本教程進行討論和下載。本版本是所有撰寫人自己錄入排版的工科物理實驗教程,因為時間和技術的限制,還存在著不少錯誤,非常是有相當多的文字錄入錯誤,正楷體、大小寫等方面的混淆,請求使用者一一見諒,筆者的email信箱為:@。王云才于成都理工學院格物齋200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