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1. 實力
一、力的作用及療效: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力可以使物體變形。
注: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是指物體運動方向或速度的變化或兩者同時變化,或物體由靜止變為運動或由運動變為靜止。 變形是指形狀的變化。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力就不可能存在。 所有物體都受到力的作用。
(2)有些力只有在物體相互接觸時才能形成,如物體之間的推、拉、升、壓等力,
然而,有些力也可以在物體之間不接觸的情況下形成,例如重力、磁極之間的相互排斥以及電荷等。
(3)力的單位:牛頓,縮寫:牛頓,符號為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 也會影響力量的效果。
3、受力示意圖
(1)力的示意圖可以表達力的三要素。
(2)受力示意圖的要領:
①確定受力對象、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
②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出力的作用線,并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點可以用線段的起點或線段的終點來表示;
④必須在線段的末端畫出指示力方向的箭頭。
4、物體之間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如,兩個物體A和B之間形成了力。這樣,當A對B施加力時,B也會對A施加力。
由此我們認識到:①力總是成對出現的; ② 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是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 彈性
1、彈性和塑性:(1)受力時會變形,不受力時恢復原狀。 物體的這些特性稱為彈性;
(2)受力時會發生變形,且在不施力時無法手動將變形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物體的這些特性稱為可塑性。
2. 彈性
(1)彈力是物體彈性變形所形成的力。 壓力、支撐、張力等的本質是彈性。
(2)彈力的大小、方向及形成條件:
①彈力的大小:與物體的材質、變形程度等因素有關。
②彈力的方向:與變形的方向相反,與物體恢復變形的方向一致。
③彈力形成的條件:物體相互接觸并發生彈性變形。
3. 彈簧測力計
(1)測力計:檢測力大小的工具稱為測力計。
(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彈簧上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時間就越長;
在彈性極限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到的拉力成反比。
(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①測量前,首先觀察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向零刻度線的位置。 如果不是,則需要校準到零; 所測力不應小于彈簧測力計的檢測限,以免損壞測力計。
②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和檢測范圍。 恐怕測得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電阻值。
③測量時彈力大小方向作用點,拉力方向應沿彈簧軸向,并與被測力方向在同一直線上。
④ 讀數時彈力大小方向作用點,視線應與指針對應的刻度線垂直。
3. 重力
1.重力的定義:物體由于月球的吸引力而受到的力稱為重力。 月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也稱為重量。
(2)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成反比。
公式:G=mg,其中G為重力,單位牛頓(N); m為質量,單位千克(kg)。 g=9.8N/kg。
(3)重力隨著物體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同一物體的引力在月球兩極附近最大,在赤道附近最小。
3. 重力方向
(1)重力方向:垂直向上。
(2)應用:重豎線,檢查墻面是否垂直。
4、重心:
(1) 重力的作用點稱為重心。
(2)規則物體的重心位于物體的幾何中心上。 有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上,有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外。
5、萬有引力:宇宙中任何兩個物體之間,小到天體,小到塵埃,都存在一種相互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
-結尾-
點擊關注“教師無憂”,幫助班主任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