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課題
1. 實驗儀器
1.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的工具
工作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特性。
常用溫度計:(1)溫度計:量程; 畢業值。 特殊結構的作用。
(2)實驗室溫度計:量程; 畢業值。
(3)熱量、溫度計:測量范圍; 畢業值。
使用方法: (1)注意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2)溫度計玻璃泡應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接觸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3) 待溫度計讀數穩定后再讀數。
(4)溫度計讀數時不能離開被測液體(物體)。 (體溫計除外)
(5)讀數時,眼睛應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齊平。
實施例1如圖6所示。A是溫度計,B是實驗室溫度計。 它們都是利用液體 的特性制成的。 可以用來測量沸水溫度的是__; 溫度計可以在遠離被測物體的地方讀取溫度,因為溫度計上有____。
實施例2 溫度計是實驗室常用的工具。 它是根據液體原理制成的。 根據圖10所示的測量液體溫度的操作,提出使用溫度計的兩點注意事項:
①;
②.
2. 平衡
工作原理:利用“杠桿平衡時作用在等力臂上的力相等”的原理。
功能: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
托盤天平的結構:由托盤、橫梁、平衡螺母、直尺、指針、刀口、底座、天平、砝碼等組成。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 將其放置在水平位置。 光標應移至 0 標記。
? 調整天平螺母(天平兩端的螺母),直至指針與分度盤中心線對齊。
? 將稱重物體放在左盤上,將砝碼放在右盤上。 根據稱量物體的性質,應將其放置在玻璃容器或干凈的紙上。 應預先在同一天平上稱量玻璃容器或紙的質量,然后再稱量待稱量的物質。
? 從稱量對象的估計最大值開始添加重量,并逐漸減少。 托盤天平僅精確到 0.1 克。 添加或減去重量并移動秤上的刻度,直到指針再次與中心線對齊。
? 物體的質量=重物的總質量+秤上秤的刻度值
? 必須使用鑷子來移除重物。 取下的重物應放入重物箱中。 稱重后,應將重量移回零。
3、量筒
概述: 量筒是一種以單位刻度的測量工具。 如右圖量筒所示,其測量范圍為 ,最小分度值為 。
讀數:測量水銀體積時,水銀表面是凸面,讀數時視線應與其水平。
功能:(1)測量液體的體積;
(2)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用量筒盛入一定體積的水(放置被測物體后水不能溢出量筒,能完全浸沒物體并可讀數),此時讀取量筒內的液位。 指示體積V1; 將物體完全浸入量筒內的水中,讀出此時量筒內液面所指示的體積V2,則V=V2-V1
實例一(2011年·廣東湛江)張華和同學到東海島鋼鐵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張華拿起一個小金屬零件。 他想知道這個零件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初中物理實驗題,所以他把它帶回了學校。 使用天平和量筒測定該部件的密度。 具體操作如下:
① 將天平放在上面,將游標尺移至天平左端的零標記處。 當調整平衡木的平衡時,您會發現指針位于分度盤的刻度上,如圖8A所示。 此時,應將平衡螺母移向秤的方向。 (填寫“左”或“右”)調整。
② 使用調整后的天平測量零件的質量。 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和秤上游標的位置如圖8B所示
3、則該零件的質量為,用量筒測量該零件的體積如圖8C所示,則該零件的體積為cm,
3 由此,可以計算出小金屬部件的密度,單位為 g/cm3。
③如果零件磨損,其密度會(填寫“增加”、“變小”或“不變”)。
例2 小北想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某種藥液的密度。 調整平衡木平衡時,
如圖10A所示,此時天平螺母應移動至____(填“左”或“右”)。調整天平后,她稱出藥液和藥液瓶的總質量為60g ,然后將部分藥液倒入量筒中,如圖B所示; 然后將藥液瓶放在天平上,稱出剩余的質量,如圖C所示。 由此可知,量筒中藥液的質量為___g,量筒中藥液的體積為___g。量筒
33是,該液體的密度是/m3。
4.彈簧測力計
工作原理: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上的拉力成正比。
主要結構:彈簧、掛鉤、表盤、指針、外殼、掛環。
指示:
? 測量的力不能大于測功機的測量極限,以免損壞測功機;
? 測量前,將鉤子沿彈簧軸線輕輕來回拉動數次。 松手后,觀察指針是否能恢復到原來的指示。
檢查指針、彈簧與表殼之間是否有過度摩擦;
? 觀察指針是否指向零刻度線。 如果不是,則需要調整;
? 測量時,拉力方向應沿彈簧軸線方向,以避免鉤桿和
殼體之間發生過度摩擦;
? 讀數時,必須看清彈簧測功機的單位,知道刻度線的分度值;
? 讀數時初中物理實驗題,視線必須與指針對應的刻度線垂直。
例1 如圖15所示,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為,金屬塊的質量
數量為,金屬塊的體積為。
實施例2 為了制作彈簧測力計,物理實驗組探索了彈簧的伸長率和張力之間的關系。 下表是他們使用兩種不同的彈簧A和B進行實驗時記錄的數據。
表一
表二
(1) 分析表1和表2數據可以看出:
①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其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② 當拉力相同時,彈簧A比彈簧B伸長。
(2)如圖所示,兩個彈簧A、B分別用于測力測汁。 它們的外殼很相似。
刻度線的分布是相同的。 哪一種測量范圍較大(請填寫“A”或“B”,下同)
測功機,精度較高的就是測功機。
(3)通過實驗研究發現:當拉力相同時,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的材質、厚度、原始長度(無外力時彈簧的長度)有關。應用)等,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確認彈簧伸出的長度與彈簧原始長度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5. 規模
功能:測量長度
使用方法:注意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分度值。
讀數:準確值+估計讀數值(估計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秒表
功能:測量時間。
常用操作:啟動、停止、回零。
例1 ① 如圖13所示,秒表讀數為s。
②如圖14所示,物體的長度為。
例2 圖15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為_____。圖16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
7. 電流表
功能:測量電路的電流。
使用方法:①電流表必須與電路中的用電器串聯(否則會短路,燒毀電流表)。
②電流應從“+”端子進入,從“-”端子退出(否則指針會反轉,容易彎針)。
③測量的電流不應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可以用試觸法看是否超過量程)。
④ 在不使用電器的情況下,絕對不允許將電流表連接到電源的兩極(電流表的內阻很小,相當于一根電線。如果將電流表連接到電源的兩極電源,指針最多可能會變形,最壞的情況可能會被燒毀)電流表、電源、電線)。
⑤使用前檢查指針是否指向零。
8. 電壓表
功能:測量電路的電壓。
使用方法: ① 將電壓表與被測電路并聯。 如果要測量電路的電壓,則應將電壓表與該部分電路并聯。
②當電壓表接入電路時,電流應從其“+”端流入,從“-”端流出。
③注意電壓表的測量范圍。 被測電壓不應超過電壓表的測量范圍(可以用試觸法看是否超過測量范圍)。 注意:電壓表可以不經過電器直接連接到電源的兩極(因為電壓表的內阻比較大)。
9、電能表
6 功能:測量電器在一定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1度=1kW·h=3.6x10J)
重要參數:①“220V”表示該電能表應接在220V電路上;
②“10(20)A”電能表的標定電流為10A,額定最大電流為20A。
③“50Hz”表示本電能表應使用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路中。
④“1500r/kW.h” 當與本電能表連接的電器消耗1千瓦時電能時,電能表轉盤旋轉1500次。
2. 熱門實驗
(1)力學熱點實驗
1.用天平測量物質的密度
例1(廣東,2011)劉明同學學習了密度知識后,用實驗測量了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調整平衡木平衡時,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心紅線的右側。 此時應將平衡螺母移至____(可選“左”或“右”)以平衡平衡。
(2)如圖16所示,圖A、B、C依次為他的實驗示意圖; 根據圖中數據填空下表。
(3)在上述實驗中,部分酸奶會殘留在燒杯內壁上,導致實驗結果____(請填寫“太大”或“太小”)。 我們怎樣才能避免由此產生的實驗誤差呢?
2.以機械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實驗
例1(2008年廣東) 圖13為小明測量杠桿機械效率的實驗場景(忽略杠桿重力)
(1)請完整填寫下表中的相關數據
(2)為了提高本實驗中杠桿的機械效率,請提出合理的建議: 。 例2(佛山,2011)為了探究斜面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小龍利用長木板、秤、彈簧測力計、木塊、手推車等設備,設計如圖所示的結構。 實驗裝置。實驗測量數據如下:
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 小龍可以通過實驗
(2) 在第二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
(3) 斜面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度的關系為
(4)實驗中還發現,坡體材料相同時,坡度越陡(選擇“省力”或“省力”)。
(5)斜面的機械效率也可能有關。 為了通過實驗驗證你的猜想,需要額外的設備。
3.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例1(廣東,2010)在一個實驗中探討“哪些因素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有關”。
(1)小明的三種實驗情況如圖19中的A、B、C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功機拉動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或毛巾)。 根據的知識,此時的滑動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值。
(2)小明在探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通過圖19中A、B兩組數據的比較,得出結論:“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滑動摩擦力。” 你認為他通過對比這兩組數據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嗎? 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
(3)請根據小明的三個實驗設計一個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4)從圖中A、C兩組數據對比,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
4.探討影響壓力影響的因素
例1(2011年廣東綜合題)在探索“壓力的影響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鄒用一塊海綿和兩塊相同規格的長方形磚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如圖20所示,請仔細觀察并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比較海綿來確定壓力作用的大小
(2) 通過對圖⒛B和C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比較,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3)分析比較結果更顯著。
(4)進一步綜合分析圖⒛A、B、C、D的實驗現象。
中考物理實驗題第二部分:2016年初中物理實驗考試題
2016年合肥初中實驗操作考試物理題
1.探索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探索杠桿的平衡條件 3.測量小燈泡工作時的電阻 4.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物理題A
中考準考證編號__________實驗操作考試準考證編號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學校________
題目: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f=10cm)
要求: 1、實驗前舉手示意,經監考人員檢查同意后方可進行下一步。 2、實驗過程中如發現設備有問題,應立即報告監考人員。
3.正確組裝設備,根據監考人員提供的物距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轉載于:中考物理實驗題) 4.將測量和實驗結果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數據記錄:
結論:1.u﹥2f
小時,
2、當2f﹥u﹥f時,
3. 當 u﹤f 時,. (對于上述結論,只需填寫成像特征,不需要填寫像距范圍)
以下是草稿區:
物理問題B
中考準考證編號_________實驗操作考試準考證編號_________
姓名學校
主題:探究杠桿的均衡條件要求:
1、實驗前舉手示意,經監考人員檢查同意后進行下一步。 2、實驗過程中如發現設備損壞,應立即報告監考人員。
3、畫出并測量杠桿F1的力臂l1=m如下圖所示; 阻力F2的力臂l2m。 。 4. 根據監考人員給出的一些數據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并將測量結果記錄在下表中。 (注:每個鉤碼重量為0.5N)。
分析以上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
以下是草稿區:
物理試題C
中考準考證號碼
姓名學校
題目:測量小燈泡工作時的電阻要求:
1、按圖連接實驗電路,合上開關前舉手示意,經監考人員檢查同意后進行下一步。 2、測量過程中如發現設備出現問題,應立即報告監考人員。
3、調節滑動變阻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小燈泡不同狀態下的電壓和電流,計算出相應的電阻值。
實驗數據記錄:
實驗中發現,不同點亮狀態下燈泡的電阻值不同的原因是:。
以下是草稿區:
物理題D
中考準考證號碼
姓名學校
主題: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要求:
1、按圖連接實驗電路,合上開關前舉手示意,經監考人員檢查同意后進行下一步。 2、測量過程中如發現設備出現問題,應立即報告監考人員。
3、調節滑動變阻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不同電壓下小燈泡的電流,計算出相應的電功率。
實驗數據記錄:
以下是草稿區:
中考物理實驗題第三部分:初中物理實驗題歸納復習整理
初中物理實驗分類復習
第 1 部分 理論基礎
1. 測量理論
(1)測量的本質
測量是比較。 為了進行科學的比較,需要有一個公認的標準量作為比較的依據。 這個標準量稱為。
為了方便交流,人們制定了一種國際通用的單位制——“國際單位制”,簡稱“SI”。
1.錯誤與錯誤
測量值與真值之間的差異稱為誤差。任何測量都會產生誤差,誤差為(可
/不能)絕對避免; 錯誤是可以而且應該避免的。
2、影響誤差的因素
(1)測量工具。 用于測量的工具越精確,誤差就越大。
(2)測量方法。
(3)估計讀數。 測量總是需要估計,因此測量總是會產生誤差。 3.減少錯誤的方法
(1)選擇更精密的測量工具,設計更科學的測量方法,可以減少誤差。 (2)多次測量和采集是減少誤差的重要方法。
注:1)“多次測量”,一般為3次;
2)求平均值時,平均值的位數必須與測量值的位數一致。
2. 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一般要經過以下七個步驟:
1.發現并提出問題; 2. 做出猜想和假設; 3、制定方案、設計實驗; 4、通過觀察、實驗等收集證據; 5.評估證據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設; 6. 得出結論或提出新問題;
7、科學探究過程中,交流與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它是科學探究的起點,對于學習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在試題中,通常有兩種情況。 一是通過描述相關情況直接提出相關問題。 這是我們在解決下面的問題時要關注的核心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不要偏離主題。 二是讓人根據試題描述的情況提出問題。 我們要根據試題描述的情況合理提問,不要隨意發散。 這種情況在日常教學中遇到的較多,考試時遇到的較少。
(二)推測和假設
由于“猜想和假設”的發散性,它們很少出現在考試中。 我們強調“猜測和假設”必須根據測試情況合理做出,反對隨意猜測。
(3)制定方案和設計實驗
這是考試的重點。 主要測試點是: 1.實驗原理的確定。
很多實驗研究,尤其是測量某個物理量(如密度、機械效率、阻力等)的實驗,都存在實驗原理的問題,這取決于你測量這個物理量的原理。 這個原則也決定了你實驗的總體方向或框架。
2 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 只要所研究的量與多個因素有關,通常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其他量不變,僅改變一個量,記錄因變量的相應值; 經過多次(至少三次)實驗,找到規律。 就這樣一一研究,最后總結出規律。 因此,如果有多個自變量,則必須將其至少分為幾個實驗部分。
2、物理量的顯示與控制方法
這是考試的重點。 有些物理展示可以有儀器或測量工具,如電流電壓電流表、電壓表等; 對于某些物理量,沒有專用測量工具或實驗中無法提供專用測量工具,則必須采用“換算法”。 “進行間接測量,我們要開動腦筋,在了解物理量的含義或規律的基礎上,設計測量方法和要測量的物理量,特別是對于我們沒有學過的物理量,請大家學習和掌握。”仔細總結一下這個問題。
在實驗中,總是需要保持某些物理量不變,同時改變某個物理量。 有些物理量的控制方法也很困難。 例如,在研究歐姆定律的“電流與電阻定律”時,需要控制電路兩端的電壓保持恒定。 理論上來說,這個電路只需要連接一個穩壓電源就可以了,但事實上,這樣的穩壓電源是很容易找到的。 如何控制這個電路兩端的電壓保持恒定,就成了一個“技術”問題。 類似的問題還包括“研究物體動能大小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時如何科學地控制和改變速度。 這些都是考試的重點。
3、實驗設備的選擇
實驗原理和大體實驗方向和方法確定后,就要考慮使用哪些測量工具。 這也是一個常見問題。 注意實驗的方法,尤其是試題提供的信息(做出必要的估計),
選擇適當的測量工具(量程)。
4. 實驗程序的設計和呈現
關于實驗操作問題,試題往往要求我們寫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實驗的特別注意點,比如是否勻速拉動、向什么方向拉動等,或者如何操作必須執行或執行到什么程度。 二是寫實驗步驟。 一定要注意寫得簡潔、清晰、有序、表達得好。 通常需要使用“1,2,3,4??” 或“A、B、C、D??” 要一步步寫清楚,并以某一物理量的重要運算或測量為步驟,不宜一步步寫出。 執行許多操作或測量許多物理量。
5. 實驗形式設計
這是平時考試的內容。 其實很簡單。 通常只需將所有需要測量(記錄)的物理量寫在一根橫線上,并清楚地寫出物理量的名稱和字母,并從下往下列出即可; 然后在左邊寫下實驗的數量,并在右邊列出它們。 一張表格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量后面一定要寫對應的單位!
(4)通過觀察、實驗等收集證據。
這里我們主要考察兩個方面。 首先是對實驗現象的描述。 注意描述的準確性。 二是檢驗量具的讀數方法。 必須熟練閱讀各種測量工具,并注意在實驗結果后寫出單位(除非填寫表格)。
(5)評估證據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設并得出結論或提出新問題
在考試中,這兩個問題通常結合在一起。 主要測試點是;
1.實驗數據的處理
一是計算。 第二種是將數據繪制成圖表或曲線。 繪制曲線時,要特別注意使用平滑的曲線連接點,避免使用短直線連接兩個點。
2.實驗現象總結或實驗結論表達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是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的實驗研究,則應明確注明“在條件下,×××和×××??”,以及“相關、不相關”和“越大越小”和“正比例、反比例”要寫得盡可能準確。另外,很多實驗探究題都有表達的例子,注意讀清楚,遵循例子的格式。一般是最安全的方法。
3.抽象數學關系
這項測試要求相對較少,只需應用一定的數學知識即可。 4.提出新問題
由于問題的性質不同,因此很少進行測試。 但要注意根據實驗結果合理提出問題,不要隨意發散。
(六)交流與合作
這在實驗探究中非常重要。 但在考試中卻無法體現出來。 注意:要通過測量發現模式,需要多次測量,通常是三次。
第 2 部分 力學
1、儀器使用
在實驗室中,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比較精確的常用測量工具是和; 測量時間的基本工具是; 衡量質量的基本工具是; 測量力的基本工具是。 (一)尺度(參見第八頁P103) 1.了解尺度
右圖中,標尺的測量范圍為 ,分度值為 。 2. 尺度的運用
使用尺度的關鍵是“五會”。 現在:
會認識:即正確認識尺度、、;
將放:刻度線或某一(整數)刻度線應與被測物體的一側對齊。
標尺應盡可能靠近被測物體,不得歪斜; 閱讀能力:閱讀時,視線要在刻度上;
能夠閱讀:除了閱讀最小刻度以上的數字外,您還應該;
會計:記錄的計量數據,包括數值、數值和(沒有單位的數值沒有意義)。
3、特殊的長度測量方法
(1) 化曲線為直線:測量曲線軌跡為直線。例如:測量地圖上鐵路線的長度,可得到
將棉線與其重合,然后拉直并測量; 要測量薄圓鐵片的周長,請將鐵片沿直線滾動,然后測量起始長度和終止長度。
(2)更多地測量或多或少地測量。例如:要測量一張紙的厚度,您可以測量n張紙的厚度并將其除以n; 測量細銅
線直徑可以通過測量密集的繞組后的n轉彎長度,然后除以n; 測量建筑物的高度時,可以測量每個樓梯的高度,然后
乘以相應地板的水平。 此方法適用于完全相同的測量對象。 測量越來越小的可以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測量越來越少,等同于擴大測量范圍。 (3)使用工具翻譯。如圖所示
測量錐形的高度和圓柱體的直徑
使用的方法。
(4)替代方法可以直接測量
長度被替換為無法直接測量的長度。例如,在測量圓柱體的直徑時,您可以首先測量圓周,然后使用圓周和筆直
根據直徑與直徑之間的關系計算直徑。
[典型示例]
1.在下圖中使用比例尺的正確方法是什么?
()
AB
2.如圖所示,使用兩個量表A和B來測量同一對象的長度。 規模a的讀物是
比例B的讀數為,測量結果更接近量表上的真實值。 (2)秒表(請參閱 P105)
在下圖中,秒表指示。 (3)托盤余額(請參閱第8部分的第2部分)
平衡是測量質量的基本工具。 平衡的本質是棍子。
在實驗室中,用于測量質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盤平衡。 當需要更高的測量精度時,會使用物理平衡; 在生活中,衡量質量的常見工具包括和鋼鐵般的工具。
1.了解托盤平衡
在下面的圖片中寫下托盤平衡部分的名稱。在它們的情況下,重量盒中的重量總質量為; 游標量表的最大尺度為
,畢業價值是。
100克
5克
20克
20克10克
5克
[高中入學考試物理實驗問題的特別主題審查的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