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平: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物理教研組組長、拔尖創新人才部副主任、國際金牌教練、中學特級名師、省學科帶頭人、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省級骨干省物理學會副秘書長,省教育學會名師教育思想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省教育學會名師教育思想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省教育學會名師教育思想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教育部大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下屬的“物理課程銜接工作委員會”、“清華大學校計劃錢班——中學拔尖人才培養”聯盟常務理事、全國常務委員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聯盟成員,《物理與工程》編委,中國物理學會理事。 他們帶領的歷屆學生獲得的比賽成績:
(一)2007級學生獲銅獎1名,省一等獎4名。
(2)2010級學生獲銀獎1名,省一等獎6名。
(3)2013級學生獲得國際金獎1枚、國內金獎4枚、銀獎1枚、銅牌2枚,12名學生獲得省一等獎。
其中三人進入國家集訓隊并保送清華大學。 于躍升至世界第七位(中國隊共有5人,為東北三省唯一1人)。
(4)2016級學生獲得國際金獎1枚、國內金獎2枚、銀獎2枚,19名學生獲得省一等獎。
其中兩人進入國家集訓隊并被推薦到清北。 欒宏毅排名世界第二(中國隊共有5名選手,為東北三省唯一一名)。
(5)2019級學生獲得國內金獎3枚、銅牌1枚,22名學生獲得省一等獎。
其中,張俊杰進入國家集訓隊,并被保送至清華大學“姚期智班”。
孫文翰還獲得了IYPT(青年科學家物理競賽)國際金獎。
(6)2022屆的學生目前正在讀高三,正在備戰今年的奧賽。 2020年獲得國內銀牌2枚,其中省一等獎8枚;
鄭世宇:理學碩士,2017、2020年度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北京師范大學優秀畢業生。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物理教師,一年級物理競賽助理教練。
拔尖創新人才部
2021 年 9 月 3 日
考察物理實踐,報效國家和人民——楊玉萍老師談物理競賽:
新高中生,美好的高中生活開始了。 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在揚帆起航的日子里,我跟大家聊聊我對物理競賽的理解,希望對你們的成長有所幫助。 有幫助。
1. 誰可以選擇物理競賽?
1.無條件喜歡物理的學生。
有些學生喜歡物理,不是因為繼續深造,也不是因為家長或老師的勸說,而是因為他們喜歡自然科學,喜歡研究事物了解其起源,喜歡了解“力、熱、電”之間的密切聯系。和光”和生命,喜歡了解“嫦娥、天宮、天舟、天問、天河、神舟”原理。喜歡了解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那么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喜歡物理呢?有喜歡物理的表現有很多:比如喜歡物理的孩子會用《費曼物理》代替動畫,喜歡物理的孩子會在假期的喧囂中安靜地學習《新概念物理》,喜歡物理的孩子會閱讀《新概念物理》百科澄清了一個物理現象,喜歡物理的孩子在看3D電影時會研究“為什么不戴專門配備的眼鏡看不到3D效果”?
2、“有足夠的精力去學習”或逐漸“有足夠的精力去學習”的學生。
能夠好好學習是參加比賽的前提之一。 高中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物理比賽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最好能夠好好學習。 但并不是每個學生都生來就有學習能力。 事實上,他們可以逐漸獲得“學習的能力”。 每天的時間有限,高中課程的內容也很豐富。 僅僅通過少留作業來“用足夠的精力學習”,顯然是不科學的。 每天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如果你能找到科學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你就能逐漸意識到自己“有余力去學習”。
3、頑強、吃苦耐勞、善于研究、善于合作、創新、開放的學生。
高中的生活節奏很快。 如果利用節假日、周末等休息時間進行物理比賽,如果沒有頑強的毅力,肯定堅持不了; 高中的物理知識,本科的物理知識,甚至研究生的物理知識,前沿的物理知識,比賽過程都有涉獵,很難達到國內外金牌選手的水平沒有艱苦的工作; 余躍曾經用七頁半的A4紙算出一道競賽題。 沒有這種學習精神,他很難走在國內外的前列。 ; 欒洪義曾是當年物理競賽班的核心隊員。 他與同學們合作探索并回答他們的問題。 合作期間,欒宏毅和李亨通雙雙進入國家集訓隊。 這樣的成績的取得,與學生的合作學習密不可分; 競爭本身就是創新拔尖的途徑之一。 沒有創新潛力,不積極努力在創新中成長,就很難在競爭中取得成績; 心胸開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功。 心高氣傲物理競賽省一等獎,失敗時不氣餒,不驕不躁,豁達大度,最能影響一個同學能走多遠,更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長空間。 已經具備“堅韌、勤奮、鉆研、合作、創新、開放”品質的學生不一定要學會競爭。 相反,在這些方面有成長的學生可以參加競爭,他們也可以通過競爭讓這些素質更快更好。 很好的推廣。
2019年物理競賽省一等獎的22名學生及教練員合影。
2、為什么選擇物理競賽?
1、學習物理競賽,以科學研究為目標,立志報效國家、服務人民。
“為過去的圣人傳承獨特的知識,為萬代創造和平。” - 如果你有這個志向,選擇物理競賽是理所當然的。
2、物理競賽,研究事物了解其原理,探究萬物本源。
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 孩子們很容易愛上物理并選擇物理競賽。 例如:為什么高速列車與普通列車在不同的軌道上運行? 飛機為什么能起飛? 空調為什么能感知溫度并自動制冷和制熱? 為什么洗臉時用毛巾而不是塑料布擦臉? 為什么高壓鍋煮食物更快? 肥皂泡為什么有顏色? 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 為什么“日出江花比火更紅”? “魚飛淺底”的原理是什么? 為什么矯正近視和遠視的鏡片差別這么大? 為什么高血壓的人不能坐過山車、蹦極? 為什么從飛機上起飛時我的耳朵感覺不舒服? 為什么汽車輪胎有冬季和夏季之別? 為什么彎道上要限速? 巨輪為何能浮在水面上?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物理現象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因此,喜歡物理的學生很多,也有很多學生選擇物理競賽。 高中時期,他們花費時間和精力暢游在神秘的物理世界里,利用中學學到的物理知識可以解釋上述現象,揭開生活中自然現象的奧秘,無窮無盡。樂趣。
3.參加物理競賽,發展你的專業知識,這對你將來的學習和就業有幫助??。
很多學生選擇物理競賽,學習更多的物理知識,是因為自己所學的大學和專業,比如電子、微電子、電機、自動化、芯片、機器人、機械、通信、交通、土木工程、建筑、能源電力、等專業航空航天和航空航天需要物理學基礎。 很多學生都規劃好了自己未來可能的方向,自然而然地開始學習物理。 尤其是在國家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孩子對學習物理產生了興趣。 把一些精力投入到物理競賽中,學習更多的物理知識,為以后的學習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中學物理競賽與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對接,與“強基計劃”對接。
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計劃1.0和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學生甚至被各所大學的拔尖人才物理班所吸引,如北大“元培班”、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班”、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清華大學“葉其孫班”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計劃”、復旦大學“王道計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嚴濟慈班”、南開大學“柏靈班”、武漢大學“弘毅等拔尖人才物理班”因此,選擇物理競賽可以更好地與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和國家“強基計劃”對接。
2016年物理競賽省一等獎的19名學生及教練員合影。
3.如何在物理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一)明確競賽形式
初賽:每年9月第一周周末舉行,全國統一試卷。 我市組織選拔測試,2%進入復賽。
復賽:每年9月20日左右舉行,全國統一試卷。 各省組織考試,選拔省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和省隊成員。 每個省的省隊數量各不相同。 遼寧省物理省團隊約有十幾人。
期末考試:每年10月底舉行,全國統一試卷集中考試。 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決賽決出全國一、二、三等獎(即全國金、銀、銅牌); 其中,獲得金牌、排名全國前50名的球員進入國家集訓隊,免試高考,保送進入高等院校。
亞洲賽:國家集訓隊50名學員,經過全國統一集訓,選拔8名學員(選拔考試排名第6至第13名)組成中國隊,參加亞洲賽; 亞洲比賽每年5月由不同國家主辦,亞運會評選出亞洲金、銀、銅牌;
國際比賽:國家集訓隊50名學生,經過全國統一集訓,選拔5名學生(選拔考試排名第1至第5名)組成中國隊參加國際比賽; 每年7月,不同國家舉辦國際比賽,國際比賽評選國際金、銀、銅牌;
(2)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競賽學習方式
1、認真聽比賽課。 提前自學相關內容的學生在課堂上很容易出現失誤。 他們需要調整心理,上課認真聽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紙筆不離手。 重要的不是“學會”,而是“學會理解”。
2、認真完成作業。 認真完成教練布置的作業,同時有計劃地準備等比例的訓練題。
3、認真打牢基礎。 高樓拔地而起,樹根深如其高。 沒有扎實的基礎,急于跳級無異于毀掉潛力。 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吃透教材——包括高中教材、大學普通物理教材、競賽考試大綱等。
4、精心調整教材和習題的比例。 認真聆聽導師的指導,制定適合自己時間和精力的學習計劃。 只看課本不做習題是不行的,只看題不讀課本也是行不通的。
5、認真尋找可以一起學習的同學。 當幾個學生協作探索時,學習效率就會不斷提高。
6、認真制定學習計劃并組織實施。 在教練的指導下,在班主任的鼓勵下物理競賽省一等獎,在家長的推動下,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學習計劃要隨時調整。 在以后的競賽學習中,我們會一起前行。 希望每一位選擇參加體育比賽的同學都能攀登比賽的珠穆朗瑪峰,實現個人的成長——今天的你們為學校增添了榮耀,將來也必將成為祖國的棟梁!
相關鏈接:
2013年,于躍獲得物理奧林匹克國際金牌,世界排名第七。 (圖為于悅學生在哥本哈根領獎)
2016年,欒宏毅在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國際金牌,排名世界第二。 (圖為欒宏毅領獎返回蘇黎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