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認為,只有當且僅當物理是好的,數學才是好的。” 一般人眼中的數學和物理幾乎就是指高中數學和高中物理。 只是說明解決高中數學和物理問題的思路是相似的。 中學階段的數學和物理與學術階段的數學和物理顯然還有很大差距。 物理學學科本質上是一門實驗學科。 當然它有自己的理論體系,但它的理論體系不一定要數學意義上的嚴謹,因為物理解釋和物理圖片對物理學家來說更重要。 數學是一門思維和形式科學的學科,邏輯嚴密性是數學推導的基石。
現代科學研究長期以來一直高度分化。 對于數學系的學生來說,如果不是數學物理專業,大學里學過普通物理就夠了; 對于物理系的學生來說,如果主修實驗物理,大概不需要學習太多的高級課程。 數學課程——用用補用就行,不必系統學習。 當然,對于那些處于前沿理論物理和前沿數學交叉點的人來說,比如研究弦論的人,他們可能對數學和物理都了解很多——當然,這個“了解很多”不能用專業人士的標準來定義。 判斷,比如說數學巔峰VS物理巔峰,很多做數學物理的數學家,在物理學家眼里可能不太懂物理。 至于做理論物理的人的數學基礎,我想到了上學期這個系教授開設的數學物理課程。 有一些物理系的學生來聽。 講座一開始是關于堆棧的。 大家都說太難了,要求簡單一點。 于是教授開始把講課變得簡單一些,以照顧大家的感受。 隨后,一名物理系學生舉手問道:“你說的‘mod out’是什么意思?” 。 后來物理系的學生就不再來上課了。 。
當然,上面說的是學生的情況。 對于真正的數學物理學家來說,還是有一些人精通數學和物理的——比如上面提到的教授,被物理學教授們公認為懂很多物理。 一位數學家數學巔峰VS物理巔峰,同時也是物理系教授; 他的導師是數學物理領域的先驅。 但話又說回來,數學和物理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 這是不同的專業背景、知識背景造成的認知偏差。 因此,在討論這類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你要討論的數學、物理,數學和物理是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