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省數學省隊,CMO 66分。
以下是流水帳。
初中的時候,我在班上算得上是數學成績很好的學生。 我常常能解決一些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 不過,我并沒有接受過任何初中比賽或高中比賽的特殊訓練。
其實我當時就已經有參加數學競賽的打算了。 只是當時我并不知道高中數學競賽的流程是什么樣的,也不知道測試的內容是什么。 所以當時我只是單純的覺得自己喜歡數學,而且數學還不錯,所以就想著等進了高中可以嘗試一下。
我中考成績不好,沒有考上四大名校之一天津高中物理競賽,所以如果我想參加高中比賽,我就沒有這么好的資源。 當然,我剛初中畢業,不知道。
拿到高中生手冊后我才發現,這個學校以前的數學競賽水平真的很一般。 而且當時我對數學競賽的難度還不太了解。 我只是覺得我喜歡數學,所以我就報名參加競賽班,嘗試一下。 如果我做得好,我會留下來專注于比賽。 所以,我其實是在高一的時候才開始參加比賽的,不像很多大佬是初中甚至小學就開始參加比賽的。
高中第一學期結束后,我的學習成績比較穩定,沒有受到競爭的阻礙,數學班一直保持在前三名的位置。
這個時候,我其實是有些動搖的。 學校的比賽成績并不突出。 當時我們學校還沒有省級數學隊,每年省級隊不超過兩個。
當時最支持我參加比賽的人是我所在學科班的班主任。 她告訴我,如果我只是想上一個比較普通的985,那么我就可以安心地繼續我的課題,絕對沒有問題。 但如果我想去清華北大,我就必須留在競爭班。
我們的教練也是比較年輕的90后一代。 他表示,希望能把這個班級帶到至少一支省隊。 他說我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 他要求我們不要因為我們學校以前的比賽不好就否定自己。 能力。
之后,我決定留在競技班。 當然,當時我也想了很多。 除了寒暑假期間比賽班不用做作業之外,經過寒假的訓練,我感覺自己的水平提高了很多。 我個人覺得我參加比賽的下限應該和只參加科目的上限差不多,所以我更加堅定了參加比賽的決心。
從那時起,我的注意力逐漸從科目轉向了比賽。 除了科目作業之外我從來不會做任何題。 做完作業后我會立即閱讀競賽書。
高一到高二的暑假結束后,我們參加了2017年高中聯賽。 我只考了省二等,我們班的另一位同學考了省一等,成績距離省隊線“僅”一題。 當然那年的題是平面幾何,40分。
他是我們學校第一個在高二時獲得數學第一名的學生。 我們的同學們越來越有信心,相信我們學校的省一隊能夠在我們中間脫穎而出。
高二上學期,我逐漸開始在課堂上參加比賽。 高二下學期,我徹底停止了這門課的學習。
那時候的生活就是早上模擬考試,下午做題,晚上看書。 當然,如果天氣好的話,下午可以提前一個小時出去玩或者踢足球。
直到學業水平考試,我們每天都在比賽,我和幾個希望加入省隊的人正在準備清華大學的飛行簽證。
說實話,試水影響了我的比賽節奏。 好在影響不大,試水后可以很快調整。
然而,飛行簽證是在試水之后就拿到的。 我當時狀態不好,沒有參加面試。 另外兩個同學和我一樣,筆試只回答了一題。
慶幸的是,飛行簽證并沒有對我的心態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我們繼續看書、答題、考試。
當然,從高二到高三的暑假里,我有幾次考試考得不錯,但也有幾次慘敗。
比賽一直在上上下下,我們終于進入了聯賽的最后一場比賽。
其實初試一直是我的短板,經常得分不到60分。 但到了高聯聯賽那天,我拿到試卷后,直接看到了大題。 前兩題應該很簡單,但第三題圓錐曲線一直是我的短板。 我感覺這次我可以起飛了。 做完填空題和前兩道大題后,我就寫完了最后一題我能馬上寫的東西。 我還有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
此時我必須在檢查填空題和討論圓錐曲線之間做出選擇。 我決定放棄圓錐曲線,保留之前的100分。
考完第一題,我的心情非常好,因為這意味著“只要”做完三道二題,我就能進入省隊。 以前模擬考試的時候,第二次考試基本上都是三道以上的題。 所以我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
當我拿到第二張試卷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第三題和第四題,我就覺得第三題不會難,第四題卻顯得有些眼熟。 當時我就覺得省隊線至少要200起步。
第一個小時我很絕望。 我差點沒寫,連我最擅長的平面幾何都沒有什么想法。 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可能連一分錢都攢不下來。
好在我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情況,用稍微暴力一點的方法完成了幾何,然后用一開始我認為行不通的數學歸納法來做代數。
還剩下大約半個小時,我又陷入了選擇:是做看似簡單的組合,還是熟??悉的數論。
剩下的半個小時,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這兩個問題,所以我就寫下了我能寫的一切。 對于這兩個問題,我只寫了一些關于數論和組合的有用的東西。 沒有得分。
考試結束后,我給自己打了180分,答對后感覺代數可能有一點瑕疵,但是數論10分,代數30分,幾何40分,應該可以了如果我嘗試100分的話問題不大。 180左右,感覺省一隊應該穩定,但是和省隊還是有一些差距。 我當時估計省隊線是200。
我們繼續上訴了幾個星期。 其實我一直覺得沒有希望,所以也沒有太在意。 我只是集中精力回到正題,彌補物理方面的缺漏。
九月底左右,教練來找我,告訴我,我在省里的排名在七八左右,肯定能進省隊。 我只需要等待發往北京的論文審核并返回即可公布。
除了我之外,我們比賽班還有一位省第一名的同學,成績也比較靠前,于是我們就開始了金秋營的準備。 因為以前北大金秋營大牌太多,考試不容易,而且第一省北大的沒能通過初試,所以我們都報考了清華大學金秋營。
結果我們金秋陣營都炸了。
2018年,清華大學金秋營僅招收了不到30人。 名額比以前少了很多,所以筆試的分數也比以前高了。 我們基礎不扎實,自然沒能通過考試。
另一個同學已經回班學習科目了,我還在準備CMO。
不過,因為在加入省隊之前幾乎沒有進行過CMO的訓練,所以組合幾何等聯賽中考的內容我并沒有學到,而是在CMO中考的。 而且因為我比較懶,所以學習也不是特別認真。
這段時間我的日程安排是上午真題/模擬考試,下午和晚上看書。 當然,還有體育課。
我是2006年以后才考CMO真題的,和之前的分數線相比,大部分都是金牌分數。 有少數能進入集訓隊,但也有少數幾次沒有達到金牌線。
最近一次是在 2017 年天津高中物理競賽,我的成績正好在金牌線附近。
那時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因為清華在賽前表示,銀牌和金牌都可以簽約,但銀牌需要再參加一次清華考試。 所以,我抱著雙贏的心態去了CMO。
是的,你浮得越高,摔得越重。
雙十一晚上還在看曼徹斯特德比,第二天一早就趕到機場飛往成都。
我們中午到達成都,下午休息。 我很幸運,作為我的室友,在全省排名第一。
現在到了成都,我的想法是順其自然,因為這兩天我可能不會學到太多東西,而且可能還會影響我的心態。
第二天,13號上午,我們參加了在成都七中舉行的開學典禮。 其中,《變臉》這檔節目頗為吸引人。 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個熊貓娃娃。 開幕式結束后,我們到操場合影留念,然后返回酒店。
14日早上6點10分,酒店的叫醒服務把我們叫醒了。 洗漱完畢后,我們就去餐廳吃早餐。 6點50分,所有人都要上車,并被叫到名字。 七點準時出發。 7點20分左右我們開始進入考場。 不允許使用任何電子設備。 手機、手表等必須在考場外交給領隊。
考試須知廣播后,開始發放試卷和答題卡。 八點前必須將試卷反面朝上,八點鈴聲一響才可以翻轉。
第一天的試卷,幾何被列為第三題。 我很高興,因為我最擅長幾何。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先按順序做吧。
第一道代數題,基本可以秒查出條件等條件,之后的過程就比較簡單了。 既然有一項可以判定為非負,那我就直接討論一下。 這個問題被認為是一個分數問題。
第二題組合。 其實此時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只是我一開始就排除了正確的方法。 想了想,我就跳過第二個問題,直接進入第三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一共花了我兩個小時。 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考慮使用相同方法時哪種生成方法更容易啟動。
做完第三題,還剩半個小時。
這時,我做出了最錯誤的決定:放棄2,保留1和3,并確保沒有筆誤。 事實上,第二個問題根本就沒有花半個小時。
其實根據以往的經驗,每天兩道題基本就能保證進入集訓隊。 但我實在是覺得第一天的試卷比較容易,所以三題沒答對我有點不甘心。 畢竟直覺告訴我,第二題不會很難。
第二天,第四題竟然是用尺子和圓規畫畫,和橢圓有關。 經過計算,證明第一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在第二個問題中,我在用尺子和圓規繪圖時又犯了一個錯誤:默認給了我橢圓的中心。 所以,這道題就丟了一半分。
第五題是一道組合題,并不難,但是對我來說比較復雜,所以有一種情況我沒有做對。
問題六:一看就知道做不到。
第二天考試出來后,我告訴教練我可能拿不到金牌了。 那天下午,我去了學校招生辦公室的幾個房間進行面試,以了解全部情況。
最后,我得了66分。 訓練隊得分87分。 21分正是第二題的分數。
這套試卷其實還是蠻適合我的。 我最不擅長的數論被排在第六位,很多人都不擅長。 比較好的組合放在第二個和第五個,難度并不大。 我擅長的幾何,被分成了三塊,做出來了。
各種錯誤堆積起來,我只得到了銀牌。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解決了第二個問題就一定能加入團隊。 畢竟我的第五個問題有一點筆誤。 不過,我對于沒有獲得金牌還是很不高興。
雖然我的能力確實不是很強,但是在一套合適的試卷上拿到了最差的成績,心里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回到班級后大約半個月的時間里,我的心情很不好,沒有任何學習。 我想盡一切辦法逃避學習。
由于接下來去復旦面試,我還是學了一點數學。
12月中旬,我去上海面試。
就在我生日前兩天,我收到了一本復旦大學的書。 生日那天,我給自己一個美好的假期。
雖然心里不愿意這樣做,但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 我工作不努力,不認真,學習不夠好,成績不夠好。 我真的不值得更好的結果。
競爭也是一種競爭,食物才是原罪。
下一步就是高三的學習。 不嚴重,但還過得去。
最終我的高考成績是632分。
總體而言,我的競技生涯相當令人滿意。 雖然沒能實現我的夢想,但我還是到達了一個好地方。
我首先了解到了比賽的目的,除了這是我最有可能進入清北的道路之外,我確實喜歡數學。
雖然我在數學所被大佬虐待,數學也一塌糊涂,但數學是唯一能讓我真正靜下心來思考的學科,是唯一能讓我這樣浮躁的人冷靜下來思考的領域。學習。
知道自己有多有天賦是件好事,至少可以讓你以更謙虛的態度學習數學。
多于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