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學習物理離不開數學的應用,學習物理比賽當然也是一樣。 在學習物理競賽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如何學習高等數學的問題。 應該讀什么類型的參考書? 你什么時候開始學習? 如何高效學習? 和老關一起看吧~
1.高中數學
首先要盡快學習的是
高等數學是學習物理的工具,高中數學的這一部分是學習高等數學的工具。 因此,學習的重點是理解基本概念并順利應用。 你不需要糾結于困難的問題,也不能死記硬背。 在此基礎上,你還必須快速學習。 。 這部分內容不要依賴當前的高中教科書。
復數也很重要,但是應該放在后面,振動和波動部分,和物理結合起來,當時高等數里也討論了泰勒展開式。
2.矢量
高中數學只講二維向量,而且只是表面的、膚淺的。 它不適合物質主義者。 物理應該直接學習三維向量,可以穿插上一節提到的高中數學,效率更高。 高中教完三角函數,我們可以講點積,講完行列式,我們可以講叉積。
柯西不等式、空間平面方程等都可以作為點積的應用例子。
3. 限制
微積分的核心思想是無窮小物理競賽慣量,也就是極限。 但涉及到高等數學,一開始就只嘗試極限部分,不要學得太深。 不要花太多時間關注極限、N-ε、δ-ε 的嚴格定義。 此時,各種高等數學教科書都“講得太多”了極端,包括范迎川的相對簡潔的《高等數學講義》。
所以極限部分最適合的參考書其實是舊版高中教材的微積分部分。 簡單提到了極限的定義,只需要知道兩個常用的重要極限即可。 (在談論e時,還可以談論排列組合和二項式定理。)
如果你想進一步研究極限和無窮小細節,可以等一段時間再回頭看高等數學書籍; 少數有遠大抱負的學生可能需要數學專業的“數學分析”來滿足自己的抱負。
4. 導數、不定積分、定積分
這部分是結合運動學來學習的,在整個力學學習過程中隨時鞏固。 可以同時學好數學和物理。
高等數學書籍仍然有局限性。 一變量微積分實際上只討論 R→R 的微積分。 其實物理學中最常見的就是向量微積分,即R→R3的微積分。 在學習標量微積分的同時,還必須隨時了解相應的向量微積分。 此內容可以在大多數普通物理和力學書籍的附錄中找到。
順便說一句,衡量一本普通物理教材好壞的方法之一就是看它是否能熟練運用向量微積分。
5. 偏導數
與物理結合的學習有幾個可行的切入點。
6.重點
應結合轉動慣量的計算來學習重積分。 并借此機會了解極坐標、球坐標和柱坐標中的積分,以及這些曲線坐標系中的微元。
7.曲線積分、曲面積分
曲線積分在力學的功和能量部分中介紹物理競賽慣量,在靜電勢部分中回顧,并在磁場的安培電路定理部分中再次遇到。 表面積分是在靜電學部分討論高斯定理時通過通量的概念引入的。
8.場論
(1)靜電部分
(2)在磁性部分
此時格林公式只是斯托克斯公式的二維簡化,非常簡單。
很多數學家看到格林公式的時候,都是老師講授的《高等數學》中難以理解、難以記憶的莫名“難點”。
9.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在物理學中隨處可見。 每一類微分方程在使用的時候都可以隨時討論,所以我就不舉例了。
10. 補充說明
一般來說,一般的路徑是先學習高中數學和物理,然后再學習高等數學和普通物理。 因為直接在高等數學的基礎上學習普通物理更加高效并且可以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但該選擇哪條路線呢? 還是要根據學生和教師的主客觀情況,做出適當的判斷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