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質的組成
碳原子組成
物質的組成:普通物質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無論大小,無論是生物還是非生物高中物理擴散現象,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組成的。
2. 擴散
氣體擴散
液體擴散
(1)擴散定義: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相互進入的現象。 例如,墨水在水中擴散等。
(2)擴散的物理意義:它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斷地進行無規則運動。 表明分子之間存在間隙。
(3)擴散的特性: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發生擴散。 當擴散發生時,每個分子隨機移動。
3.分子的熱運動
墨水的擴散
(1)定義:分子永不停歇的無規則運動稱為熱運動。 無論物體處于什么狀態、什么形狀、溫度高低,都是如此。 因此,所有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
(2)影響因素: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 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劇烈。
4. 分子間力
分子重力
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吸引和排斥同時存在,具體如下:
(1)當分子間的距離等于r0(r0=10^-10m)時,分子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相等,合力為0,沒有外力。
(2)當分子間距離減小并小于r0時,分子間的吸引力和斥力都增大高中物理擴散現象物理資源網,但斥力增大得更快。 斥力大于吸引力,分子間力表現為斥力。
(3)當分子間距離增大并大于r0時,分子間的吸引力和斥力均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 吸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間力表現為重力。
5.內能
氣體分子運動模型
(1)定義:組成物體的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與分子勢能之和。 分子動能:分子由于運動而擁有的能量。 它的大小取決于溫度。 分子勢能:分子由于相互作用力的存在而擁有的能量。 它的大小由分子之間的距離決定。 單位為焦耳(J)。
(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斷地無規則運動,無論物體處于什么狀態、什么形狀、溫度高低。 因此,所有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
(3)同一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其內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體的內能不能僅根據溫度來比較。
(4)影響內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數量、分子的質量、熱運動(溫度)的強度、分子間的相對位置。
6.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
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物體內能的變化:
(1)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傳熱。 功:兩種不同形式的能量通過功轉化。 傳熱:不同物體之間內能的傳遞。
(2)熱量: 定義: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稱為熱量。 b. 單位:焦耳(J)。
7.比熱容
比熱容
(1)定義:一定質量的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其質量與升高溫度的乘積之比,稱為該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單位:焦耳每千克攝氏度,符號為J/(kg·℃)。
(2)比熱容是反映物質本身性質的物理量。 比熱容僅由物質本身決定。 它反映了物質吸熱(或放熱)的能力,與物質的質量有關,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溫度、形狀、位置等無關。 然而,物質的比熱容不僅與物質的種類有關,還與物質的狀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