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集訓隊50個席位中,湖南球員獲得20個席位。 10月28日晚,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頒獎典禮在長沙舉行。 本次比賽由長郡中學主辦。 在這場一年一度的物理高材生對決中,湖南選手再次取得了耀眼的成績。 據悉,全國有近66萬名學生參加預賽,2.65萬名學生參加復賽理論考試,2605名學生參加復賽實驗考試。 最終,共有365名同學進入決賽。 本次比賽共產生一等獎120名、二等獎120名、三等獎125名。
成績:湖南6所中學上榜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物理學會領導主辦的一項賽事。 本次比賽決賽由湖南省物理學會、湖南師范大學、長沙長郡中學主辦。 2021年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將于10月23日起在南京、蘇州舉行,由江蘇省物理學會、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蘇州中學聯合主辦。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自1984年首次舉辦以來,已舉辦了37屆。幾十年來,這項中學生競賽在促進青少年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素養、提高綜合素質,選拔優秀人才。
“長郡中學自接過比賽會旗以來,已進入籌備倒計時,力求以豐富的經驗、高參與度、精細的服務,將本次比賽打造成一次難忘的經歷。” 長郡中學校長李素杰表示,這次比賽不應該只是一場物理比賽。 物理學作為科學領域的基礎學科,應該是未來科學家后備人才的聚集。
今年總決賽獎牌數擴大至金牌120枚、銀牌120枚、銅牌125枚。 據統計,國家集訓隊得分線為254分,金牌得分線為214分,銀牌得分線為167分。
湖南共有20人進入集訓隊; 浙江、四川各6人入場。 其他省份包括北京、湖北各4人,重慶3人,上海2人,河北、江蘇、江西、山西、天津各1人。
入選國家集訓隊的20名湖南學生中,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8人、長郡中學4人、雅禮中學4人、株洲二中2人、長沙一中1人中學、廬山國際實驗學校各1人。
專家:湖南物理競賽訓練進入良性循環
湖南球員獲得了40%的國家集訓隊席位。 他們有主場優勢嗎?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陳曉林表示,不排除主場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的優勢,但湖南隊的表現已經連年崛起,即使不在國內,在湖北舉行的第3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湖南省35人參賽,榮獲24枚金牌英語作文,18人入選全國物理訓練隊。 這次只是略有增加。
分析湖南選手為何如此優秀高中物理競賽實驗培訓,陳小林表示,一方面,湖南人優秀,湖南學生一直很優秀;另一方面,湖南人優秀,湖南學生優秀。 另一方面,湖南的物理教練也非常優秀,憑借多年積累的參賽經驗,比賽進入了良性循環。 因此,湖南近年來勢頭強勁。
他還提到,物理競賽對于提高我國青少年學生的科學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它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高考成績區分度較低時選拔優秀學生的有效途徑。 他希望同學們以獲取新知識、探索未知領域、服務人類社會為學習目標,努力學習前人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留給我們的知識精髓,培養科學素養,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和科學習慣,以及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自由精神,逐步學會用質疑和批判的眼光來分析問題。
長軍學子榮獲總分第一、實驗第一
張斌是長郡中學1801班的學生。 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獲得總分第一名、實驗第一名。 這個長沙妖子一直被視為別人眼中的“一代宗師”。 中考,他不僅考了6A,數學和文科都取得了千分之一的成績,這是同學們望塵莫及的。 不過,對于第一名的成績,張斌直言:“我很驚訝,本來我只是想參加國家集訓隊的比賽。”
張斌的總成績為329分,比第二名足足多出23分。 實驗考試他得了100.5分(滿分120分)。 總結自己的“制勝秘訣”,他將其歸結為心態穩定。 “問題總是有難有簡單。沒有人能回答所有的問題。我會跳過真正困難的問題高中物理競賽實驗培訓,但我必須得到我會做的問題的分數。” 就這樣,心態穩定的張斌老師無論是分數還是實驗都獲得了第一名。
了解張斌的人都會知道,張斌其實是一個對待學習非常認真的人。 他的初中老師付墨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張斌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 他有一次考試寫作不及格,兩天內把作文改寫了9次。 由于同一個單詞在兩本詞典中的發音不同,老師在一周的課間休息時間被“綁架”,以找出該單詞的正確發音; 他幫老師批改聽寫,嚴格到全班沒有學生。 人們幸免于難。 正是這種性格,使他對待每一道物理問題、每一次物理實驗都非常認真。 “我特別注意實驗的每一個小細節,一定要盡力而為。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在實驗中丟了很少的分。”
張斌已經很久沒有接觸過物理比賽了。 他是在進入高中的暑假期間才接觸到這個神奇領域的。 競技生的學習緊張又枯燥,每個月只有半天休息時間,但張斌也不覺得難。 只是有時候連續幾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他會感到壓力很大,但他很感謝教練和父母在這種時候幫助他緩解壓力。 “我的父母都是個體戶,永遠不會因為我成績的起伏而批評我。相反,他們可能更關心我生活中是否有不當行為。”
目前,張斌已具備清華大學錄取資格,他選擇繼續從事應用物理研究。 “清華大學人才輩出,我希望能化壓力為動力。” 張斌說道。
瀟湘晨報記者沉浩長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