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近年來,核心素養這一術語受到教育界和學者們的廣泛討論和研究。針對物理學的特點,教育部于2017年發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到了物理核心素養。實驗作為物理學的基礎,在物理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基于物理核心素養設計高中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促進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高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在相應的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深入探究了物理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和結構,同時立足于物理教學的動態和物理學的前沿,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分別對部分高中學生和一線教師進行了調查和訪談,旨在進一步了解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總體情況。 調查結果如下:在物理實驗方面,學生對物理實驗頗感興趣,但由于設備和課時安排等原因,做實驗的機會較少,實驗探究意識與能力也比較薄弱;在物理核心素養方面,學生對物理概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要素的了解基本有限,但在物理學習的具體運用上貝語網校,除少數學生外,整體表現比較薄弱。根據問卷分析,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從“物理概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具體案例闡述了如何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體現物理核心素養,并針對相應的教學設計提出了相關策略,即:根據“課”,選擇合適的實驗對象,巧妙引導學生形成物理概念; 善于運用物理思維方法啟發學生形成科學思維;合理安排各類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在實驗教學中以情感打動人心,傳遞科學態度與責任。其中高中物理探究實驗論文,從常見的課程類型(概念課程與規律課程)、物理思維方法(模型建構法、假設法、類比法與控制變量法)、實驗類型(演示實驗、學生小組實驗與課外小實驗)與科學精神(探索精神、創新精神與奉獻精神)等方面,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分析物理核心素養的體現,并設計相應的教學設計。最后,以物理核心素養為基礎,結合所提教學設計的相關策略,選取“力的分解”進行完整的教學設計,并將該設計運用到課堂實踐教學中,進行總結與反思高中物理探究實驗論文,力圖為高中學生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