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無法提供1996年高考物理試卷,但我可以給您一些相關例題以供學習參考。
例題1:
在距地面高為h處豎直上拋一質量為m的小球,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上升最大高度為H,設小球從拋出到落回地面過程中阻力做功大小為Wf,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Wf=(mgH+mgh)
B. Wf=mg(H+h)
C. 若選擇地面為零勢能面,小球上升到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是mgH
D. 若選擇地面為零勢能面,小球上升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相等的位置在距離地面H+h處
分析:
小球上升和下落過程都受到阻力,且阻力做負功,根據動能定理即可判斷。
選項A:小球上升和下落過程都受到阻力,且阻力做負功,根據動能定理可得:$W_{f} + 0 = 0 - ( - mv^{2})$,解得$W_{f} = (mgH + mgh)$。選項A正確。
選項B:小球上升和下落過程都受到阻力,且阻力做負功,根據動能定理可得:$W_{f} + mgh = 0 - mv^{2}$,解得$W_{f} = - mgh$。選項B錯誤。
選項C:小球上升到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是$mgH$。選項C正確。
選項D:小球上升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相等的位置在距離地面$H$處。選項D錯誤。
總結:本題主要考查了動能定理的應用,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例題2: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經過時間t速度為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這段時間內物體受到的沖量為Ft
B. 這段時間內物體受到的沖量大小為mv
C. 恒力F對物體做的功為$\frac{1}{2}mv^{2}$
D. 恒力F對物體做的功為Ft
分析:
根據動量定理可知,沖量等于動量的變化量,而動量的變化量等于末動量減去初動量;根據功的公式可求得恒力所做的功。
AB.由動量定理可知,沖量等于動量的變化量,而動量的變化量為mv-0=mv,故沖量為mv,故A錯誤,B正確;
C.由動能定理可知恒力F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即$\frac{1}{2}mv^{2}$,故C正確;
D.由功的公式可知恒力F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力與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積,而力與位移的方向并不一定相同,故D錯誤。
總結:本題主要考查了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的應用,難度不大。
以上是部分1996年高考物理試卷的相關例題,供您參考。建議您訪問官網獲取更多信息。
1996年高考物理例題及解析:
例題: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4m/s,1s后速度大小變為10m/s,則在這1s內該物體的加速度可能值為多少?
解析:根據題意,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4m/s,1s后速度大小變為10m/s,說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假設速度方向相同,則加速度為:
a = (v2 - v1) / t = (10 - 4) / 1 = 6m/s2
假設速度方向相反,則加速度為:
a = (v2 + v1) / t = (10 + 4) / 1 = 14m/s2
綜上所述,該物體的加速度可能值為6m/s2或14m/s2。
1996年高考物理常見問題如下:
1.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和平衡條件的應用是高考的重點,這部分內容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經常出現。
2. 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也是高考的熱點,這部分內容在填空題和計算題中經常出現。
3. 動量和機械能結合的應用也是高考的一個亮點,這部分內容在填空題和計算題中也經常出現。
此外,還有一些常見例題:
1. 光滑水平面上,一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撤去一個力,它還可能做哪些運動?
2. 物體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線運動嗎?
3. 物體在恒力作用下做曲線運動時,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如何變化?
4. 物體在恒力作用下做曲線運動時,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變化?
以上問題均是物理高考中常見的問題,需要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注意理解和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