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四章五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練習題一、單選題如圖所示,小剛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將燃起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聯通光屏至80cm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老花墨鏡,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必須將光屏向左聯通如圖所示,小剛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將燃起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聯通光屏至80cm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保持蠟燭位置不變,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老花墨鏡,將光屏左移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圖為光線經過透鏡光路圖,其中錯誤的是()(填序號).如圖所示,一塑膠薄膜組成的房頂下堆滿著一堆麥草,夏季雪后,陽光穿過薄膜上的積水,照射到草料上,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小華朋友借助太陽光檢測凸透鏡的焦距,技巧如圖所示。他注意到讓凸透鏡正對陽光,但沒有仔細調節紙片與透鏡的距離,在紙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時,就測出了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這么,凸透鏡的實際焦距(置于凸透鏡主軸上焦點以內的點光源S發出的光,通過凸透鏡后的光路如圖所示,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小明這組得到一組數據:物體距透鏡35cm,在距物體42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你覺得下述推論中,正確的是(物體離凸透鏡22分米時,能在光上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像,則下述判定正確的是(假如物距大于11分米時,一定不能成虛像假如物距等于11分米時,一定成放大的虛像假如物距小于11分米時,一定成放大的虛像改變物距,當像距為22分米時,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10.如圖所示,一玻璃磚內有一凸形氣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磚的側面,通過玻璃磚后,折射光線將(一直平行二、多選題難以確定11.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物距為5cm時成實像,物距為8cm時虛像,這么下述說法正確的是(物距為17cm時,一定成縮小的虛像12.物體從距離凸透鏡14cm處聯通到距離凸透鏡20cm處,調整光屏的位置總能在光屏上的到倒立的、放大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以上都不對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燃起的蠟燭置于距凸透鏡32cm處,在透鏡另左側距透鏡18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透鏡位置不變,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也可以得到燭焰清晰的像1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八年級凸透鏡成像題及答案,某次實驗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的像,如圖所示.假若換用了焦距稍小的凸透鏡八年級凸透鏡成像題及答案,為了在光屏上依然能得到像,可行的辦法是(兩者位置都不動,在凸透鏡前放一個焦距合適的凹透鏡三、填空題15.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很大的天體.如圖,兩星體1、2發出的光在經過某黑洞附近時發生了彎曲然后射向月球,月球上的人類觀測到星體1的位置比原位置_____(選填“偏高”、“偏低”或“不變”);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個光學器件取代它對光的作用(光學器件的規格可小于黑洞),該光學器件為_____.16.如圖所示,志剛同事在一次實驗課上,把一支鋼筆置于一只盛水的燒瓶后,透過燒瓶觀察鋼筆的像.他驚奇地發覺,手中鋼筆的筆尖本是朝左的,可他看見的像卻是筆尖朝右,這是由于盛水的燒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志剛朋友聽到的是鋼筆的填“靠近”或“遠離”)燒瓶,他所見到的像將會弄成筆尖朝左.17.如圖,一束平行光經過凸透鏡折射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鏡對光有作用,它的焦距是。
四、作圖題18.綜合畫圖光路圖:如圖所示,小雪想要借助一塊平面鏡和一個凸透鏡,使此時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后聚焦于井底一點。請標出平面鏡和凸透鏡的位置。五、實驗探究題19.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李紅對有關探究實驗進行了回顧和思索:(1)如圖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裝置。可折轉的硬紙板作用,不僅能呈現光路外,還可以。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規律,應該改變多次實(2)如圖乙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裝置。玻璃板應與桌面,實驗時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燃起的蠟燭A,為了確定像的位置,你的操作是。(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調整蠟燭、透鏡和光屏到圖丙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清晰的燭焰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借助這一原理制成的;若將蠟燭稍遠離凸透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要再度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述方式:若聯通光屏,則應將光屏(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若不聯通光屏,則可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再放上一個焦距合適的(填“凸透鏡”或“凹透鏡”)。20.圖是佑子朋友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的裝置。(1)當蠟燭坐落圖中的B處時,聯通光屏到D處,觀察到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時像和物大小相等,則該凸透鏡焦距為。
(2)緊接著,佑子用不透明的硬紙板檔住凸透鏡的下半部份,發覺光屏上呈現的像是(選填“完整”或“不完整”)的。(3)佑子朋友把蠟燭向右聯通5cm,屏上的像顯得模糊。要使像變清晰,光屏應向(選填“左”或“右”)適當聯通,此歲月屏上的像應當是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虛像。六、綜合題21.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可以通過畫光路圖去理解。在光路圖中凸透鏡用圖甲表示,O點為光心。F為焦點。(1)請在圖乙中按照凸透鏡成像光路圖畫出物體AB(2)若圖乙中物體AB在凸透鏡另左側能成一個等大、倒立的虛像,物距【答案】D【解析】解:AB、此時物距大于像距,即說明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幻燈機就是借助該原理制成的,故AB錯誤;C、保持凸透鏡不動,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減小,像距降低,像變小,將蠟燭向左聯通,光屏也要向左聯通能夠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故C錯誤;D、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老花墨鏡,老花鏡是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可以提早成像,再在光屏成清晰的像,必須將光屏向左聯通,故D正確。(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虛像。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虛像;物距等于像距時,成倒立等大的虛像;物距大于像距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2)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像變大。(3)物體處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虛像;(4)依據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進行剖析。熟練把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能依照實驗中物距與像距的變化,判定成像的特性與規律是解答的關鍵。【答案】D【解析】解:AB、此時物距大于像距,即說明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幻燈機就是借助該原理制成的,故AB錯誤;C、保持凸透鏡不動,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減小,像距降低,像變小,將蠟燭向左聯通,光屏也要向左聯通能夠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故C錯誤;D、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老花墨鏡,老花鏡是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可以提早成像,再在光屏成清晰的像,必須將光屏向左聯通,故D正確。(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虛像。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虛像;物距等于像距時,成倒立等大的虛像;物距大于像距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2)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像變大。(3)物體處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虛像;(4)依據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進行剖析。熟練把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能依照實驗中物距與像距的變化,判定成像的特性與規律是解答的關鍵。
【答案】B【解析】解:A、延長線過另左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故AB、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故B錯誤;C、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故C正確;D、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故D正確.凹透鏡三條特殊光線的畫圖:延長線過另左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過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答案】D【解析】解:薄膜上的積水中間厚,邊沿薄,正好產生了一個大的凸透鏡,而此時太陽光通過這個凸透鏡發生折射,麥草又在凸透鏡的焦點處,就很容易造成麥草的燃燒.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射到地面上的太陽光看作是平行光,當平行光通過凸透鏡折射會聚在焦點上,假若達到一定濕度,正好是麥草的燃點,這么麥草才會燃燒.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鏡對太陽光的會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解析】解:只有當光斑最小、最亮時,才是焦點,而光屏上產生的點不一定是最小的光斑,因而在焦點之前和焦點以后光斑都不是最小。
因而當檢測的距離為L時,焦距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太陽光可看做是平行光,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鏡上經過折射后會聚到焦點,若光屏到透鏡的距離大于或小于焦距的距離,則在光屏上產生的光斑都不是最小的。本題考查檢測凸透鏡焦距的方式,明晰這些檢測方式的原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注意測量值與實際值之間總存在一定的差別。【答案】D【解析】【分析】凸透鏡又叫會聚透鏡,可以對光線起會聚作用。本題考查了對凸透鏡的會聚作用的理解。【解答】凸透鏡的會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線與原先比較,光線偏轉向了主光軸,即為會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