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的浮力》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本節是活動探究課,通過老師的演示實驗現象,讓中學生初步構建液體對容器的頂部和側壁有浮力的概念,再讓中學生用自主設計的浮力計(預習時完成),檢驗液體內部是否有浮力,這樣既可以順利向中學生輸入液體內部有浮力的概念,又可以讓中學生體驗學有所用的成就感,迸發學習興趣。在探究液體內部浮力的特性時,完全放手讓中學生體驗探究的全過程,老師則是借助浮力計幫助中學生完成難以探究的部份,比如液體內部浮力是否和方向有關,中學生自制的浮力計難以靈活改變金屬盒的方向,老師借助教學用浮力計幫中學生探究完成。在整個活動中,中學生既能學會主動參與探究,和朋友合作,又能學會探究未知問題的方式,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觀察實驗,認識到液體內部與液體對容器頂部有浮力(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影響液體內部浮力大小的誘因2.過程與方式:
(1)經歷探究影響液體浮力大小誘因的過程,培養中學生剖析與概括能力(2)通過對影響液體浮力大小誘因的應用,培養中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情感心態價值觀(1)通過對影響液體浮力大小誘因的應用,讓中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精神(2)通過觀察和探究,迸發中學生關注周圍現象的意識,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經歷“探究影響液體內部浮力大小誘因”的過程2.難點:怎樣組織引導中學生進行科學探究
教具:
塑膠袋、小鐵塊、礦泉射手、水、鹽水、壓強計、剪去部份瓶壁的礦泉射手、氣球膜、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學生自制浮力計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出明天我們一上去學液體的浮力。
二、新授(一)、液體對容器的浮力:
1、液體對容器的頂部有浮力:
演示1:把小鐵塊裝入礦泉射手中,橡皮膜形變演示2:向礦泉射手中倒水,橡皮膜也形變了。
班主任:(1)這個現象說明了哪些?(2)無論是小鐵塊,還是水,為何還會對容器頂部形成浮力?2、液體對容器側壁有浮力:
演示3:將塑膠瓶裝水,請中學生,用右手按壓塑膠袋老師:有哪些覺得?演示4:向加裝過的礦泉射手裝水,橡皮膜凹入。
班主任:這個現象說明了哪些?解釋:液體能流動。因而對妨礙它流飄動的容器壁也有浮力。
3、液體內部存在浮力:
液體的這些流動性使液體內部也能形成浮力嗎?檢測預習作業:自制浮力計引導1:用手輕觸橡皮膜,滴管中的海面如何變化?引導2:再用手重壓橡皮膜,液面又如何變化?引導3:液面的變化說明了哪些?
引導4:將蒙有橡皮膜的蓋子緩緩溶入水底。
(橫放,豎放,倒放)班主任:觀察到了哪些現象?演示6:將容器變換方向向各處聯通。
班主任:注意觀察橡皮膜的凹坑程度有哪些變化,這個現象說明了哪些?投影圖片:潛水員下潛深度不同,穿的潛水服不同演示5:把裝有水的礦泉射手扎幾個小孔,中學生觀察水的噴射情況(二)、探究影響液體內部浮力大小的誘因1、猜想:
班主任:(1)影響液體內部浮力大小的誘因有什么?(2)哪些是深度?班主任講解:某點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離即為該點的深度。
自由液面指液體和大氣接觸的面。
2、設計實驗,打算器材:
班主任:須要這些器材?3、實驗方式:控制變量法實驗前提醒:
這個實驗相對復雜,須要你們合作完成。
中學生實驗演示6:探究橡皮膜的方向不同是否遭到液體的浮力大小不同打出幾組中學生的實驗數據,進行剖析。
推論:(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浮力。
(2)液體內部浮力隨深度減小而減小。
(3)同一深度液體壓強視頻教學視頻,液體向各個方向的浮力大小相等。
(4)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壓強視頻教學視頻,液體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師生共同小結液體內部浮力的特征:
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都沒有)浮力。
2、液體內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浮力大小。
3、液體內部浮力隨深度降低而。
液體內部浮力大小與液體的有關,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越大,浮力。
三、板書10.2液體的浮力一、液體浮力的特征:
1.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浮力,同種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浮力都相等。
2.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浮力越大。
3.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二、液體浮力的大小:
p=ρgh注意:“h”為深度四、反思因為演示實驗費時,可觀性不直觀,故探究部份的實驗用多媒體圖片或視頻代替進行教學。若實驗條件準許,次實驗也可變為中學生探究實驗來進行,教學療效更好!
液體浮力教學設計
《研究液體的浮力》教學設計
液體教學設計
《壓強》教學設計
《液體浮力》評課稿4篇
《《液體浮力》評課稿4篇.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筆記本,便捷收藏和復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