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A.凸透鏡成像的規律a.列表歸納:b.圖示歸納:借助如圖所示的圖有助于我們從變化的、整體的角度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圖中1~6為物體所在的六個不同位臵,1'~6'表示物體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的位臵、大小、正倒及虛實情況.(1)從圖中(或前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只要物體不在焦點上,凸透鏡能夠使物體成像.判定凸透鏡成像情況時,要緊抓l倍焦距、2倍焦距這兩個分界點;捉住這兩個分界點所分開的三個區域的成像特性.倍焦距點是虛像與實像的分界點.當物體在1倍焦距以外時,成虛像;當物體在1倍焦距以內時,成實像;物體在焦點處時,不能成像.倍焦距點是成放大虛像與縮小虛像的分界點,當物距小于2倍焦距時,所成的像是縮小的;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所成的像時放大的.(2)當物體順著主光軸聯通時,像與物的聯通方向是相同的.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降低,像距變大,像也變大;物距減小,像距變小,像也變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降低,像變小;物距減小,像變大.(3)凸透鏡所成虛像和實像的比較:情況相對于凸透鏡的情況放大、縮小的情況光線傳播情況虛像倒立像、物坐落凸透鏡后側既有放大的也有縮小的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實像不能像、物坐落凸透鏡同側,放大的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相交而成投影儀投影儀是借助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虛像的原理制成的,如圖所示,投影儀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當透明膠卷置于距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在倍焦距之間時,在屏幕上會得到物體放大的虛像.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路,使像投在前方的屏幕上.放大鏡放大鏡是借助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性質工作的.4.拍照機與耳朵、視力的矯治A.拍照機與耳朵拍照機與耳朵都是借助u2f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1)拍照機主要構造如圖甲所示,拍照機由鏡頭、光圈、快門和黑箱等主要部件組成.成像原理如圖乙所示,拍照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攝像時人站在距離透鏡2倍焦距之外,在膠片上產生的是一個縮小、倒立的虛像.調節焦段的大小,可以改變步入拍照機的光的強弱.調節快門,可以控制爆光的時間,攝影以后,經過沖印后便得到相片.(2)耳朵主要構造如圖所示,人類和個別植物的雙眼像一架拍照機,從功能上看,她們類似的部位如下表所示:結膜、晶狀體黃斑成像原理來自物體的光經鞏膜成像于黃斑上,再通過視覺神經把信息傳到腦部,形成視覺.在外界景物忽然消失后,視神經對它的印象就會延續0.1拍照機與耳朵的不同之處普通的照像機是通過改變底片與鏡頭之間的距離,即通過調整像距使像顯得清晰;而左眼是通過它周圍胸肌的活動使鞏膜變厚或則變薄,通過改變凸透鏡焦距,因而使不同距離的物體都能在黃斑上成清晰的像.耳朵的這一性能說明它是一個變焦距系統.B.視力的缺陷及其矯治常見的視力缺陷有散光和近視,這都是因為耳朵的調節功能增加,不能使物體的像清晰地成在黃斑上所造成的.(1)斜視眼動因如圖甲所示,遠視眼是鞏膜太厚,折光能力太強,使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黃斑前,造成人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只能認清近處的物體.矯治如圖乙所示,遠視眼可用凹透鏡的鏡框來矯治,該鏡框的作用是將光發散,因而使遠處的物體在黃斑上成清晰的像.(2)近視眼動因如圖甲所示,近視眼是鞏膜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來自近處某點的光還沒有會聚成一點就抵達黃斑了,在黃斑上產生一個光斑,造成人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只能認清遠處的物體.矯治如圖乙所示,近視眼可用凸透鏡的鏡框來矯治,該鏡框的作用是將光會聚,進而使遠處的物體在黃斑上成清晰的像.C.墨鏡的度數透鏡焦距(以m為單位)的倒數稱作透鏡焦度,墨鏡鏡框的度數是其透鏡焦度的l00近視鏡框的度數是負數,遠視鏡框的度數是正數.墨鏡的度數表示的是鏡框折光本領的大小,度數越大的鏡框,會聚或發散光線的本領越大.月某天7時40分,山東省牡丹江市居民驚奇地發覺東方冉冉升起的太陽周圍出現了多個“小太陽”,太陽的上方還有一道美麗的彩虹.出現這些星象的緣由主要是因為在特殊的天氣條件下,云中豎直掛列著許多小冰晶(小冰晶相當于三棱鏡).(1)天空出現的彩虹,可以說明太陽光是一種(填“單色光”或“復色光”).(2)人們還能見到多個“小太陽”,是因為太陽光經小冰晶反射和后所產生的實像.如圖(1)所示,缸子中只有一條小魚,而眼珠從A點可以觀察到兩條,一條魚的位臵變淺,另一條魚變大.后者是因為產生的(填“實”或“虛”)像;前者是因為缸子的(填“左”或“右”)側部份等效于凸透鏡而產生的小明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如圖所示:(1)要使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調整(填“上”或“下”).(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15時,聯通光屏至某一位臵,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3)接著使燭焰向左聯通5cm,此時應當將光屏向聯通到某一位臵(填“左”或“右”),能夠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虛像(填“放大”、“縮小”或“等大”).某同事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記下了物體離透鏡的距離a,跟虛像到透鏡的距離間的關系,并畫出了圖線如圖所示,請依照圖線回答:(1)凸透鏡的焦距為分米;(2)物體的大小和虛像的大小相等時,物體到虛像間的距離為分米.為了比較甲、乙兩個凸透鏡焦距的大小,小明先后用這兩個凸透鏡弄成像實驗.他使燭焰、透鏡、和光屏兩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且使兩個凸透鏡與光屏間的距離均為20cm實驗時發覺:燭焰經凸透鏡甲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個清晰縮小的像,燭焰經凸透鏡乙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個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定:凸透鏡的焦距較大.與γ之間到底有哪些定性關系呢?法國學者斯涅爾通過實驗總算找到了i與γ之間的規律.下表列舉的是一組光從空氣步入玻璃時,i與γ的數值.剖析上述實驗數據,得出人射角跟折射角之間的定量關系是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時,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測得數據入射角i折射角γsini/sinγ10。
6.7。1.501..3。1.501.4930。19.6。1.531.4940。25.2。1.591.5050。30.7。1.631.5060。35.1。1.711.4970。38.6。1.811.4980。40.6。1.971.50空氣中的入射角i如下表:剖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規律.請寫出兩條:如圖甲所示,直線AB是光滑木板與麻布的分界線(木板與麻布處在同一水平面上),之后使一個小線軸(如縫紉機上的線軸)順著與直線AB成一角度的方向P0勻速滾動,可以看見,線軸在麻布上滾動的方向發動了改變.如圖乙所示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原理,一束光從空氣斜射人玻璃中時傳播方向也發生了改變.(1)由圖甲可知,當線軸的甲輪剛接觸到麻布時,其速率的大小將(填“變小”、“不變”或“變大”),此時乙輪速率的大小將(填“變小”、“不變”或“變大”).(2)從圖甲、乙兩種類似現象可知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原理,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時發生折射的緣由可能是如圖所示,小明從家A點抵達中學C點必須經過一片平地和一片沙地(平地行走速率小于沙地行走速率),他應選擇如何的路徑最快捷?小明借助光學知識確定應從處由平地步入沙地(填“B點兩側”或“B點兩側”),請你大致畫出他的行進路線.10.如圖所示,光線從一種介質射人另一種介質,MN是兩種介質的分界面,其中一種介質是空氣,則入射角為度,MN11.體育運動中,科研人員常常借助頻閃攝影對運動員的動作進行剖析與指導.頻閃攝影就是攝影光源在有節奏的閃光時,從光源射出的光線照到運動員臉上發生射,又通過攝影機前的鏡產生